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第2章 金属与配位体、颗粒物质和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3
2.1 前言 3
2.2 水体系中的金属离子 3
2.3 溶解态金属的存在形式 6
2.3.1 物理分离 6
2.3.2 ASV—不稳定形态 8
2.3.3 离子交换法 9
2.3.4 形态分离程序 10
2.4 与配位基的相互作用 12
2.5 与颗粒物质的相互作用 16
2.5.1 吸附过程 16
2.5.2 吸附机理 17
2.5.3 在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上的吸附 19
2.5.4 金属有机络合物的吸附 21
2.5.5 天然体系中的相互作用 23
2.6 固相形态 28
2.7 金属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33
2.7.1 生物体的金属摄取 33
2.7.2 固体的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性 36
2.7.3 生物体对金属的转化 38
第3章 沉积物和金属的传输 41
3.1 前言 41
3.2 沉积物质的组成 41
3.3 沉积物的传输 42
3.4 分布和沉积 43
3.5 粒径效应 44
3.6.1 背景浓度 51
3.6 人类活动对沉积物中金属浓度的影响 51
3.6.3 环境影响的定量描述 52
3.6.2 沉积物岩芯研究 52
3.7 沉积物中微量金属污染物的早期成岩作用 56
3.7.1 间隙水的取样 57
3.7.2 成岩环境 57
3.7.3 由于成岩作用引起的微量金属迁移 62
第4章 大气中的金属 66
4.1 前言 66
4.2 微量金属的天然发散和人为发散 66
4.3 大气颗粒物 69
4.4 大气颗粒的沉积 73
4.5 城镇、乡村和边远地区大气中的金属浓度 75
4.6.1 陆地生态系 78
4.6 大气微量金属的环境效应 78
4.6.2 两极的气溶胶 82
4.6.2.1 两极地区的金属浓度 82
4.6.2.2 季节变化 83
4.6.2.3 北极气溶胶的来源 84
4.6.3 海洋气溶胶中的金属:陆地来源还是海洋来源? 86
4.6.3.1 海洋气溶胶的形成 86
4.6.3.2 海洋微表层 87
4.6.3.3 海洋气溶胶的组成 88
第5章 大陆水体中的金属 91
5.1 前言 91
5.2 岩石和土壤中的金属 92
5.2.1 火成岩和变质岩 93
5.2.2 风化和元素的迁移 95
5.2.3 沉积岩的化学 98
5.2.4 土壤中的金属 100
5.2.4.1 土壤的组分和金属的结合 100
5.2.4.2 土壤中微量金属的浓度 101
5.2.4.3 金属从土壤向植物的传输 102
5.2.4.4 河源金属污染物对农业土壤的影响 104
5.2.4.5 金属污染废物的陆上倾弃 106
5.3 河流中的金属 106
5.3.1 河流中的微量金属 106
5.3.2 溶解态和固态的传输 108
5.3.2.1 地理差异 108
5.3.2.2 季节变化 109
5.3.3 河流沉积物中的金属 109
5.3.3.2 数据的差异 110
5.3.3.1 影响组成的因素 110
5.3.3.3 粒径的影响 111
5.3.3.4 金属的形态 112
5.3.4 河流系统中金属的影响 114
5.3.4.1 金属污染物的分布 114
5.3.4.2 历史演化 114
5.3.4.3 金属的收支和局部输入 116
5.3.5 河系中的络合剂 116
5.4 湖泊中的金属 119
5.4.1 前言 119
5.4.2 湖泊沉积物中的聚集相 120
5.4.3 沉积物所反映的微量金属通量 123
5.4.4 湖泊中金属的循环 125
5.4.5 金属在分层湖泊内的循环 130
5.4.6 大气向湖泊的传输 134
第6章 河口和沿岸环境中的金属 140
6.1 前言 140
6.2 河口环流 140
6.3 保守和非保守行为 142
6.4 河口混合过程中颗粒态微量金属的行为 143
6.5 铁和锰 145
6.6 河口区的微量金属:现场调查 147
6.7 河口微量金属:实验室研究和模拟 153
6.8 环境效应研究 157
6.8.1 美国的河口和沿岸区 158
6.8.2 地中海 160
6.8.3 西欧 161
6.8.4 金属对生物的环境效应 164
6.9 河口是微量金属的汇集地吗? 166
第7章 海洋中的金属 169
7.1 前言 169
7.2 微量金属的垂直和水平分布 170
7.3 颗粒物和金属的行为 174
7.4 海洋沉积物的组成 176
7.4.1 海洋沉积物 176
7.4.2 金属浓度 178
7.4.3 深海沉积物中金属的富集 179
7.4.3.1 金属的成岩富集——锰结核 180
7.4.3.2 热液输入造成的金属富集 183
7.5 大陆和海洋之间的微量金属循环 185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