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
二、我国地质学的发展和成就 1
三、地质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
第一篇 地球及地质作用 4
第一章 地球概述 4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4
一、太阳系 4
二、银河系 7
三、宇宙 9
四、太阳系成因假说 9
第二节 地球的形态 10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0
二、地球表面特征 11
第三节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14
一、地球的密度、质量、压力 14
二、地球的重力 15
三、地球的磁性 15
五、地球的弹性 17
四、地球的温度 17
六、地球的放射性 18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18
一、地球外部圈层构造 19
二、地球内部圈层构造 21
第五节 地壳 23
一、对壳的物质组成 23
第六节 地质作用概述 24
一、地质作用概念 24
二、地质年代 24
二、地质作用的分类 25
第二章 内力地质作用 26
第一节 地壳运动 26
一、地壳运动的概念 26
二、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26
第二节 岩浆作用 28
一、岩浆及岩浆作用的概念 28
二、侵入作用 28
三、火山作用 28
二、变质作用类型 33
一、变质作用的概念 33
第三节 变质作用 33
第四节 地震作用 34
一、地震概述 34
二、地震类型 36
三、地震预报及预防 36
四、地震分布 37
一、风化作用及其分类 39
二、物理风化作用 39
第一节 风化作用 39
第三章 外力地质作用 39
三、化学风化作用 40
四、生物风化作用 41
五、风化壳 42
第二节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43
一、概述 43
二、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 43
三、河流的地质作用 44
第三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52
一、地下水的概念 52
二、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58
三、地下水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60
第四节 海洋的地质作用 62
一、海洋的概念 62
二、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64
三、海水的运动 66
四、海洋的冲蚀作用 68
五、海洋的搬运作用 69
六、海洋的沉积作用 70
第五节 风的地质作用 72
一、风的剥蚀作用 73
二、风的搬运作用 74
三、风的沉积作用 74
第六节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77
一、湖泊概述 77
二、沼泽的地质作用 81
第七节 冰川的地质作用 83
一、冰川概述 83
二、冰川的刨蚀作用 85
三、冰川的沉积作用 87
第二节 矿物形态特征 90
第一节 矿物的概念 90
一、晶体的概念 90
第四章 矿物的概念和特征 90
第二篇 矿物 90
二、矿物形态特征 91
第三节 物理化学性质 93
一、矿物的化学性质 93
二、矿物的物理性质 94
第四节 矿物分类及命名 97
一、矿物的分类 97
二、矿物命名 98
第一节 自然元素大类 99
第五章 常见矿物 99
第二节 硫化物大类 101
第三节 氧化物、氢氧化物大类 107
第四节 含氧盐类大类 111
一、硅酸盐类 111
二、碳酸盐类 121
三、硫酸盐类 124
四、钨酸盐类 124
五、磷酸盐类 125
第五节 卤化物大类 126
二、岩浆的成分及其性质 128
一、岩浆的概念 128
第三篇 岩石 128
第一节 岩浆岩的概念 128
第六章 岩浆岩 128
三、岩浆作用及岩浆岩 129
第二节 岩浆岩的特征 129
一、岩浆岩的物质成分 129
二、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131
三、岩浆岩的产状 135
第三节 岩浆岩的分类 141
一、分类的基础 142
二、主要类型 143
第四节 常见的岩浆岩 145
一、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苦橄玢岩、金伯利岩) 145
二、基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 146
三、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 148
四、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及花岗闪长岩—英安岩) 149
五、碱性岩类 151
六、脉岩类 153
二、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155
一、沉积岩的概念 155
第一节 沉积岩的概述 155
第七章 沉积岩 155
第二节 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158
一、沉积岩的物质成分 158
二、沉积岩的颜色、结构和构造 159
第三节 沉积岩的分类 164
一、分类依据 164
二、分类 164
一、正常碎屑岩类 165
第四节 常见的沉积岩 165
二、火山碎屑岩类 168
三、粘土岩类 170
四、化学岩与生物化学岩类 171
第八章 变质岩 172
第一节 变质岩的基本概念 172
一、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72
二、变质作用因素 172
三、变质作用类型 173
四、变质岩的物质成分 174
五、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 176
一、接触变质岩 179
第二节 常见的变质岩 179
二、动力变质岩 180
三、区域变质岩 180
四、混合岩 182
第四篇 地质构造 186
第九章 岩层产状及接触关系 186
第一节 岩层产状 186
一、岩层 186
二、岩层产状 186
一、沉积岩层顶底面的特征 192
第二节 岩层顶面、底面的判断 192
二、火山熔岩层顶底面的特征 193
第三节 岩层的接触关系 193
一、整合接触 193
二、不整合接触 194
第十章 褶曲构造 195
第一节 褶曲 196
一、褶曲的概念 196
二、褶曲要素 196
三、褶曲的基本形式 197
第二节 褶曲分类 198
一、按轴面产状分类 198
二、按褶曲平面形态的分类 199
三、按枢纽产状分类 201
第三节 褶曲的组合和排列 202
一、褶曲横剖面上的组合形态 202
二、褶曲排列的形式 203
第十一章 断裂构造 205
第一节 节理 205
一、节理的概念 205
二、节理的成因分类及其特征 205
一、劈理的概念 208
第二节 劈理 208
二、劈理的分类 209
第三节 断层 211
一、断层的概念及断层要素 211
二、断层的分类 213
三、断层的排列与组合 215
四、断层的野外观察与判别 218
一、褶皱构造与沉积矿产的关系 223
二、褶皱构造与内生矿产的关系 223
第一节 褶皱构造与矿产的关系 223
第十二章 地质构造与矿产的关系 223
第二节 断裂构造与矿产的关系 225
一、成矿前断裂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225
二、成矿期的断裂与成矿的关系 226
三、成矿后的断裂对矿体的影响 226
第十三章 地质图的判读与使用 227
第一节 地质图(平面地质图)的概念和内容 227
一、地质图的种类 227
三、地质图的判读 228
二、地质图的内容 228
四、地质图的使用 232
第二节 地质剖面图 234
一、地质剖面图的概念 234
二、地质剖面图的编制 234
第三节 地层柱状图及地质构造图 235
一、地层柱状图 235
二、地质构造图 236
第十四章 地质构造学派简介 238
第一节 地质力学 238
一、地质力学概念 238
二、构造形迹的鉴定 238
三、构造体系 239
一、地槽和地台的主要特征 242
第二节 地槽—地台说 242
二、地槽、地台的结构和分类 243
三、地槽的发展与地台活化 243
第三节 板块构造说 245
一、板块发展简史 245
二、板块及板块的划分 245
三、板块界线及其特点 246
四、板块说存在的问题 250
一、研究地层的意义 251
二、地层划分和对比 251
第五篇 地史概述 251
第一节 研究地史的依据和方法 251
第十五章 地史概要 251
三、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254
四、地层单位的划分 254
第二节 中国各地质时代地史简述 256
一、太古代 256
二、元古代 256
三、古生代 258
四、中生代 265
五、新生代 268
第六篇 矿床 271
第十六章 概论 271
第一节 矿产及其分类 271
一、金属矿产 271
二、非金属矿产 271
第二节 矿床的基本概念 272
一、矿床、矿体、母岩、围岩的概念 272
四、水资源矿产 272
三、燃料矿产(可燃性有机岩) 272
二、矿体的形状和产状 273
三、矿石和矿石品位 277
四、矿石的结构和构造 278
第三节 成矿作用 282
一、成矿作用的概念 282
二、成矿作用的分类 283
第四节 矿床成因分类 283
一、矿床成因分类概述 283
二、本课程所采用的矿床成因分类 285
二、岩浆矿床的特征 286
一、岩浆矿床的概念和意义 286
第十七章 内生矿床 286
第一节 岩浆矿床 286
三、岩浆矿床的成矿作用 287
四、岩浆矿床的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288
第二节 伟晶岩矿床 294
一、伟晶岩矿床的概念和意义 294
二、伟晶岩矿床的特征 295
三、伟晶岩矿床的成因 297
四、伟晶岩矿床实例 298
一、气水热液矿床的概述 300
第三节 气水热液矿床 300
二、矽卡岩矿床 304
三、热液矿床 307
四、火山气液矿床 311
五、侧分泌矿床(地下水热液矿床) 314
第十八章 外生矿床 316
第一节 风化矿床 316
一、风化矿床的概念和特点 316
二、风化矿床的类型及特征 317
三、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及次生富集带 319
一、沉积矿床的概念和特征 321
第二节 沉积矿床 321
二、化学沉积矿床 322
三、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328
四、生物沉积矿床 329
第十九章 变质矿床 337
第一节 概述 337
一、变质矿床的概念和意义 337
二、变质矿床的特征 337
第二节 变质矿床的成因类型 338
一、接触变质矿床 338
二、区域变质矿床 339
三、混合岩化矿床 341
第七篇 普查找矿与探勘方法简介 342
第二十章 普查找矿 342
第一节 概述 342
一、普查找矿的目的任务 342
二、普查找矿的种类及阶段的划分 342
第二节 找矿地质条件 343
一、岩浆岩条件 343
二、地层、岩性、岩相条件 344
三、构造条件 344
第三节 找矿标志 345
六、地貌条件 345
四、地球化学条件 345
五、变质作用条件 345
一、直接找矿标志 346
二、间接找矿标志 347
第四节 常用的普查找矿方法 348
一、地质测量法 348
二、碎屑找矿法 348
三、重砂测量法 349
四、地球化学找矿法 350
五、地球物理找矿法 351
二、槽探、浅井、坑道 352
第五节 普查阶段常用的勘探工程 352
一、概述 352
三、钻探 354
第二十一章 固体矿产取样 355
第一节 取样的概念及目的任务 355
第二节 取样的种类 355
一、矿物取样(岩矿取样) 355
二、化学取样 355
一、刻槽法 356
第三节 取样方法简介 356
四、技术取样(物理取样) 356
三、技术加工取样(工艺取样) 356
二、拣块法 357
三、全巷法 358
四、岩心钻探取样 358
第二十二章 勘探 359
第一节 勘探的概述 359
一、勘探工作的目的任务 359
二、勘探工作的阶段划分 359
一、勘探工程的布置原则 360
第二节 勘探工程的布置 360
二、勘探工程的布置形式 361
第三节 矿产储量级别及其划分 363
一、储量分级及其意义 363
二、储量级别 363
第四节 固体矿产储量计算 364
一、储量计算的概念 364
二、储量计算的基本参数 365
三、储量计算的方法 366
参考文献目录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