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聚焦 3
《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出台 3
中宣部有关负责同志就《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5
文学界和出版界人士谈评奖规范化问题 舒晋瑜 8
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在深圳颁奖 石一宁 12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乌镇举行 15
弘扬抗战文艺精神 繁荣当代中国文学——中国作家协会在京召开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座谈会 作讯 18
文学界沉痛悼念巴金 胡殷红 21
巴金同志遗体在沪火化 贾庆林等到殡仪馆送别 26
巴金追思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贺绍俊 28
纪念巴金主席 学习巴金精神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 30
文情传真 47
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杀青 周玮 47
“重述神话·中国卷”启动 柳青 49
作家、评论家呼吁应重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 曾祥书 51
中国文学:“进城”的路有多远 柳青 55
千岛湖畔:两代作家代际沟通 史佳林 58
少数民族文学热中隐忧 张皓 62
诗歌要繁荣,就要百花齐放 吴小初 65
2005,见证文学研究“史料年” 祝晓风 69
争鸣档案 77
武侠小说入《读本》 比重不大动静大 张戈 77
手机短信:文学零食?正餐? 陈熙涵 刘小军 83
精神如何对现实发言——一场论争与“新世纪文化”表征的凸显 赖洪波 85
刘心武揭秘“红楼”引起争议 罗四鸰 91
研讨举要 97
专家学者会诊“红色经典”改编问题 闻言 97
现状·反思·展望——“新世纪文学五年与文学新世纪”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东梅 104
坚持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中青年文学理论评论家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学 石一宁 116
现实主义仍将是小说创作的主潮——中国小说学会第八届年会综述 陈骏涛 马相武 121
城市感觉与乡土经验的变迁——第四届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上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题 江湖 139
市场经济与当下文艺——“2005·北京文艺论坛”综述 雁子 142
评奖与评选 153
第二届鼎钧双年文学奖在京揭晓 153
第四届春天文学奖揭晓 154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揭晓 155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及获奖评语 156
附: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布备选书目 157
第二十一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揭晓 160
中国文学最新排行榜揭晓 161
第二届中国安徒生奖揭晓 163
读者票选《小说月报》第十一届百花奖颁奖 164
“四小名旦”青年文学奖揭晓 166
第八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在港颁奖 167
第三届人民文学奖揭晓 168
首届手机微型小说赛揭晓 169
第二届《当代》长篇小说2005年度最佳奖揭晓 170
百家论坛 173
天问 王蒙 173
要人物,亲爱的 东西 176
一次充满妥协意味的评奖 王春林 180
一股文学暗流 残雪 186
粉碎中国作家的军事建制 韩石山 191
是孔子孟子的那个“孙子” 高深 204
不要把《红楼梦》变成“红学梦” 李美皆 206
关于“小说”的请教 李梦 208
作家互看 217
“深挖”严文井 许觉民 217
文夫与茶 李国文 220
余华兄弟 陈村 224
有关徐坤的几个片断 刘庆邦 227
才子荆歌 徐坤 231
戴来带来的 荆歌 235
行走在北方——葛水平印象 陈世旭 237
晓航:智性写作与游戏精神 邵燕君 242
访谈与对话 247
关于《秦腔》和乡土文学的对谈 贾平凹 郜元宝 247
《兄弟》让我精神上红光满面 余华 舒晋瑜 255
血脉流出心灵史 刘醒龙 朱小如 260
日常生活中的悲剧更苍凉 毕飞宇 田小满 267
其实每个人都有后悔——关于长篇小说《后悔录》 东西 钟红明 273
史料与忆往 279
沈从文的一九五一年 张新颖 279
从一封未刊信看臧克家与《诗刊》初创 徐庆全 285
“新时期文学”词语考释 刘锡诚 293
大事记 299
2005年中国文坛大事记 白烨 何鹏 299
文坛讣告 333
2005年度逝世文学家 333
编后记 白烨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