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现代信用基本理论 1
一、信用的含义、基本要素及产生发展 1
(一)信用的含义 1
目录 1
(二)信用的基本要素 3
(三)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4
二、信用与市场经济 6
(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6
(二)信用对市场经济有独特贡献 9
三、现代信用发展的新趋势 13
(一)现代信用活动体系 13
(二)现代信用活动发展呈现出新特征 14
(一)契约文明奠定了西方国家信用发展的思想基础 17
第二章 西方国家信用发展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概况 17
一、西方国家信用发展的思想基础 17
(二)西方国家契约信用的基本特征 18
二、西方国家信用发展的历史沿革 19
(一)西方早期信用发展探迹 19
(二)近现代西方国家对信用在法律上做了严格规定 19
(三)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信用危机 20
三、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20
(一)信用交易方式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形式 21
(二)建立了较完善的信用法律制度 21
(三)创立了商业化的信用运作机制,形成了较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 22
(四)社会信用意识强,重视信用的教育与研究 24
一、我国信用发展的思想基础 25
(一)传统伦理信用文化奠定了我国信用发展的思想基础 25
第三章 我国信用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5
(二)传统伦理信用文化的特点 26
(三)传统信用文化产生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27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新的信用文化 28
二、我国信用发展的历史沿革 31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34
(一)我国社会信用的基本矛盾 35
(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 36
四、重塑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难点与对策 40
(一)政府定位问题 41
(二)信用市场的供需矛盾问题 44
(三)公平信息问题 46
(四)统一信用代码问题 48
(五)严格失信惩戒问题 48
(八)发展信用中介问题 49
(六)信息依法披露问题 49
(七)倡导信用观念问题 49
(九)形成信用体系问题 50
第四章 信用道德:社会信用体系的骨髓 51
一、道德是信用的基础 51
二、我国信用道德的现状 53
三、用法律手段来促进我国信用道德建设 54
四、培育信用道德是一项系统工程 56
(一)应从制度建设上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 56
(二)诚信教育应从青少年开始 57
(三)诚信教育应系统化 57
(四)重视道德的调节作用 58
第五章 经济信用环境:社会信用体系的肌理 59
一、经济信用与经济信用环境的含义 59
二、经济信用环境的重要性及其价值 60
(一)良好的经济信用环境是对交易者合法权益的尊重和维护 63
三、经济信用环境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63
(二)良好的经济信用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64
(三)良好的经济信用环境是市场经济体制正常运行的基石 65
(四)良好的经济信用环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要求 65
(五)良好的经济信用环境建设是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66
四、当前我国经济信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66
(一)履约率低,合同失效和利用合同进行欺诈已经成市场经济的一大毒瘤 66
(二)商业欺诈,逃废债务现象日益严重 67
(三)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67
(四)财务失真、企业假披露、证券市场混乱屡见不鲜 68
(五)知识产权被盗窃,行业不正之风横行 68
(六)信用体系瓦解,经济遭受巨大损害 69
(一)经济信用环境中的意识问题 71
五、我国良好经济信用环境形成的主要障碍 71
(二)经济信用环境中的政府问题 72
(三)经济信用环境中的企业问题 73
(四)经济信用环境中的信息问题 73
(五)经济信用环境中的法制问题 74
六、改善经济信用环境的五个重要环节 76
(一)强化政府保护措施是搞好经济信用环境的关键 76
(二)强化企业自身建设是搞好经济信用环境的根本 77
(三)强化消费者监督体制是搞好经济信用环境的基础 78
(四)强化信用信息系统管理是搞好经济信用环境的途径 79
(五)强化法律制度建设是搞好经济信用环境的保障 81
第六章 政府信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心 85
一、政府在社会经济信用活动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85
(一)政府以信用活动主体的身份直接参与并从事信用活动 85
(二)政府作为社会主要管理者,对整个社会的宏观信用活动及其管理体系建设起着主导作用 86
(一)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87
二、当前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 87
(二)政府盲目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88
(三)政府官员以权谋私及腐败行为影响恶劣 89
(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89
三、当前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 90
(一)政府决策不尽科学合理 90
(二)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 90
(三)监督与制约机制软化 91
(四)政府行政执行存在不规范 91
四、政府信用建设的现实意义 92
(一)政府信用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 92
(二)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需要 93
(三)政府信用建设,是促进中国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93
(四)政府信用建设,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牢固制度保证的需要 94
(五)政府信用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95
(一)重塑政府信用首先要对政府合理定位 96
五、重塑政府信用的战略路径 96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97
(三)信息公开,提高政府政策的透明度 98
(四)完善政府信用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99
第七章 银行信用:社会信用体系的盾牌 101
一、银行信用活动及信用风险 101
(一)银行信用活动 101
(二)银行信用风险 102
二、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的表现及特征 104
(一)我国银行信用体系发育不良,信用失序,导致银行信用风险增加 104
(二)处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银行信用风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105
三、我国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 106
(一)旧体制的制约 107
(二)缺乏有效的产权制度 108
(三)金融机构具有内在脆弱性 109
(四)政府行为不尽合理 111
(五)信用主体行为不规范 112
(六)信用关系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113
四、防范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的对策选择 117
(一)重塑银企关系 117
(二)健全信贷运行机制 119
(三)完善中介市场 122
(四)加大金融监管力度 124
(五)建立有序的信用体系 125
第八章 企业信用:社会信用体系的堡垒 129
一、企业信用活动及信用管理 129
二、信用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作用 130
(一)信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30
(三)信用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131
(二)信用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 131
三、我国企业信用缺失表现 132
(一)企业对诚信准则的“自觉违反” 132
(二)重视诚信和容忍不诚信行为的现象并存 132
(三)组织诚信与个体诚信的冲突 132
(四)大量企业逃避银行债务,银企之间陷入信用危机 132
(五)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三角债”,商业信用呈萎缩状态 133
(六)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消费领域信用尤其不佳 133
(七)证券市场信用低下,各种违规现象层出不穷 134
四、企业失信行为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 134
(一)企业失信行为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扩大 134
(二)企业失信扼杀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136
(三)企业失信抑制了消费和投资,降低了社会需求增长速度 136
(四)企业失信导致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 137
(五)企业失信行为破坏了社会道德原则,恶化了社会风气 138
(一)我国没有从体制上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信用 139
五、企业失信的原因分析 139
(二)企业失信成本低,法律方面的硬约束缺位 140
(三)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主体缺乏对失信行为的发现、甄别和防范能力 142
六、创设良好的现代企业信用 143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145
(二)制定企业信用相关法律和地方法规 145
(三)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145
(四)完善企业信用服务和评价体系 146
(五)建立企业信用激励机制 146
(六)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和监督机制 147
(七)提高企业家职业道德素质 147
(八)提高员工诚信意识,营造良好信用氛围 148
第九章 个人信用:社会信用体系的细胞 149
一、个人信用制度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49
(二)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能扩大消费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150
(一)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能创造和积累信用 150
(三)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能维护市场运作秩序和促进宏观经济发展 151
(四)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能使银行与个人互惠互利 151
二、我国个人信用建设的现状 151
(一)个人信用活动总量严重不足,无益于经济增长 152
(二)消费信用内容单一,个人消费制度建设滞后 152
(三)个人信用信息征集和管理严重落后,与经济发展不适应 153
(四)电子商务、信用卡与个人信用 155
三、西方发达国家个人信用运行体系的经验借鉴 156
(一)历史悠久、网络覆盖全国的个人信用中介服务机构 156
(二)严谨的个人信用评估 157
(三)健全有效的个人信用法律体系 158
(四)个人信用信息的验证 159
(五)良好的个人信用意识 159
(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正确选择信用制度模式 160
(一)更新观念,正确认识“信用”的性质及作用 160
四、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160
(六)适当的个人信用行业管理 160
(三)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库,准确掌握个人信用资料 161
(四)组建征信中介机构,健全征信服务体系 161
(五)健全法制,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 161
五、创立适合我国实际的个人信用体系 162
(一)全面提升个人信用活动总量 163
(二)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164
(三)尽快完善消费金融的法律体系 166
(四)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完善信用担保机构 167
(五)建立社会化的信用管理支持体系 167
第十章 行业协会信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支柱 169
一、行业协会信用的比较优势及其溢出效应 169
二、我国行业协会信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70
三、强化行业协会信用功能的若干政策建议 171
(一)征信体系的历史发展及主要企业 173
第十一章 征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 173
一、征信体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模式 173
(二)征信体系的主要模式 176
二、建立征信体系的意义 177
三、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 177
四、当前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征信体系的基本思路 182
五、联合征信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185
第十二章 资信评级:创设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的基础 188
一、资信评级的产生及作用 188
二、资信评级在信用体系中的作用及实践意义 189
三、完善的资信评级制度应具备的条件 191
四、资信评级制度模式的现实选择 194
五、我国资信评估制度发展的几项措施 196
一、信用效应的认知理念 200
第十三章 信用效应:信用秩序的晴雨表 200
二、信用秩序混乱的成因 203
(一)来自理论方面的考察 203
(二)来自实践方面的考察 204
三、信用风险形势的评估 206
四、信用秩序的恢复和增强 209
(一)健全信用规则 209
(二)强化信用约束 210
(三)推进信用管理技术进步 212
(四)规范债务重组行为 213
结束语 构建金色社会信用体系——打造信用中国 214
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 214
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架构的基本思想 216
(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判断 217
(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 217
(三)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设想 219
三、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对策选择 220
(一)通过多种形式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 220
(二)尽快制定信用管理的法律制度,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 222
(三)促进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市场化发展 225
(四)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管体系 226
(五)培育信用产品市场体系 227
(六)加强行业协会等民间机构的自律管理 228
(七)强化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 228
(八)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 229
(九)建立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 229
(十)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231
主要参考文献 233
后记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