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政情和自然环境概况 1
第一节 政治背景 1
一、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军、捻军的影响 1
二、洋务运动期间的形势 5
三、甲午战争后十几年间的纷繁事端 9
第二节 政区及基层组织 15
一、行政区划 15
二、职官设置 20
三、基层组织 21
第三节 人口状况 28
一、人口数量 28
二、人口结构 38
第四节 自然环境 43
第二章 传统农业的延续与渐变 49
第一节 耕地面积和占有状况 49
一、耕地面积 49
二、各类官田及其向民田转化的趋势 52
三、农田占有状况 61
四、土地买卖 66
五、教堂占地 70
第二节 租佃关系状况与资本主义因素的逐步强化 77
一、租佃关系状况 77
二、资本主义因素的逐步强化 81
三、自耕农问题 93
第三节 农业技术与粮食产量 96
一、主要农业技术事项 96
二、农学新法的宣传、教育与示范、推广 107
三、粮食产量与粮价 115
第四节 边地的农业开发 124
一、三厅的耕地拓垦 124
二、热河蒙地和围场的垦殖 136
第五节 灾荒与防灾救灾 141
一、灾荒概况 141
二、灾害的人为性因素与防灾救灾情形 151
第一节 新式商业的出现与传统商业的转机 169
一、天津开埠 169
第三章 天津开埠与工商业的资本主义化趋势 169
二、外国商业资本的出现 172
三、津海关与对外贸易的发展 179
四、传统内陆贸易和城乡商业的继续发展 190
五、商会与商业的近代化 201
第二节 传统手工业的变化 210
一、西力冲击下传统手工业的命运 210
二、直隶工艺总局对手工业的提倡 216
三、20世纪初棉纺织业的重新崛起 224
四、燕山、太行山地区土法采煤业的变迁 228
五、直隶北部的烧锅业 237
六、其他行业 240
第三节 新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241
一、开平煤矿与唐山周围工业的兴起 241
二、新式工业在京、津、唐等地区的扩展 254
三、外国工业资本 265
第四节 铁路的创设和发展 275
一、李鸿章、奕譞对铁路认识的变化 275
二、铁路建设的经济阻力 278
三、直隶铁路主干线的形成 281
四、清季铁路营运状况 289
第五节 传统驿邮的衰落与新式邮电业的发展 296
一、驿站·民信局·客邮 296
二、津海关试办邮政 302
三、北洋海防与直隶电信建设 306
第六节 直隶总体经济格局的变化 309
一、新的区域性城市经济带的形成 309
二、铁路发展与新型城市兴起 313
三、区域经济联系的加强 316
四、新型经济区和传统经济区的关系 322
第四章 财政、金融状况 327
第一节 困境中的财政 327
一、财政体制的沿革 327
二、财政收支要项分析 334
三、财政困境与尝试改革的举措 356
第二节 金融业的变迁 371
一、货币状况 371
二、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银行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