第1章 概论 5
1.1 知识管理的出现和发展 5
1.1.1 知识管理的出现 5
1.1.2 知识经济的社会形态变化 6
1.1.3 管理科学的发展 7
1.1.4 信息技术的进步 13
1.1.5 企业经营的推动力 14
1.2 知识管理研究的课题 17
1.2.1 IBM知识管理研究院的研究主题 17
1.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鼓励的研究项目 20
1.2.3 EKMF推荐的研究课题 21
1.2.4 知识管理研究的几个问题 22
1.3 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24
1.3.1 国外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 24
1.3.2 知识管理的资源性和过程性的统一 29
1.3.3 知识管理实践的进展 31
1.3.4 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 32
1.4 作为学科的知识管理 34
1.4.1 知识管理的学科体系 34
1.4.2 知识管理的关联领域 34
1.4.3 作为工程技术的知识管理 36
第2章 知识的基本规律 40
2.1 知识的概念 40
2.1.1 早期的认识 40
2.1.2 对知识的管理的出现 41
2.1.3 哲学中的知识及知识管理 42
2.1.4 知识与数据、信息 43
2.2 知识的特征研究 45
2.2.1 可存储性及其载体多样性 45
2.2.2 知识利用的无损耗性 46
2.2.3 载体的可转换性 47
2.2.4 可传递性 47
2.2.5 知识的相对性 47
2.2.6 知识的智力性 48
2.2.7 知识的累积性 48
2.3 知识的分类体系 48
2.3.1 知识分类概述 48
2.3.2 按知识的应用分类(OECD分类) 50
2.3.3 按知识的表现形式分类——显性、隐性与分析知识 51
2.3.4 按知识的共享程度分类 53
2.3.5 按知识的重要性分类 54
2.3.6 按知识供需分类——企业知识体系 55
2.4 隐性知识的研究 61
2.4.1 隐性知识的概念 61
2.4.2 隐性知识的特征 62
2.4.3 隐性知识的分类 64
2.5 知识运作机制 65
2.5.1 知识转化 65
2.5.2 知识循环 72
2.5.3 知识转移特征与类型 74
2.5.4 知识转移的螺旋机制 78
第3章 知识管理理论分析 80
3.1 知识管理的系统分析与思维 80
3.1.1 系统分析概念 80
3.1.2 知识管理的软系统思维 81
3.1.3 知识管理的构成要素 86
3.1.4 知识管理的层次 88
3.2 知识管理的概念 89
3.2.1 知识管理的一个定义 89
3.2.2 知识管理的两个阶段 92
3.2.3 知识管理的三个要素 94
3.2.4 知识管理的四个功能 95
3.2.5 知识管理的五个技术支柱 97
3.2.6 知识管理的主体 98
3.3 第二代知识管理(SGKM) 99
3.3.1 基本原则 99
3.3.2 供应学派——需求学派知识管理 100
3.3.3 知识生命周期 100
3.3.4 知识处理过程 101
3.3.5 知识规则 102
3.3.6 知识结构 103
3.3.7 嵌套式知识域 104
3.3.8 组织学习 105
3.3.9 复杂性理论 105
3.3.10 第二代知识管理主要观点总结 106
3.4.1 知识管理的价值范畴 107
3.4 知识管理的价值分析 107
3.4.2 营运与战略价值 109
3.4.3 研发管理价值 110
3.4.4 人力资源价值 114
3.4.5 客户价值 115
3.4.6 知识管理价值链 117
3.5 知识管理的模型体系 119
3.5.1 模型体系概述 119
3.5.2 描述模型 120
3.5.3 功能模型 123
3.5.4 过程模型 123
3.5.5 面向结果的知识管理DIKAR模型 125
3.5.6 智力资本管理模型 126
3.5.7 APQC综合模型 127
3.6 知识管理的框架模型 128
3.6.1 框架模型设计原则 128
3.6.2 框架模型设计 129
3.6.3 框架模型的应用 130
第4章 知识管理技术 134
4.1 知识管理技术总览 134
4.2 知识管理系统 135
4.2.1 知识管理系统的概念 135
4.2.2 知识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型 137
4.2.3 知识管理系统的核心流程 139
4.2.4 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型 140
4.3.1 文档管理 144
4.3 知识管理基础技术 144
4.3.2 全文搜索 154
4.3.3 工作流与业务流程管理 159
4.4 知识化协同管理 165
4.4.1 知识协同平台概述 165
4.4.2 管理沟通 167
4.4.3 协同办公管理 170
4.4.4 移动办公与移动商务 174
4.5 知识门户 178
4.5.1 企业信息系统的问题 178
4.5.2 企业信息门户的模型 179
4.5.3 企业知识门户概念 181
4.5.4 知识门户系统的IT实现 182
4.5.5 知识门户系统的实施 183
4.5.6 知识门户总结 184
4.6 知识地图 185
4.6.1 知识地图的概念 185
4.6.2 知识地图的功能 187
4.6.3 知识供需体系 189
4.7 知识分析 190
4.7.1 知识分析概述 190
4.7.2 知识发现 191
4.7.3 商业智能与数据挖掘 192
4.7.4 知识工程 196
4.7.5 WEB挖掘与竞争情报 198
4.8 知识网格 202
4.8.1 知识网格的概念 202
4.8.2 知识网格体系结构 204
4.8.3 知识资源XML表示 211
4.9 隐性知识管理技术 218
4.9.1 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技术与方法 219
4.9.2 企业联盟间的隐性知识共享 221
4.9.3 组织学习 222
4.9.4 实践社区 227
4.10 知识安全体系 229
4.10.1 安全体系设计思想 231
4.10.2 安全管理与安全策略 233
4.11 知识管理技术的展望 241
4.12 金蝶知识管理解决方案 243
4.12.1 知识管理的系统平台——金蝶BOS 244
4.12.2 功能架构 250
4.12.3 应用框架 252
第5章 知识管理运营 256
5.1 知识管理的运营规划 256
5.2 知识管理实施方法论 258
5.2.1 影响知识管理绩效的因素 258
5.2.2 知识管理导入 260
5.2.3 一般方法论 261
5.2.4 知识管理方法论的定义 262
5.2.5 知识管理方法论的描述 263
5.3.1 知识市场 266
5.3 知识管理的运营模式 266
5.3.2 知识管理运营模式 269
5.4 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 270
5.5 知识管理与人才能力建设 272
5.5.1 知识管理与人才资源管理的结合 272
5.5.2 知识管理对人才资源管理的影响分析 273
5.5.3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才资源开发策略 276
5.5.4 总结 278
5.6 知识管理文化 279
5.6.1 企业文化的概念 279
5.6.2 知识管理下企业文化的内涵 279
5.6.3 知识管理下企业文化的构建策略 282
5.7.1 知识管理审计的概念 285
5.6.4 总结 285
5.7 知识管理的评估与审计 285
5.7.2 知识管理审计的模型 286
5.7.3 知识管理的审计对象与内容 286
5.7.4 知识审计的团队 288
5.7.5 知识管理审计的方法 288
5.7.6 知识资源审计 291
5.7.7 知识价值评估 294
5.7.8 知识管理绩效指标 295
5.7.9 总结 296
5.8 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 296
5.8.1 激励理论与概念 297
5.8.2 知识员工的特点与激励原则 298
5.8.3 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 301
第6章 知识管理研究资源 304
6.1 知识管理的标准体系 304
6.1.1 为什么需要标准 304
6.1.2 主要标准体系 307
6.1.3 澳洲KM标准进展 309
6.1.4 英国KM标准进展 310
6.1.5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311
6.1.6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13
6.1.7 最佳实践建议标准 315
6.2 知识管理的网站与期刊 316
6.2.1 知识管理的网站 316
6.2.2 知识管理的主要期刊 319
6.3 知识管理的研究机构 321
6.3.1 协会与组织 321
6.3.2 知识管理硕士学位授予大学 323
6.3.3 知识管理博士学位授予大学 326
6.3.4 主要知识管理研究中心 327
6.4 知识管理的文献资源 329
第7章 参考文献 332
7.1 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 332
7.2 知识理论 339
7.3 知识管理理论 342
7.4 知识运营与案例 346
7.5 IT技术 351
7.6 综合图书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