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中医急症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3
一、中医急症的概念 3
(一)中医急症的涵义和范畴 3
(二)中医急症的特点 3
(三)中医急症的“症”与“证”之区分 4
(四)中医急症资料如何收集 4
(五)中医急症资料的分析与归纳 16
二、中医急症的治疗原则 22
(一)扶正祛邪 22
(二)治病求本 23
(三)标本缓急 23
(四)正治、反治与反佐法 24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25
(六)治未病 25
(二)催吐法 26
(一)汗法(解表法) 26
三、中医治病的十大法 26
(三)下法 27
(四)和解法 27
(五)温法 28
(六)清热法 28
(七)消法 29
(八)补法 30
(九)固涩法 31
(十)活血化淤法 32
四、常用中医急救法 33
(一)体针疗法 33
(二)耳针疗法 37
(三)艾灸法 39
(四)雷火神针 41
(五)太乙神针 41
(七)药火针疗法 42
(六)冷灸疗法 42
(八)燔针疗法 43
(九)指针(点穴)疗法 43
(十)火罐疗法 44
(十一)中药熏洗疗法 45
(十二)挑治疗法 45
(十三)放血疗法 46
(十五)推拿疗法 47
(十四)捏脊疗法 47
(十六)刮痧疗法 48
(十七)穴法注射疗法 48
(十八)水针疗法 49
(十九)贴敷疗法 49
(二十)灯火灸疗法 50
(二十一)人工呼吸术 51
(二十二)鼻饲术 52
(二)物理降温 55
(一)一般处理 55
中编 常见急症的中医治疗 55
一、发热 55
(三)针刺降温 56
(四)辨证施治 56
二、血证 60
(一)衄血(鼻衄、齿衄) 60
(二)咯血 62
(三)吐血 64
(四)尿血 66
三、头痛 68
(一)外感头痛 68
(二)内伤头痛 68
四、眩晕 72
(一)肝阳上扰 72
(三)血虚 73
(二)气虚 73
(四)痰浊中阻 74
五、中风 75
(一)中脏 75
(二)中腑 77
(三)中经络 78
六、咳嗽 80
(一)风寒咳嗽 80
(二)风热咳嗽 81
(三)燥热咳嗽 81
(四)肺火咳嗽 82
(五)痰湿咳嗽 82
(六)针灸及火罐疗法 82
七、哮喘 84
(一)发作期 84
(二)缓解期 86
八、呃逆 88
(一)胃寒呃逆 88
(二)胃热呃逆 88
(三)胃虚呃逆 89
(四)针刺疗法 90
九、胃痛 91
(一)肝胃不和 91
(二)脾胃虚寒 92
(三)脾虚肝郁 93
十、腹痛 95
(一)寒邪腹痛 95
(二)饮食积滞 96
(三)虚寒腹痛 96
(四)气滞血淤 97
(五)针刺及其他疗法 98
(一)阳黄 99
十一、黄疸 99
(二)阴黄 100
(三)急黄 100
十二、水肿 102
(一)阳水 102
(二)阴水 103
十三、尿毒症 106
(一)针灸抢救 106
(二)鼻饲给药 107
(三)辨证论治 107
(四)灌肠疗法 109
十四、中暑 110
(一)一般处理 110
(二)针灸疗法 110
(五)辨证论治 111
(四)中成药抢救 111
(三)刮痧疗法 111
(六)冷盐水灌肠 112
(七)推拿疗法 112
十五、电击 114
(一)关闭电源 114
(二)人工呼吸术 114
(三)胸外心脏按压术 114
(四)针灸及按摩、推拿 114
十六、溺水 116
十七、心悸 117
(一)心血不足型 117
(二)阴虚火旺型 118
(三)心阳虚弱型 118
(四)痰饮上逆型 119
(五)气滞血瘀型 119
(一)一般处理 120
(二)针灸疗法 120
十八、休克 120
(三)中药治疗 121
(四)病因治疗 121
十九、昏迷 122
(一)针灸治疗 122
(二)开窍闭 122
(三)随证选药 124
(四)其他处理 124
(五)对因治疗 125
二十、心跳骤停 126
(一)心前区叩击术 126
(二)胸外心脏按压术 126
(三)针灸疗法 127
(四)用“鼻枪” 127
(五)心跳恢复后处理 127
二十一、败血症 128
二十二、一氧化碳中毒 130
二十三、食物中毒 131
二十四、急性中毒 132
(一)六六六中毒 132
(二)滴滴涕(二二三)中毒 133
(三)急性砷中毒(包括砒霜、雄黄、杀鼠药、杀蟑螂药等) 133
(四)酒精中毒(醉酒) 134
(五)毒蕈中毒 135
(六)木薯中毒 135
(七)雷公藤(黄藤、断肠草、水莽草)中毒 136
(八)藜芦(山棕榈、山葱、葱葵、半芦)中毒 136
(九)天南星(虎掌、大野芋头、蛇包豆)中毒 137
(十)乌头与附子(川乌、草乌、天雄)中毒 137
(十一)苦参(地槐、苦槐子)中毒 138
(十二)细辛(小辛、少辛)中毒 138
(一)毒蛇咬伤 139
二十五、虫兽所伤 139
(二)毒蜘蛛螫伤 142
(三)蜈蚣咬伤 142
(四)蝎螫伤 143
(五)蜂螫伤 144
下编 各科急症的中医治疗 147
一、传染病及流行病急症 147
(一)感冒与流行性感冒 147
(二)麻疹 150
(三)风疹 155
(四)水痘 155
(五)猩红热 157
(六)白喉 160
(七)百日咳 163
(八)流行性腮腺炎 165
(九)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67
(十)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170
(十一)流行性乙型脑炎 173
(十二)疟疾 179
(十三)肠伤寒 182
(十四)痢疾 184
(十五)蛔虫病 188
(十六)钩虫病 189
(十七)绦虫病 189
(十八)肝吸虫病 190
(十九)丝虫病 191
(二十)血吸虫病 194
(二十一)钩端螺旋体病 195
二、内科急症 197
(一)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197
(二)风湿性心脏病 198
(三)高血压 200
(四)充血性心力衰竭 202
(五)肺炎 203
(六)肺痈 206
(七)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208
(八)急性胃肠炎 210
(九)急性胰腺炎 212
(十)胆道蛔虫 214
(十一)胆石症与胆囊炎 216
(十二)泌尿系感染 218
(十三)急性肾炎 219
(十四)慢性肾炎合并尿毒症 220
(十五)淋症 221
(十六)甲状腺机能亢进 224
(十七)消渴 226
(十八)再生障碍性贫血 228
(十九)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29
(二十)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231
(二十一)癫、狂、痫 232
三、外科急症 236
(一)外科内治法 236
(二)疮疡内治法 237
(三)疮疡外治法 239
(四)痈 241
(五)脓肿 242
(六)蜂窝组织炎 244
(七)颈蜂窝织炎 245
(八)软组织损伤 246
(九)急性腰扭伤 249
(十)骨折 250
(十一)烧伤 257
(十二)化脓性骨髓炎 258
(十三)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261
(十四)丹毒 263
(十五)破伤风 265
(十六)急性阑尾炎 267
(十七)肠梗阻 268
(十八)脑震荡 271
(十九)冻疮 273
四、妇产科急症 274
(一)痛经 274
(二)崩漏 276
(三)急性乳腺炎(乳痈) 277
(四)急性盆腔炎 279
(五)妊娠呕吐 280
(六)先兆流产与流产 280
(七)子宫外孕 283
(八)先兆子痫和子痫 284
(九)胎盘滞留 285
(十)产后热 286
五、儿科急症 288
(一)小儿急惊风 288
(二)小儿慢惊风 289
(三)夏季热(暑热症) 290
(四)幼儿腹泻 291
六、五官科及其他 294
(一)牙痛 294
(二)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 296
(三)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 297
(四)麦粒肿 299
(五)急性泪囊炎 300
(六)结膜炎 301
(七)急性青光眼 303
(八)急性中耳炎 304
(九)荨麻疹 306
(十)脓疱疮 308
附1常用方剂索引 309
附2常用草药学名索引 321
附3针灸处方取穴方法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