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工具性”到“文学性”:民国文言文教学实践过程 1
第一节 白话文运动时期 1
第二节 国语运动时期 6
第三节 大众语运动时期 13
第二章 从“文以载道”到“诗言志”:文言文教学现代转型的理论内涵 24
第一节 “文白之争”背后折射的文学尺度 25
一、文学的尺度是什么? 26
二、国民文学与国民教育 34
第二节 关于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索 40
一、胡适:文言文教授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40
二、黎锦熙:“两纲四目”的教学理论 45
三、朱自清、夏丏尊、叶圣陶:经典的训练 46
四、吕思勉:以文学性的散文为主 53
第三节 学制演变中高中文言文课程的文学化 57
一、两套中学国文教科书的比较 58
二、民国时期国文教学法论著与文言文教学方法 64
第三章 文言文教学转型的语言学视角 74
第一节 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 74
第二节 文言译白的过程与问题 79
第三节 “文言”“白话”何以划分? 82
第四节 “文言文”难在哪儿? 86
第四章 文言文教学转型的历史记忆 92
第一节 从是否“读经”到《经典常谈》 92
第二节 蒙学课本:一种传统的文言文教材 96
一、主要的蒙学教材及其内容 99
二、民国时期的蒙学教材和新式教科书 103
第三节 蒙馆生活叙谈 106
第四节 《幼学琼林》的启示 114
第五节 《国文百八课》的历史价值 120
一、“度人金针”的阅读写作指导文本 121
二、优美生动的文学文本 122
三、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独特的文学批评话语 123
第五章 文言文教学现代转型的当代启示 128
第一节 当代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129
一、现状调查 129
二、问题分析 131
第二节历 史的根据和启示 134
一、培养文学感受力:文言文课程的文学化 135
二、“定篇”:文言文教材选文的文学化 145
三、“立体的懂”:文言文教学策略的文学化 152
结语 167
参考文献 171
附录 177
后记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