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全集 行书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南兆旭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10850733
  • 页数:45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隶书、欧体、篆刻、颜体、草书、柳体、行书、魏碑、篆书、基础等10卷,收集各类书法作品,分析其源流、艺术特点,并提供临摹技巧和方法。

第一章 行书的起源与发展 2

【第一节】 行书的名称与起源 2

【第二节】 行书的发展与演变 6

【第三节】 行书的书体特征 12

(一)多变性 12

(二)连贯性 13

(三)省略性 13

(四)包容性 14

【第四节】 行书与楷书、草书的差异 15

(一)行书与楷书的差异 15

(二)行书与草书的差异 17

【第五节】 行书的价值 20

第二章 行书的风格与流派 26

【第一节】 风格与流派的形成 26

(一)创作风格 26

(二)创作流派 29

【第二节】 二王体系 32

【第三节】 颜真卿体系 34

【第四节】 北宋四家体系 37

【第五节】 浪漫书风体系 39

【第六节】 碑体行书体系 42

(一)书写姿势 46

第三章 行书笔法与基础训练 46

【第一节】 书写姿势与执笔 46

(二)执笔 47

【第二节】 行书用笔的特点 49

(一)多露锋,少藏锋 50

(二)点画间每以游丝相连 51

(三)兼用方笔和圆笔 53

(四)点画的形态变化多 55

(五)书写速度有疾有徐 58

【第三节】 行书的基础训练 59

(一)执笔练习 59

(三)线条的练习 60

(二)提与按的练习 60

(四)笔势的练习 61

第四章 行书笔画的变化及部首 64

【第一节】 点画、撇捺、挑钩的变化 64

(一)短点与长点 65

(二)横的变化 66

(三)竖的变化 67

(四)撇与捺的变化 67

(五)挑与钩的变化 68

(一)转与折的变化 69

【第二节】 转折、长短、笔顺的变化 69

(三)笔顺的变化 70

(二)长短对比 70

【第三节】 行书的偏旁部首 72

(一)人字旁 72

(二)提手旁 73

(三)木字旁 73

(四)三点水 74

(五)示字旁 74

(七)耳旁 75

(八)言字旁 75

(六)火字旁 75

(九)车字旁 76

(十)月字旁 76

(十一)金字旁 76

(十二)反犬旁 77

(十三)竖心旁 77

(十四)绞丝旁 78

(十五)反文旁 78

(十六)页字旁 79

(十七)草字头 79

(二十)心字底 80

(十九)走字旁 80

(十八)宝盖头 80

(二一)女字旁 81

(二二)门字框 81

(二三)其他偏旁 82

第五章 行书的结体 84

【第一节】 行书的独体字 84

(一)笔画的长短安排 85

(二)笔画的间距安排 86

(三)笔画的斜度安排 86

(五)笔画的相交安排 87

(四)笔画的相接安排 87

(六)笔画的相邻安排 88

【第二节】 行书的合体字 89

(一)左右结构 89

(二)左中右结构 89

(三)上下结构 90

(四)上中下结构 90

(五)半包围结构 90

(六)全包围结构 91

【第三节】 行书的结构原则 92

(一)险中求稳 92

(二)呼应 93

(三)变化 94

第六章 行书的章法布局 98

【第一节】 布局的三种构成形式 98

【第二节】 变通与贯气 102

【第三节】 平衡对称、多样统一、对比照应 104

(一)参差法 104

(二)虚实法 105

(三)烘托法 106

(四)穿插法 107

(五)自然法 108

【第四节】 署款和钤印 109

第七章 选帖、读帖与临帖 114

【第一节】 如何选帖 114

(一)选择自己喜爱的字帖 114

(二)选择优秀版本的字帖 115

【第二节】 如何读帖 117

(一)读帖的步骤 118

(二)读帖的方式 118

【第三节】 临摹的方法与要求 120

(一)抓感觉 122

(二)夸张地临帖 122

(四)写意地临习 123

(三)忠实地临习 123

(五)背临 124

(六)眼临 124

【第四节】 临帖作品分析 126

(一)祝允明《临苏轼过桃源帖》 126

(二)董其昌《临黄州寒食诗帖》 126

(三)沈尹默《临黄州寒食诗帖》 127

(四)祝允明《临黄庭坚行书帖》 128

(五)沈尹默《临黄州寒食诗帖跋》 128

(六)潘伯鹰《临黄庭坚经伏波神祠》 129

(九)林散之《临米芾多景楼诗帖》 131

(八)沈尹默《临米芾自叙帖》 131

(七)祝允明《临元日帖》 131

(十)祝允明《临澄心堂帖》 132

(十一)潘伯鹰《临蔡襄行书尺牍》 133

第八章 历代行书名帖临习指导 136

【第一节】 王羲之《兰亭序》 136

【第二节】 颜真卿《祭侄文稿》 160

【第三节】 苏轼《寒食帖》 199

【第四节】 米芾《蜀素帖》 223

【第五节】 文徵明《腾王阁序》 316

【第一节】 创作的基础与创作前的准备 356

第九章 行书作品的创作 356

(一)书法技巧的训练 358

(二)理论知识的掌握 359

(三)书写工具的选用 360

(四)执笔与书写姿势配合 361

(五)书写内容的确定 362

(六)行书创作的心理准备 363

【第二节】 行书的创作方法 366

(一)印象性创作 366

(二)嫁接性创作 367

(三)主题性创作 368

(四)灵感性创作 371

(五)探索性创作 372

【第三节】 行书的创作幅式 376

(一)直式 377

(二)横式 378

【第四节】 行书创作的基本要求 379

(一)从右到左 379

(二)大小适宜 379

(三)间距得当 380

(四)对准中线 380

(五)繁简统一 380

(七)纠正笔误 381

(六)随机应变 381

(八)符号替代 382

(九)题款讲究 382

(十)钤印妥贴 383

第十章 行书书法作品的鉴赏 386

【第一节】 如何进行审美鉴赏 386

(一)审美鉴赏活动的特性 387

(二)书法鉴赏批评的尺度与标准 389

【第二节】 谈谈几种审美境界 391

(一)以孔子“中庸”学说为代表的“中和”之美 391

(二)以老庄“自然”观说为代表的质朴之美 392

(三)传统审美观念中对神采和气韵的追求 394

【第三节】 风格的多样性及局限性 399

【第四节】 风格的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 403

【第五节】 历代行书名家名作鉴赏 404

(一)魏晋行书名家名作鉴赏 404

(二)唐五代行书名家名作鉴赏 411

(三)宋元行书名家名作鉴赏 422

(四)明代行书名家名作鉴赏 431

(五)清代行书名家名作鉴赏 438

(六)近现代行书名家名作鉴赏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