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概述 1
第一章 地震构造背景 6
第一节 地壳深部结构 6
一、分层结构 6
二、重力场 8
三、磁场 8
一、北东(北北东)向断裂 11
第二节 活动断裂 11
二、北西向断裂 13
三、东西向断裂 14
四、断陷盆地 15
第三节 新构造运动 16
一、地壳运动与断裂活动 16
二、分区 17
第四节 地震构造带 22
一、泉州—汕头地震构造带 23
三、邵武—河源地震构造带 25
二、政和—海丰地震构造带 25
第五节 现代构造应力场 26
一、活动断裂分析 26
二、形变分析 26
三、地震破裂特征分析 28
四、震源应力场分析 28
第二章 地震活动 30
第一节 分布 30
一、空间与强度 30
三、轮回划分 33
二、空区与条带 33
第二节 大地震 34
一、南澳—诏安海外7级地震 34
二、泉州海外7?级地震 34
三、南澳—诏安海外7.3级地震 38
四、台湾海峡南部7.3级地震 41
第三节 中强地震 43
一、宋至清年间 43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47
二、中华民国时期 47
一、频次、强度 49
第四节 弱震 49
二、空间分布 50
三、活动时段 50
第五节 震群 51
一、时空分布 51
二、序列特征 51
第六节 水库地震 52
二、广东、江西地震 53
第七节 邻区地震 53
一、台湾地震 53
第三章 地震监测 73
第一节 定点监测 73
一、台站 73
二、监测 92
第二节 流动监测 97
一、几何测量 97
二、物理测量 104
三、天文测量 105
第三节 加密监测 107
一、水口库区 107
二、厦门地区 110
第四章 地震预报 112
第一节 监测资料传输 112
一、报送 112
二、设施 113
第二节 监测资料处理 114
一、测震资料 115
二、前兆资料 123
第三节 震情分析 127
一、分析技术 127
二、前兆异常识别 128
第四节 会商与预报 132
一、震情会商 132
二、综合预报 132
三、预报程序 142
附:预报震例 143
(一)1992年2月18日南日岛东南M5.2级地震 143
(二)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M7.3级地震 144
(三)1995年2月25日晋江东南M5.3级地震 145
(四)1997年5月31日永安西南M5.2级地震 145
第五章 震害防御 148
第一节 工程震害防御 148
一、地震区划 148
二、工程地震评价 152
三、工程场地测试 169
第二节 社会综合防御 174
一、地震宣传 174
二、群众测报 182
三、政府防御措施 184
四、协作与联防 185
五、平息地震谣传 185
六、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 190
七、水口库区综合防震减灾工程 193
第六章 地震应急 197
第一节 震前准备 197
一、地震应急预案 197
二、震害预测 198
三、应急指挥系统 199
第二节 震后应急 200
一、震情监视与判断 201
二、现场科学考察 202
三、协助地方政府救灾 204
四、震害损失评估 205
第七章 地震科研 210
第一节 课题研究 210
一、历史地震研究 210
二、地震地质研究 211
三、深部探测研究 212
四、地震学研究 213
五、现代地壳形变研究 215
七、地震前兆研究 218
六、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218
八、台湾地震研究 220
九、工程地震研究 221
第二节 学术活动 225
一、学会活动 225
二、学术交流 226
三、学术刊物 229
第一节 机构 230
一、省级 230
第八章 机构与队伍 230
二、省局直属事业机构 231
三、地(市)、县级 233
第二节 队伍 235
一、编制 235
二、人员结构 235
第九章 地震工作管理 241
第一节 台站管理 241
一、质量管理 241
第二节 科研管理 242
二、技术管理 242
第三节 地震工程管理 243
一、法制建设 243
二、质量管理 244
第四节 人员管理 244
一、教育培训 244
二、职称评聘 245
第五节 财务与物资管理 245
一、事业经费 245
二、基本建设 247
三、物资装备 248
第六节 档案资料管理 248
一、收集保管 248
二、整理 249
三、分析应用 249
附录 250
大事年表 250
重要文件 260
编后记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