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当代文明 3》PDF下载

  • 购买积分:3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国际儒学联合会编;张学智执行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九州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953312
  • 页数:1530 页
图书介绍:2004年10月,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儒学与当代文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共提交论文190多篇,现结集出版。

目录 1

卷一 1

说忠孝——儒学的回顾与前瞻 任继愈 1

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 杜维明 8

孔子儒家思想——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汤一介 13

儒学在思考 牟钟鉴 24

二十一世纪儒学的发展:理解人性与重建伦理 成中英 36

儒学在当代的推陈出新 李锦全 48

孔子的文明哲学与「仁学」的创造转化 欧崇敬 57

儒学精神与现代社会 万本根 蔡方鹿 64

儒学与网络、生命、环境伦理 张立文 74

儒学与当代生态环境建设 徐仪明 90

论西方现代生态伦理学的“东方转向”问题 朱晓鹏 102

华夏文化与21世纪的人类生态伦理 贾乾初 116

论中国廉政文化的理论内涵、儒家传统及当代实践方向 吴光 126

儒学官德与政治文明 姜国柱 135

儒家伦理与当代政治文明 王殿卿 152

《论语》的政治哲学与当代价值 刘示范 161

儒家“民本”传统及其历史命运 陈寒鸣 164

儒家民本文化论 曹德本 178

孟子的民本主义 陈战国 181

儒家的民本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陈增辉 192

孔子智慧与21世纪的人类和平 贾顺先 209

忠恕之道与世界和平及环境保护 李存山 219

中国儒家文化与21世纪全球化下的世界新秩序 许抗生 235

论儒家伦理思想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 李玉洁 黄有汉 241

由《论语》所见的易学思想 石连同 247

从虞翻易学看汉儒以象解《易》方法 林忠军 258

易理——曾国藩成功的指导原则 阎韬 272

儒家易及其在易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李书有 274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儒学 姜林祥 290

经济全球化与儒家和谐观念 于民雄 301

儒学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周颖南 312

儒学与经济全球化 沈素珍 317

儒家政治文明理念的透视 陈荣照 329

强者更需要儒学教育 周桂钿 340

《四书》在俄罗斯 嵇辽拉 350

“天下”观念与儒家文明 郑家栋 355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环境保护 李天辰 362

从人生境界到生态意识——王阳明“良知上自然的条理”论析 张学智 368

阳明的良知学与生态伦理观念 林宏星 381

王阳明的格物实践及其本体论转变 陈清春 398

从“述而不作”看儒家经典诠释的理论特质 李翔海 410

韩儒丁茶山经学思想之论据 南明镇 419

《公羊》学在历史上的衰落及其意义 黄开国 436

全球化下的中国国民精神文明 李寿林 448

中国哲学的人文资本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丁德科 455

不断丰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 张利民 465

复礼、为仁、君子——孔子思想的三个支撑点 周山 469

论孔子的天命、人性及政治价值依据 王杰 488

卷二 495

论孔孟的仁义与天道 方光华 495

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推进及其思想史意义 白奚 504

论儒家的宗教情怀 单纯 516

儒学与基督教对话与互补的必要性 李霞 532

儒教之“天”与基督教之“上帝”——由儒教是否宗教引起的文化反思 周可真 546

基督教和儒教在十九世纪的接触——基督教入南洋先驱米怜研究 龚道运 560

儒教(儒学)在越南的演进和影响 范翠恒 563

论儒家的百姓日用之学 刘志琴 568

生活儒学——儒家哲学的重建 黄玉顺 579

本虚而实——儒家教化理念的立身之所 李景林 592

世俗化:儒学当代发展的基本路向 蒋国保 604

儒学正统的重建——王船山思想的特质与定位 陈来 618

儒学的发展:争鸣和独尊的互动 陈卫平 632

从中西方文明融合与对话看儒学的世界意义与未来命运 邵龙宝 652

近代中国人的认同危机及其重建:以康有为与孔教会为例 干春松 670

孔教运动的再估价 颜炳罡 682

中国文化形象的世纪性转折 景海峰 697

栗谷革弊更张的改革思想 崔龙水 711

论韩国朱子学者李退溪关于“情”的性理学思想 李苏平 719

当代日本儒学的民间形态 钱明 729

儒教的知识遗产与当代日本社会 串田久治 733

神与圣人的“乐” 金秉骏 746

一个迷的揭示——儒学对于中国古代宗教理性化的作用和意义 邹昌林 762

儒学与儒教,文庙与武庙 龚鹏程 780

从神守制度看儒家的宗教性问题 吴锐 799

孔、孟大道之旨要与儒学在宋代衍变之大端 方俊吉 806

易简功夫——宋儒的经学取向 杨世文 820

北宋五子理解视野中的孔子 王新春 838

宋明理学的时代意义 邓立光 844

理学理欲观小议 张锡勤 849

“生之谓性”与二程的“复性”之路 向世陵 853

张载理观探微——兼论朱熹理气观与张载虚气观的关系问题 林乐昌 867

《儒藏》“史部”编纂之基本构想 舒大刚 885

朱子编定四书的启示 钱逊 900

《四书》:儒家人文信仰的奠基 朱汉民 909

论杨万里的儒学思想——兼及诚斋与紫阳的关系 郑晓江 916

从历史发展的周期看儒学的“中道”及其前景 陈锐 935

忠恕之道是三大文明对话的基础 张践 946

中庸之道的现代思考 徐儒宗 954

传统儒学的“诚”、“信”: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兼由“诚”、“信”意蕴差异看当代诚信道德建设的理路 肖仕平 963

大司徒的礼教思想 林素英 972

卷三 997

儒家礼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重建 张新民 997

人文礼教与封建礼教 陈杰思 1004

儒学的仁礼关系及其现代诠释 孔令宏 1012

对创造力与儒家传统的若干反思 田浩 1023

儒学与文明对话——浅谈康有为《大同书》和现实性问题 竹内弘行 1030

儒学的当代思考和未来展望 王思义 1033

论郭店楚简“情”的内涵 丁四新 1038

儒家主流地位的确立 陈静 1059

儒家文化与古代科技并非对立 乐爱国 1077

“忠恕”与“和而不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的孔子智慧 王钧林 1088

儒家“和而不同”思想与21世纪人际关系 庄素芳 1096

求和与应变 兰喜并 1105

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孔子诞辰2555周年的哲学思考 徐诚 寿杨宾 1110

从“亲亲互隐”的争论谈儒家伦理的普遍性问题 郭齐勇 1115

全球伦理与儒家中庸 何俊 1120

用儒学精神推动东亚的合作与发展 彭林 1124

从政治学视角看儒学:“内圣”缘何开不出“外王”?——论儒家伦理政治的学理缺陷及其对 田广清 孙学敏 1128

公共性——儒家适应现代化需求的关键 方尔加 1140

发展孔教儒学是国家的当务之急 汤恩佳 1158

儒家的情商 艾皓德 1163

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之内外 赵敦华 1166

儒家关于道德之根据的论述 董平 1184

孔氏南宗的三个特点 刘蔚华 1196

孔子乐教思想的现代意义 龚妮丽 1200

“老子是殷商派老儒”可以成立 解光宇 1211

儒学与中国大学精神 郭齐家 储朝晖 1216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龚道明 1238

再论儒学在未来教育中的地位 范鹏 1241

德川幕府“孝”的思想研究 徐晓风 1247

先秦儒家与道德存有——牟宗三道德存有论献疑 杨泽波 1257

略说儒学的现代开展 郭沂 1273

马一浮的学术思想 李明友 1288

守先待后,薪火常传——金景芳与马一浮的学术渊源 吕绍纲 朱翔非 1293

关于儒学价值的深层思考 苗润田 1306

从儒学文献、思想到人文多元价值 郑吉雄 1314

欧化与国粹之外的第三条路线——辛亥革命时期中西文化调和思潮初探 叶瑞昕 1333

中国特色与道统复归——论孔子德礼与政刑兼行的政治思想 郑彝元 1345

中国管理哲学序论 葛荣晋 1364

儒家反酷刑的理论和实践 俞荣根 1372

儒道德治精神与圣功法门 詹石窗 1386

中国的君子人格理想 龚群 1396

苏绰《六条诏书》的儒学思想评析——兼谈北朝儒学 李中华 1407

“因循”与建安——景初之际曹魏官方政治哲学 王晓毅 1422

试论儒学对清代壮族文人思想的影响 韦玖灵 1437

成年毛泽东与儒学 王兴国 1457

毛泽东对孔子思想的吸取和发挥 许全兴 1472

叩问良知的“不能”——关于儒家道德理性的反思与检讨 丁为祥 1487

倡导和实践逻辑分析方法的典范 郑万耕 1499

儒学演变与中国儒学史之断限 赵吉惠 1507

世纪中国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傅永聚 韩钟文 1519

卷四 1531

儒学在二十世纪的历史命运 羊涤生 1531

儒学社会价值功能的历史考察和前景展望 方同义 1546

孔朱孝论与现代伦理 何乃川 1555

儒学价值观与民族精神的培育 宋志明 1563

儒学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韦克义 1573

儒学的特征与当代道德的建设 田光辉 1578

道统与当代大陆新儒 梅约翰 1587

技术信息化时代与儒教的作用——多元化社会的矛盾与调和 刘权钟 1596

略论孔孟荀的“和平”伦理 宋荣培 1608

明末清初的三学案与王学左派 佐藤炼太郎 1620

儒学经济思想当今的省思 苏新鋈 1627

全球化条件下儒学对西方文化的态度 蔡德贵 1637

从解释学的角度看儒家的礼 金圣基 1647

孔子思想的现代教育意义 人价值的自觉与追求 黄君良 1672

儒学何在?儒学何为?——试论儒学的现存状态和未来命运 刘东超 1684

近现代中国儒学地位与社会转型的思考 刘宗贤 1697

儒学的人文—反人文悖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涂可国 1715

儒家文化教育传统对“儒家文化圈”的影响与启示 于建福 1726

孔孟德治思想的现代反思 余怀彦 1740

宋代理学天人关系论 陈谷嘉 1746

从仁看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互补 王国轩 1765

《孝经》的道德观念及其现实价值 黄钊 1770

儒家对在追求利益的社会中出现的矛盾冲突问题的观点 李哲承 1777

儒学在英国的传播 朱仁夫 1793

普世伦理之寻求与道德哲学的更高综合试探——儒家伦理哲学的资源 刘国强 1803

儒学与越南的政治文化 潘文阁 1819

道并行而不相悖——21世纪世界文明发展走向之我思 钱耕森 1829

论汉代春秋公羊学的意义和价值 严正 1836

战国时期的禅让思潮与“大同”“小康”说——兼论《礼运》的作者与年代 梁涛 1845

'Man can enlarge the Way.It is not the Way that enlarges man';Po-etics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ir fate in modern times 柯蔼蓝 1855

Post Modern Confucian Synthesis of Scientism and Traditionalism Mary Phillips 1869

Globalization and the Crisis of Modern Values Richard N·Stichler 1880

Universally valid notions in classical ruj ia(so—called Confucian) ethics:The claim to universal validity in classical rujia ethics.Draft version Gregor Paul 1903

Confucianism and Conscientiology Kevin de La Tour Simone de La Tour 1919

To observe mistakes of two schools of old jingxue and to build up pre-sinology as a new branch of sciences L·I·Golovatc heva 1942

Confucius'Spirituality in the Analects:A Zen,Psychoanalytic,and Postmodern Hermeneutics 吕武吉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