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什么是“自杀学” 1
第一章 古今东西之自杀 1
第二章 自杀学的现状 7
第三章 有关自杀知识的测验 10
第四章 “事实”与“谬误” 15
A.过多的错误想法 15
B.自杀能预告吗? 17
1.抑郁感 17
2.暗示“死”与“自杀”的言行 18
3.周密的死前准备 18
4.抑郁感的征候 18
第二部 自杀的人文地理 20
第一章 囊括世界自杀率前十位的欧洲 20
A.“口的文化”地中海地区 22
B.低率的传统式天主教国家 23
C.高度产业社会的自杀 24
D.多自杀的中欧 25
E.社会主义国家 26
F.高率的北欧与挪威之“谜” 27
G.“不善辞令”的德意志文化圈 28
H.“理想乡”瑞士 29
I.意外低率的法国 30
J.持续减少的英国 31
第二章 “新大陆”北美的自杀 34
A.北美社会的特色 34
B.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自杀 37
C.风光明媚的西海岸 38
D.好莱坞名优子女的悲剧 39
A.政治的不安定与柏林墙 43
第一章 “冷战”的柏林 43
第三部 自杀的“政治学” 43
B.西柏林的人口构成 45
第二章 战争与自杀 46
A.战时必定减少 46
B.集团自杀 47
第四部 自杀的“宗教学” 51
第一章 天主教诸国少自杀的原因 51
A.新教与个人主义 51
B.罪的净化作用 52
C.天主教的共同体意识 54
D.宗教态度的不同 54
E.西欧的“自由”界限 55
第二章 犹太人与自杀 57
A.“四散”与民族意识 57
B.强烈的共同体观念 58
C.肯定生的犹太教 59
D.其他要因 61
第三章 伊斯兰教与自杀 62
第四章 自杀与佛教 63
A.允许死的宗教 63
B.死的净化作用 65
C.佛教国之“谜” 66
第五部 自杀的文化社会学 69
第一章 年龄与自杀 69
A.三种类型 69
B.日本型与欧洲型 70
第二章 在生存竞争激烈的城市 73
A.东京和巴黎 73
B.对大城市的重新认识 74
A.白人、东洋人、黑人 75
第三章 从人种角度的展望 75
B.随着人种平等而增加 77
C.异常高率的印第安人 78
第四章 性别所致的差异 79
A.男之既遂、女之未遂 79
B.离婚者中自杀多 80
第五章 职业与自杀 82
A.为什么精神病科医生自杀的多 82
B.“全知全能”的医生之苦 83
第六部 人为什么要自杀 85
第一章 自杀的心理学 85
A.弗洛伊德的成长过程 85
B.弗洛伊德的理论 87
1.里比多与快乐主义 87
2.自我与现实主义 87
4.作为希死本能的自杀 89
3.作为社会良心的超自我 89
5.还无主义与自杀 90
C.梅宁伽的理论 91
D.其他理论 92
第二章 自杀的社会学理论 93
A.杜尔海姆的自杀学 93
B.其理论 93
C.杜尔海姆的类型 94
1.自我中心型 94
2.集团中心型 94
3.无规范型 96
D.其他社会学理论 99
1.亨利和肖德的理论 99
2.J·巴修莱尔的理论 99
A.生理原因所致的抑郁感 101
第三章 自杀的“生理学” 101
B.自杀治疗对策 102
第四章 自杀的防止活动——世界的展望 103
A.初期的自杀防止活动 103
B.“撒玛利亚人”的活动 104
C.危机介入 104
D.IFOTES和IASP的组成 107
E.日本的“生命电话” 107
第五章 进行以人为中心的对话 109
第七部 日本人的自杀与比较文化研究 112
第一章 剖腹 112
A.剖腹的历史 113
B.国外“剖腹”一词的语源 116
C.剖腹的类型 117
D.为什么要剖开腹部呢? 119
A.统计和展望 120
第二章 日本人的自杀 120
B.其特征 121
C.对一同自杀的考察 124
D.渎职事件 127
第三章 从自杀所看到的日本和欧美 130
第四章 防止自杀的典型 136
A.富于情意性的日本电影 136
B.健康人、柴又的“寅次郎” 137
1.“浪人”寅次郎 138
2.“愿望”与“现实”的和解 139
3.正义感 140
4.直率与纯朴 141
5.伤感与“自救” 141
6.精神的恢复力 142
译者后记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