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从身份视角切入中国文论 1
第一节 文论身份问题在当代的重要性 1
第二节 身份的多维特性 8
一、作为哲学概念的身份 8
二、作为文化与社会学概念的身份 9
三、作为方法论的身份 12
第三节 中国文论的身份谱系定位 21
一、中国文论的五个层次 22
二、中国文论的自我 24
三、中国文论的他者视野 29
第一章 中国文论身份的当代文化症候 35
第一节 文艺美学过时了吗? 36
一、文化语境:反传统,反帝国主义,还是反现代? 36
二、维度:科学方法论,还是人文本体论? 40
三、回到历史:美学热与文艺美学的轨迹 42
四、学科争议与现实关注的匮乏 45
五、文艺美学的世界视野与中国立场 47
第二节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中国文论失语了吗? 49
一、失语、转换与重建的争议 49
二、从人文关怀到学术文化关怀 53
三、当代中国文论论域的彰显 54
四、话语症候与历史难题的纠结 55
五、古今中西紧张结构的进一步凸显 56
第三节 中国文艺学学科为何身陷困境? 58
一、历史反思与学理反思 58
二、文艺学反思的多重张力结构 60
三、文论共识破裂与多元化发展 62
四、流动的经验:学科反思视野下的学科建设 64
第四节 “文学终结”与“理论之后”:西方声音的意义何在? 66
一、米勒“文学终结”的前因后果 66
二、“理论之后”的国际形势 69
三、表述争议与问题游移 71
四、文学的时代新问题:文学性与科技处境 72
五、文学研究的总体危机是否到来? 74
第五节 中国文论的身份问题场域 77
一、中国文论身份的时代症候 77
二、中国文论的文化身份焦虑 79
三、中国文论身份的五大问题场域 81
第二章 中国文论的知识话语生成 91
第一节 中国文论的话语形成过程 91
一、被建构的文学:文学话语的发生与命名 91
二、现代性与现代性文论话语 99
三、中国文化语境与中国文论话语 106
四、“中国文论”的历史命名与出场 110
第二节 中国文论的现代学科发生 115
一、文学研究的现代学科化建立 115
二、文论在中国文学学科建立过程中的位置 117
三、当代文论学科格局及其问题 123
第三节 中国文论的当代知识体系构成 127
一、中国文论在文艺学专业体系中的位置 127
二、中国文论的当代研究体系 130
三、中国文论的学术导向与评价体系 137
四、中国文论的传播交流体系 139
第三章 中国文论的学科身份定位 143
第一节 遭遇学科危机的中国文论 143
一、学科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143
二、本体性关注的匮乏 148
三、精神生态关注的匮乏 151
四、重建学科整体性价值的意义 154
第二节 是“文化研究”,还是人文研究? 157
一、冲击文学研究的是什么样的“文化研究”? 157
二、文学研究的文化研究试验及其问题 159
三、在困境中坚持文学研究的人文立场 163
第三节 学术方法与价值关怀的结合 164
一、实证的内涵及其限度 165
二、中国当代的实证研究诉求 168
三、实证研究的开拓与思考 171
四、文论研究的目的论关切 174
五、文论研究的价值与方法 177
第四节 确立文论研究的问题意识 181
一、“天道远而人道迩”:面向现实文学处境 181
二、“道不远人”:植根中国文化传统 184
三、“学术者天下之公器”:文论研究的学术共同体意识 188
第四章 中国文论的文化身份呈现 191
第一节 诗文评与中国文论传统的价值 191
一、退却的传统 191
二、诗文评:作为中国文论的原发形式 194
三、诗文评与中国文论传统 198
四、诗文评的思想价值 202
五、开放的未来 208
第二节 中国文论的经学话语与人学话语 210
一、文学在四部体系中的位置 211
二、经学与经学话语 213
三、现代人学话语对经学话语的冲击及其当代反思 219
四、经学话语与人学话语互动的思想意义 221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论经验的发生 226
一、中国现代文论的出场 226
二、从文论史到文论经验 229
三、中国现代文论的历史情境 230
第四节 中国现代文论经验的现代价值 235
一、现代文论与现代文化传播功能及其演变 236
二、现代文论与现代话语 239
三、现代文论的历史意义与实践价值 246
四、现代文论与现代中国的紧密联系 248
第五章 中外文论场域与中国文论价值拓展 251
第一节 西方文论如何中国化? 251
一、局限性思维与西方文论研究 253
二、“在”的不同含义 254
三、中国的不同侧面 256
四、西方文论研究的中国话语变迁 257
五、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精神 261
第二节 东方“地缘文论”是否可能? 262
一、东方文论的身份危机 262
二、文论的地缘文明语境 263
三、当代东亚文论的地缘症候 266
四、东亚文化逆差与文论身份重塑 270
第三节 泛创新时代的中国文论创新之思 272
一、文论创新的生命意识 272
二、东方生态文论新潮的意义及其误区 277
三、社会主义文论身份定位与反思 281
四、从中国文论镜像到中国文论形象 286
结语 中国文论对世界可否有贡献 291
一、从中国文化自觉到中国文论自觉 291
二、中国文论的文化精神路向 296
三、中国文论身份构建的基本链条 299
参考文献 303
后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