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 新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乌丙安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7561016816
  • 页数:385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绪论 1

第一章 民俗学的定义和范围 1

第一节 民俗学名称的由来 1

目录 1

第二节 民俗学的概念和范围 4

第二章 民俗学的性质和任务 13

第一节 民俗学的性质 13

(一)民俗学的独立学科性质 13

(二)民俗学的边缘学科性质 14

第二节 民俗学的任务 18

(一)调查方法 21

第三章 民俗学的方法和作用 21

第一节 民俗学的方法 21

(二)研究方法 23

第二节 民俗学的作用 25

第四章 民俗的主要特征 30

第一节 民俗的内部特征 30

(一)民族的区别 30

(二)阶级、阶层的差异 31

(三)全人类的共通性 33

第二节 民俗的外部特征 34

(一)历史性 35

(二)地方性 36

(三)传承性 38

(四)变异性 39

经济的民俗 42

导言 42

第五章 自然生态民俗 45

第一节 生态民俗的视角 45

第二节 动物生态民俗 46

(一)有关动物生态利用的民俗 46

(二)有关动物生态传承的民俗 47

第三节 植物生态民俗 48

(一)有关植物生态利用的民俗 48

(二)有关植物生态传承的民俗 50

第四节 自然周期形成的生态民俗 51

第五节 人类在食物链中居统治地位的生态民俗 52

第六章 物质生产的民俗 55

第一节 民间村寨经济的民俗形态 55

(一)山村经济的民俗 56

(二)渔村经济的民俗 63

(三)牧村经济的民俗 65

(四)农村经济的民俗 67

第二节 民间游动工匠的民俗 72

第七章 交易和运输的民俗 80

第一节 市、商的民俗传承 80

(一)市的民俗 80

(二)商的民俗 84

(三)市、商的民俗标志 87

第二节 交通运输的民俗传承 90

第八章 消费生活民俗传承之一——服饰习俗 97

第一节 服饰的产生及其作用 97

第二节 服饰习俗的构成因素 101

(一)依据性别构成的服饰习俗 102

(二)依据年龄构成的服饰习俗 102

(三)依据职业构成的服饰习俗 103

(四)依据地位构成的服饰习俗 104

(五)依据用途构成的服饰习俗 105

(六)依据民族构成的服饰习俗 106

(七)依据季节构成的服饰习俗 107

(八)依据质料构成的服饰习俗 108

(九)依据色彩构成的服饰习俗 108

(十)依据工艺构成的服饰习俗 109

(十一)依据样式构成的服饰习俗 110

第三节 服饰的习俗惯制 111

(一)实用的习俗惯制 111

(二)观赏的习俗惯制 111

(三)礼仪的习俗惯制 112

(四)信仰的习俗惯制 113

第九章 消费生活民俗传承之二——饮食习俗 115

第一节 食俗的起源及范围 115

第二节 我国饮食结构及调制法的传承 119

第三节 饮食的惯制 125

(一)日常生活需要的食制 126

(二)节日仪礼需要的惯制 126

(三)信仰上的饮食惯制 128

第十章 消费生活民俗传承之三——居住习俗 130

第一节 居住习俗的产生 130

第二节 我国住室结构的类型 133

第三节 居住习俗的表现 135

社会的民俗 143

导言 143

第十一章 家族、亲族的民俗 145

第一节 家族及其职能和类型 145

第二节 家族关系的基本构造 151

(一)血缘关系 151

(二)姻缘关系 152

第三节 我国家族的民俗传承 155

(一)家世 156

(二)家谱 158

(三)家风 160

(四)家教 160

(五)家法 162

(六)家产 163

(七)家务 165

(八)家长与家属 166

(九)家庆与家难 167

(十)家庙与家祭 167

(十一)家号与家讳 168

第四节 亲族及其称谓 170

第一节 乡里社会的概念和类型 180

第十二章 乡里社会的民俗 180

第二节 乡里社会的内部构造 183

第三节 乡里社会的习俗惯制 190

第十三章 都市社会民俗 198

第一节 都市民俗的新概念 198

第二节 都市、村落民俗交流循环体 200

(一)都市与村落的民俗差异标志 200

(二)城乡民俗交流循环体的标志 201

第三节 城乡民俗融合的近郊村落带 203

第四节 都市民俗原型及都市化过程 205

第五节 古都民俗文化遗产 207

第一节 人生仪礼的概念和类型 210

第十四章 个人生活仪礼的习俗 210

第二节 人生仪礼的民俗形式 213

(一)诞生礼 213

(二)成年礼 215

(三)结婚礼 216

(四)丧葬礼 222

第三节 人生仪礼的改革 228

第十五章 婚姻的民俗传承 231

第一节 婚姻俗制的发展概况 231

(一)杂婚 232

(二)血缘婚 234

(三)伙婚 238

(四)对偶婚 241

(五)专偶婚 246

第二节 婚姻的民俗形式 249

(一)掠夺婚 249

(二)服役婚 251

(三)买卖婚 252

(四)表亲婚 253

(五)交换婚 255

(六)转房婚 255

(七)招养婚 256

(八)招养夫婚 256

(九)典妻婚 257

(十)童养婚 257

(十二)冥婚 258

(十一)指腹婚 258

(十三)共妻婚 259

(十四)“阿注”婚 260

(十五)试验婚 260

(十六)自愿婚 261

第三节 婚姻的其他民俗传承 262

(一)离婚 262

(二)媒 265

信仰的民俗 267

第十六章 信仰的民俗及其特征 267

第一节 信仰习俗的范围 267

第二节 信仰习俗的特征 271

第一节 大自然信仰 278

第十七章 信仰的原始形态 278

(一)天象信仰 279

(二)大地信仰 282

(三)山、石信仰 283

(四)水、火信仰 285

第二节 动植物信仰 288

(一)动物信仰 288

(二)植物信仰 290

第三节 图腾信仰 291

第四节 祖灵信仰 295

第十八章 迷信的主要类型及其手段 300

第一节 占卜类迷信及其手段 301

(一)兆 302

(二)数 304

第二节 禁咒类迷信及其手段 308

(一)禁忌 308

(二)咒符 311

第三节 巫蛊类迷信及手段 312

(一)巫 312

(二)蛊 315

第四节 祭祀类迷信及手段 316

第十九章 岁时节日与信仰习俗 322

第一节 岁时节日的由来与发展 322

第二节 节日的性质及类型 328

(一)农事节日 330

(二)祭祀节日 332

(三)纪念节日 335

(四)庆贺节日 337

(五)社交、游乐节日 340

游艺的民俗 343

第二十章 游艺民俗的概念和范围 343

第一节 游艺民俗的概念 343

第二节 游艺民俗的范围 348

第二十一章 游艺民俗的主要类别及其活动 353

第一节 民间口头文学活动类 353

第二节 民间歌舞乐活动类 361

(一)歌舞 361

(二)乐舞 363

(三)民乐 367

第三节 民间游戏活动类 373

(一)室内生活游戏 373

(二)庭院活动游戏 373

(三)智能游戏 374

(四)助兴游戏 374

(五)各类博戏 375

第四节 民间竞技活动类 376

(一)赛力竞技 378

(二)赛技巧竞技 379

(三)赛技艺竞技 383

第五节 民间杂艺活动类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