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与中国西部开发》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文华编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220051107
  • 页数:44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清初“湖广填四川” 1

第一节 开发背景 3

一、西部地区的贫困与稳定问题 3

二、东部经济的发展与“扩张”需求 5

三、百废待兴的四川 5

第二节 开发前期准备 9

一、理顺管理、畅通政令 9

二、《垦荒令》——西部开发总动员 11

第三节 大移民与四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3

一、川人大换血 13

二、农业开发 14

三、矿业开发 15

四、工业开发 18

五、交通 26

六、成都的重建与重庆的崛起 30

第四节 西部其他地区的开发 34

一、新疆的经济开发 34

二、云南、贵州的经济开发 35

第五节 “湖广填四川”对当代西部开发的启示 44

一、移民政策措施的针对性、连续性与配套性 44

二、内陆地区开放环境对开发的促进作用 47

三、四川对西部开发的带动效应 49

第二章 洋务运动、“新政”时期的西部开发 54

第一节 开发背景 56

一、边塞告警,唤起洋务派图强意识 56

二、民族危机,激发民族资本求富欲望 57

三、边疆开发研究成果的传播 58

第二节 四川机器局——洋务运动在内地发展的一个典型 60

一、西部近代军事工业的诞生 60

二、丁宝桢与四川机器局的创办 61

三、机器局后期运作之得失 63

四、“军工民用”——西部军事工业向民用转轨的最早尝试 64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 66

一、开发基础 66

二、挽回利权的开发行动 67

第四节 交通运输 72

一、主权危机 72

二、鏖战川江航运 75

三、自办川汉铁路 79

四、近代邮政电讯的创办 81

五、民间运输巨擘“麻乡约”的崛起 84

第五节 工业 91

一、传统产业 91

二、新兴产业 103

第六节 西部边疆国防巩固与开发 114

一、新疆 114

二、云南、贵州、广西 122

三、西藏 124

第七节 值得当代西部开发借鉴的经验教训 130

一、缺乏战略与规划的盲目开发 130

二、对外开放主动权丧失的复杂后果:引资与“引狼” 131

三、政府行为施予近代企业的双重影响:既保护又摧残 137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西部开发 139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西部开发准备 141

一、调整机构,改变政出多门局面 141

二、西部开发计划的厘定 143

第二节 开发序幕——东部大工业西迁运动 151

一、国民政府对内迁厂与新建厂的扶持 151

二、四川当局的招商引资措施 152

三、四川——内迁企业的大本营 154

四、恢复生产支援前线 155

第三节 大后方的工业建设 157

一、能源工业 157

二、钢铁、机械工业 175

三、轻化工业 183

第四节 交通、邮电、通讯 193

一、公路运输 193

二、水路运输 197

三、航空运输 198

四、邮政通讯 199

第五节 重要商品的统购统销 203

一、日用品 203

二、出口换汇商品 212

第六节 大后方的科学研究 220

一、战时后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科研机构——中央工业试验所 221

二、中央研究院的战时研究特色 222

三、中国首家民营科学院的诞生 225

四、西部地质大勘探 228

五、张肖梅与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 232

六、李安宅与华西边疆研究所 233

第七节 值得当代西部开发借鉴的经验教训 234

一、如何对待民营企业 234

二、新型企业组织和营运模式对现实的启示 238

三、如何发挥西部金融中心在开发中的作用 241

第四章 “三线建设”与西部开发 248

第一节 伟大的战略决策 251

一、决策背景 251

二、组织准备 255

三、原则“小而分”、措施“山、散、洞” 256

四、四川——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 258

五、中国东部大工业的第二次西迁 261

第二节 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建设 265

一、前期工作 265

二、六大工程会战 273

第三节 交通通讯设施建设 282

一、西南铁路大会战 282

二、其他交通通讯设施建设 288

第四节 能源工程 291

一、电力 291

二、煤炭 299

三、天然气 300

第五节 重工业建设 303

一、冶金工业 303

二、国防科技工业 307

三、电子工业 310

四、化学工业 315

五、机械工业 317

第六节 “三线”财富的开发利用 320

一、科技优势 321

二、工业基础 322

三、经验教训 325

第五章 当代西部大开发 329

第一节 开发背景 329

一、综合国力的增强与改革开放经验的积累 329

二、东西差距的扩大及其影响 335

三、“梯度推移”理论遭遇的挑战及“反梯度推移”论的提出 346

四、国际经济形势的压力与机遇 349

五、“九五”以来的开发准备与铺垫工作 353

第二节 四川与当代西部大开发 362

一、四川的基本情况 362

二、“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思路的提出 364

三、成都——西部开发的战略支撑点 367

四、川渝联手构建成渝经济走廊 371

第三节 西部其他各省、市、自治区的开发思路 373

一、云南——构建绿色经济强省 373

二、贵州——从实际出发,用好开发政策 376

三、陕西——力争成为西部开发的第一阶梯 378

四、西藏——交通能源带头,发展中调整结构 380

五、青海——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382

六、甘肃——实施“再造河西”工程 383

七、重庆——“创新、跨越、特色”六字战略 385

八、新疆——以“一黑一白”为重点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388

九、宁夏——十年建成百万亩“药谷” 391

第四节 西部大开发面临的六大问题与对策 393

一、人才 393

二、资金 399

三、东西合作 405

四、对外开放 413

五、资源开发与环境生态保护 419

六、交通 424

第五节 西部大开发从何着手 426

一、政府 426

二、金融机构 433

三、企业 435

四、科研机构 440

后记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