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Frankia的研究意义 1
第1章 国内外研究概述 1
1.2 Frankia的研究历史 3
1.3 放线菌结瘤植物的种类与分布 4
1.4 Frankia分离和回接 8
1.4.1 分离技术 8
1.4.2 菌株回接 9
1.5 Frankia形态特征 9
1.5.1 形态结构 9
1.5.1.1 菌丝 9
1.5.1.2 孢囊 10
1.5.1.3 泡囊 10
1.5.1.4 串珠状结构的菌丝 10
1.5.2 培养特征 10
1.6 Frankia生理生化特性 11
1.7.3 磷酸类脂 13
1.7.2 细胞糖 13
1.7 Frankia细胞化学 13
1.7.1 细胞壁化学组分 13
1.7.4 醌类 14
1.8 Frankia分类 14
1.9 宿主侵染特性 15
1.10 Frankia生态 16
1.11 Frankia分子生物学 18
1.11.1 原生质体技术 18
1.11.2 基因组和G+C% 18
1.11.3 质粒 19
1.11.4 nif基因 19
1.11.5 nod基因 20
1.11.6 glnA和gln Ⅱ 20
1.11.8 分子多态性 21
1.11.7 rRNA组成 21
1.12.1 侵染方式和根瘤发育 23
1.12 共生条件下Frankia的研究 23
1.12.2 菌株及宿主对共生效应的影响 24
1.12.3 环境因子对结瘤固氮的影响 25
1.12.4 多重共生关系 26
1.13 Frankia的应用 27
第2章 Frankia菌株资源库的建立 28
2.1材料与方法 28
2.1.1材料 28
2.1.1.1放线菌结瘤植物 28
2.1.2方法 29
2.1.2.1根瘤采集 29
2.1.2.2内生菌分离 29
2.1.1.3供试苗木 29
2.1.1.2分离培养基 29
2.1.2.3菌株回接 30
2.1.2.4菌株保存 30
2.2结果与分析 31
2.2.1根瘤采集 31
2.2.2根瘤内生菌的分离 31
2.2.3菌株回接 35
2.2.4菌株保存 38
2.3小结 40
第3章 Frankia生物学特性研究 42
3.1材料与方法 42
3.1.1形态观察 42
3.1.2培养特征 42
3.1.3生理类群 43
3.1.4碳源利用 43
3.1.7其他生理实验 44
3.1.5有机酸利用 44
3.1.6氮源利用 44
3.1.8固氮酶活性 45
3.1.9细胞壁类型 45
3.1.10盐分胁迫 45
3.1.11宿主特异性 45
3.1.12 Frankia的分子多态性 46
3.1.12.1供试菌株与植物根瘤 46
3.1.12.2引物及限制性内切酶 46
3.1.12.3菌株及根瘤DNA的提取 46
3.1.12.4 PCR扩增 47
3.1.12.5 RFLP分析 47
3.2.1形态特征 48
3.2.1.1菌丝体 48
3.2.1.2孢囊 48
3.2结果与分析 48
3.1.12.6聚类分析 48
3.2.1.3泡囊 51
3.2.1.4串珠状菌丝 53
3.2.2培养特征 54
3.2.2.1液体培养 54
3.2.2.2斜面培养 58
3.2.3生理类群 58
3.2.4碳源利用 62
3.2.5有机酸利用 64
3.2.6氮源利用 66
3.2.7其他生理反应 68
3.2.8固氮酶活性 70
3.2.9细胞壁类型 71
3.2.10盐分胁迫 72
3.2.11宿主特异性 74
3.2.12.1 Frankia菌株16S-23S rDNA的IGS PCR-RFLP分析 78
3.2.12分子多态性 78
3.2.12.2根瘤Frankia 16S-23S rDNA的IGS PCR-RFLP分析 82
3.2.12.3 Frankia菌株nifD-K的IGS PCR-RFLP分析 84
3.3小结 87
第4章 Frankia的应用试验 90
4.1材料与方法 90
4.1.1 Frankia接种木麻黄试验 90
4.1.1.1温室接种 90
4.1.1.2苗圃接种和田间造林 91
4.1.2 Frankia接种杨梅试验 92
4.1.2.1杨梅自然感染结瘤 92
4.1.2.2接种苗木 92
4.1.3 木麻黄新引进树种的适应性 92
4.2.1.1温室接种 93
4.2.1 Frankia接种木麻黄 93
4.2结果与分析 93
4.1.4 Frankia侵染农作物实验 93
4.2.1.2苗圃接种和田间造林 95
4.2.2 Frankia接种杨梅试验 97
4.2.2.1杨梅自然结瘤状况 97
4.2.2.2接种苗木 98
4.2.3木麻黄新引进树种的适应性 99
4.2.3.1苗期生长 99
4.2.3.2结瘤固氮 101
4.2.4 Frankia侵染农作物实验 102
4.3小结 103
第5章 结论 104
附件 107
参考文献 110
后记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