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 中国自然灾害的概况 1
(一)分类和灾损 1
(二)灾害要素的分异、分区、分带 7
二 灾害管理的要义 22
(一)灾害管理的定义与任务 22
(二)灾害管理的一般原则 28
(三)灾害管理的主要方式 32
(四)管理层次与管理系统 42
第二章 国际灾害宏观管理现状 51
一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51
(一)IDNDR活动的中心思想 52
(二)IDNDR的行动目标 53
(三)IDNDR的组织和管理 53
(四)各国的国际减灾活动与组织 54
二 美国的灾害管理 55
(一)美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55
(二)美国防灾行政管理原则 56
(三)美国灾害行政管理现状及其特点 57
三 日本的灾害管理 62
(一)日本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62
(二)日本灾害行政管理现状 64
(三)日本参与灾害救助的部门 69
(二)意大利的减灾思路 70
四 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灾害管理 70
(一)意大利的主要自然灾害 70
(三)全国最高的灾害行政管理机构—民防部 72
(四)意大利民防部的组织机构及职能 72
(五)澳大利亚主要灾害及其特点 74
(六)澳大利亚的灾害防抗救组织体制 76
(七)澳大利亚的防灾对策与措施 76
第三章 减灾系统工程与管理系统 79
一 减灾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79
(一)自然灾害的严重性与多发性决定了减灾的复杂性 79
(二)灾害管理是全社会减灾行动系统的中枢 81
(三)提高我国灾害管理水平的行动方向 81
(四)灾害管理诸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83
二 灾害管理的系统性 85
(一)减轻自然灾害损失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86
(二)以地球系统科学综合研究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88
(三)减灾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 89
(四)减灾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 90
三 两类灾害管理系统 92
四 灾害专业管理系统 95
(一)灾前的监测预报防灾抗灾管理 95
(二)灾害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救灾与灾害评估管理 97
(三)灾后的恢复重建管理 103
(四)常设与临时的灾害管理机构 106
(一)行政、专业、社会三类灾害管理系统 111
五 系统科学原理与方法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111
(二)三类灾害管理系统的功能互补与分工协作 114
(三)系统科学原理与方法在灾害系统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117
(四)综合灾害管理系统的实施程序 125
第四章 城市与农村减灾指挥管理系统 128
一 城市减灾指挥管理系统 128
(一)城市灾害管理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128
(二)城市救灾指挥预备技术 132
(三)城市规划中的灾害管理问题 143
(四)紧急防灾、救灾对策预案管理 159
(五)灾害发生前后的重要生命线工程管理 164
(六)信息系统与灾害应急管理系统 173
二 农村减灾的指挥管理系统 181
第五章 经济发展与灾害管理体制、模式设计 186
一 建构我国灾害管理新体制 186
(一)我国目前灾害管理体制的弊端 186
(二)我国灾害管理体系的新模式设计 187
二 不同灾害管理方式的内在联系 198
(一)灾害专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结合 198
(二)不同灾类专业管理的系统配合 201
(三)企业安全管理与灾害管理的配合 204
三 设计不同的灾害管理模式 209
(一)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特征 209
(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灾害管理模式 212
(三)中国西部地区的灾害管理模式 217
(五)城市灾害管理模式 221
(四)中国中部地区的灾害管理模式 221
(六)农村灾害管理模式 228
第六章 灾害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 230
一 国家社会制度、经济发达程度与灾害管理 231
(一)现今美国的国家减灾战略与灾害系统管理 235
(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制度下的灾情特征和灾害管理 240
(三)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地区的减灾行动与灾害管理 246
二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灾害管理 254
(一)物质文明进化与灾害强弱、灾害管理的相关性 255
(二)精神文明进化与减灾实践、灾害管理的相关性 259
(三)人文因素与灾害管理 259
(四)“三大文明”建设管理与灾害管理同步推进的战略对策 267
三 科教兴国、依法治国与灾害管理 272
(一)科技进步、减灾行动与灾害管理 273
(二)宣传教育、减灾意识与灾害管理 278
(三)“依法减灾”准则是“依法治国”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81
四 社会管理方式与灾害管理 284
(一)灾害系统管理图 284
(二)灾害目标管理 286
(三)减灾过程管理 288
(四)减灾项目管理 288
(五)减灾职能管理 294
(六)通过灾害管理促进减灾事业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297
主要参考文献 307
后记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