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简明教程 中英对照》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隆平编写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6204·196
  • 页数:16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水稻的杂种优势 1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 1

二、杂种优势的衡量方法 1

(一)平均优势 1

(二)超亲优势 1

(三)竞争优势 1

目录 1

三、水稻杂种优势的表现 2

(一)形态优势 2

(二)生理优势 3

(三)产量优势 4

四、水稻杂种优势育种的优越性 4

五、杂种优势产生的原因 5

(一)性状、基因和染色体 5

(二)杂种优势产生的遗传机理 6

(一)“三系”概念 9

第二章 水稻“三系”的基本知识 9

一、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 9

(二)“三系”在生产中的应用 10

(三)对“三系”的要求 11

二、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的遗传机理 12

三、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分类 14

(一)按遗传特性分类 14

(二)按恢保关系分类 16

(三)按不育花粉的形态分类 17

第三章 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选育 18

一、引用现有不育系 18

(一)现有各种类型的主要不育系 18

(二)适应性和不育性观察 18

二、不育系的转育 21

(一)基本原理 23

三、新质源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选育 23

(二)选育方法 24

第四章 恢复系的选育 25

一、恢复基因的来源 25

二、恢复系选育方法 26

(一)测交筛选 26

(二)杂交选育 26

三、对几种选育方法的评价 28

第五章 杂交水稻组合选配 30

一、遗传差异 30

二、性状互补 30

三、配合力高低 31

四、遗传力强弱 31

五、亲本的丰产性能 32

(一)原始材料圃 33

(二)测交观察圃 33

一、第一阶段——“三系”选育 33

第六章 杂交水稻育种程序 33

(三)复测鉴定圃 34

(四)回交圃 34

二、第二阶段——杂种优势鉴定 34

(一)配合力测定圃 34

(二)组合比较试验 34

(三)区域试验 35

第七章 杂交水稻制种和不育系繁殖 37

一、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37

(一)田地选择 37

(二)隔离条件 37

(三)最佳的抽穗扬花期 38

(四)确保花期相遇 38

(六)花期预测与调节 41

(五)行比、行向和种植方式 41

(七)割叶、喷“九二○”和人工辅助授粉 45

(八)去杂去劣 48

(九)田间管理特点 48

二、不育系的繁殖技术 49

(一)播种差期 49

(二)行比 49

(三)促父本 49

第八章 “三系”的提纯和原种生产 50

一、“三系”及其杂交种退化的表现 50

(一)不育系 50

(二)保持系、恢复系 50

(一)单株选择 51

三、“三系”提纯的方法 51

(三)自然变异 51

(二)机械混杂 51

(一)生物混杂 51

二、三系混杂退化的原因 51

(三)杂交种 51

(二)成对测交和回交 52

(三)分系鉴定 53

(四)混系繁殖 53

第九章 水稻化学杀雄技术 55

一、化学杀雄的意义及其优缺点 55

(一)化学杀雄的意义 55

(二)化学杀雄的优点 55

(三)化学杀雄的弱点 55

(四)用于化学杀雄的主要药剂 56

二、化学杀雄制种技术要点 56

(一)亲本选择原则 56

(二)喷药时期、浓度和用量 56

三、喷药后的处理 57

一、因地制宜,选用最佳组合 58

(一)生育期较长的中熟组合 58

(二)生育期较短的早熟组合 58

(三)生育期很长的组合 58

(四)短日照反应敏感的组合 58

(五)早熟粳稻组合 58

(六)中、迟熟粳稻组合 58

第十章 杂交水稻的栽培技术特点 58

(七)长江流域的双季稻 59

二、培育分蘖壮秧、以蘖代苗 59

(一)分蘖壮秧的好处 59

(二)培育方法 59

三、适时播种、移栽,保证安全抽穗扬花 59

(三)亩产1000斤的双季晚稻 60

(一)杂交水稻对肥料三要素的需求特点 60

五、合理施肥、前促、中稳,后期不早衰 60

(二)亩产1300—1400斤的中稻 60

(一)亩产1000—1100斤的双季早稻 60

四、小蔸密植,建立高产的群体结构 60

(二)需氮水平 61

(三)三要素比例 61

(四)基、追肥的比例 61

(五)追肥方法 61

六、适当延迟收获时期 61

第十一章 问题和展望 62

一、改变质源单一的局面,发展和选用多种类型质源的不育系 62

二、选育异交率高的不育系,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种子生产成本 63

三、超高产育种 64

四、优质米育种 64

五、多抗性育种 65

六、抗旱育种 65

七、利用再生优势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