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与佛教 1
《易》与《华严》 3
引言 3
《易》贯《华严》颂 4
河图与《华严》十方五十三参 6
洛书与《华严》九会七处 22
普贤行愿显微 35
《易》与《维摩诘经》 39
《易》与《观无量寿佛经》 49
《易》与《圆觉经》 52
《易》与唯识 56
〔附〕唯识三十颂 72
论大乘佛教 75
论十四无记 78
论初期佛教与吾国思想的相互影响 80
论宋易与禅宗 93
论曹洞宗的《宝镜三昧》与五位君臣 98
论临济宗的四宾主与四照用 103
论《周易》四百五十节文献与密宗的三密 105
论佛教之显密与易象 112
略论净土宗及六字佛号 115
论李通玄的思想在明代 116
易与老庄 119
《道藏》中所收《老子》注本提要 121
论《德道经》的“执今之道” 159
《史记·老子列传》疏释 166
论《黄帝内经》与《老》《庄》 171
体老观门 175
庄子析文 177
自序 177
卷一 内篇析文(凡七) 178
卷二 外篇析文(凡十五) 199
卷三 杂篇析文(凡十一) 225
跋 249
庄子观刃 251
前言 251
《易》与《逍遥游》 251
《易》与《齐物论》 253
《人间世》与人论 254
无用观刃 256
无情观刃 257
庄子与接舆 258
读憨山《庄子内篇注》 260
鲲鹏与倏忽 262
论言与?音 263
论天刑与遁天之形 263
沧浪与迷阳 265
黄帝与孙休 266
内七篇总论 267
内七篇与三才之道 268
鱼乐观刃 270
梦蝶观刃 271
“葆光”释义 272
庄子人名释义 274
论《庄子》内七篇 305
论庄子的思想结构 309
附录:《内经》七篇大论述义 314
自序 314
一、天元纪大论述义 315
二、五运行大论述义 320
三、六微旨大论述义 329
四、气交变大论述义 333
五、五常政大论述义 338
六、六元正纪大论述义 352
七、至真要大论述义 361
初步结论 370
后记&张文江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