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移动通信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綦朝辉主编;刘肖强,邓宪法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18040231
  • 页数:3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一般原理、系统发展过程、相互联系、各种关键技术等。

第1章 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 1

1.1 通信的发展史 1

1.1.1 电磁波的发现 1

1.1.2 无线电通信的诞生 1

目录 1

1.1.3 蜂窝式移动电话的诞生 2

1.1.4 GSM手机的出现 2

1.1.5 通信发展简史 3

1.2 通信的基础知识 4

1.2.1 通信概述 4

1.2.2 信号的传递方式 7

1.2.3 信号的分类 8

1.2.4 系统与通信系统 8

1.3 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8

1.3.3 信道 9

1.3.4 接收变换器 9

1.3.2 发送变换器 9

1.3.1 信源 9

1.3.5 通信系统的基础设施 10

1.4 通信网 10

1.4.1 通信网的拓扑结构 10

1.4.2 通信网的分类 11

1.5 通信系统的传输 12

1.6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4

1.7 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15

1.8 集群通信系统 20

第2章 移动通信系统 25

2.1 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25

2.1.1 GSM与CDMA 25

2.1.2 移动智能网络技术 25

2.1.4 3G 26

2.1.3 GPRS与CDMA2000 1x 26

2.1.5 4G 27

2.2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 27

2.2.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27

2.2.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29

2.2.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2

2.2.4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34

2.2.5 网络结构的演化过程 35

2.2.6 技术交互方面的演化 38

2.3 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与关键技术 40

2.3.1 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 40

2.3.2 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 41

2.4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及工作方式 41

2.4.1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41

2.4.2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42

2.4.3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43

2.5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48

2.6 移动通信系统的频段使用方式 49

2.7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50

第3章 无线信道与信道编码技术 52

3.1 信道概述 52

3.1.1 信道的分类 52

3.1.2 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 53

3.2 无线信道 58

3.2.1 信道的特性 58

3.2.2 无线信道模型 59

3.2.3 无线信道标准 60

3.2.4 无线信道的噪声与容量 62

3.3 信道编码技术 64

3.3.1 信道编码技术综述 64

3.3.2 线性分组码 72

3.3.3 循环码 80

3.3.4 卷积码 87

第4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92

4.1 数字移动通信发展概况 92

4.1.1 从“模拟”到“数字”变革 92

4.1.2 大区制移动通信系统 95

4.1.3 小区制通信系统 95

4.2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98

4.2.1 通信网的数字化与关键技术 98

4.2.2 数字化带来的效果 102

4.3 GSM通信系统的历史背景 103

4.4 GSM系统的基本组成 104

4.4.1 移动台 105

4.4.2 交换网络子系统 106

4.4.3 无线基站子系统 107

4.4.4 操作维护子系统 108

4.5 GSM系统的分层结构 108

4.5.1 Cell 108

4.5.2 LA 109

4.5.3 MSC/VLR 109

4.5.4 PLMN服务区域 109

4.5.5 GSM服务区域 110

4.6 GSM的网络结构 110

4.6.1 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组成 110

4.6.2 二级汇接中心内的网络结构 110

4.6.3 移动业务本地网的网络结构 111

4.6.4 信令网络结构 111

4.6.5 GSM较模拟网的优势 111

4.7 GSM网络的信令协议 112

4.7.1 GSM定义的接口名称 112

4.6.6 GSM系统与TACS系统的性能比较 112

4.7.2 GSM接口协议 113

4.7.3 GSM的网络接口 115

4.7.4 GSM的频率配置 116

4.7.5 GSM网络的无线通信接口 117

4.8 GSM网络的业务 119

4.8.1 电信业务 119

4.8.2 承载业务 120

4.8.3 GSM系统提供的补充业务 122

4.9 编号、鉴权和加密 125

4.9.1 编号与路由 125

4.9.2 鉴权与加密 126

5.1.1 调制技术的产生 128

5.1.2 调制技术的分类 128

第5章 调制技术 128

5.1 调制技术概述 128

5.2 数字调制技术概述 129

5.2.1 模拟调制与数字调制 129

5.2.2 影响数字调制的因素 130

5.2.3 数字调制的基本方式 131

5.2.4 同步检波和异步检波 139

5.2.5 数字调制技术的主要性能指标 142

5.2.7 数字调制技术的分类 143

5.2.6 当今蜂窝系统、PCS和无绳电话采用的主要调制方式 143

5.3 线性调制技术 144

5.3.1 二进制移相键控(BPSK)调制 144

5.3.2 差分移相键控(DPSK) 145

5.3.3 正交移相(四相相移)键控(QPSK) 147

5.3.4 差分四相相移键控(DQPSK)调制 149

5.3.5 交错正交四相相移键控(OQPSK) 149

5.3.6 π/4相移四相QPSK键控调制 151

5.3.7 线性调制系统的噪声性能分析 152

5.4.1 调频信号的一般表达式 155

5.4 非线性(角度)调制 155

5.4.2 调相信号的一般表达式 156

5.4.3 调频与调相的关系 156

5.4.4 单音调频 157

5.4.5 单音调相 157

5.4.6 单音调角波瞬时频率和相位 158

5.5 恒包络调制技术 158

5.5.1 最小频移键控调制(MSK) 158

5.5.2 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 159

5.6 M进制调制技术 161

5.6.1 M进制数字振幅调制(MASK) 162

5.6.2 M维频移键控(MFSK) 163

5.6.3 M进制相移键控(MPSK) 164

5.7 扩频通信技术简介 166

6.1.1 多路复用与多址技术 169

6.1.2 信道共享技术 169

6.1 信道复用概述 169

第6章 信道复用和多址方式 169

6.2 信道复用的方式 170

6.2.1 频分多路复用 170

6.2.2 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 172

6.2.3 时分多路复用 176

6.3 多址技术概述 178

6.3.1 多址接入的基本概念 178

6.3.2 多址接入方式 178

6.3.3 多址接入与信道 178

6.3.4 多址技术的分类 179

6.4 FDMA方式 180

6.4.1 FDMA系统的工作原理 180

6.4.2 FDMA系统的特点 180

6.5.1 TDMA系统的工作原理 181

6.5 TDMA方式 181

6.6 CDMA方式 183

6.6.1 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 183

6.5.2 TDMA系统的特点 183

6.6.2 CDMA系统的分类 184

6.6.3 CDMA系统的特点 185

6.6.4 CDMA系统的容量 187

6.6.5 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详解 188

6.7 扩频通信技术 190

6.7.1 扩频通信技术的产生背景 190

6.7.2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191

6.7.3 扩频通信与有线方式的比较 191

6.7.4 扩频增益和抗干扰容限 192

6.7.5 扩频模型与扩频信号 193

6.7.6 扩频通信的优点与方式 196

6.8.2 ALOHA协议 208

6.8 ALOHA多址技术 208

6.8.1 ALOHA技术的历史 208

6.8.3 ALOHA信道效率 209

6.8.4 扩展ALOHA多址技术 210

6.9 卫星通信当中的多址技术 211

6.9.1 卫星通信中的频分多址 211

6.9.2 卫星通信中的时分多址 213

6.9.3 卫星通信中的空分多址 213

6.9.4 卫星通信中的码分多址 214

6.9.5 VSAT系统的多址接入技术 216

第7章 无线网络和无线业务 219

7.1 无线网络概述 219

7.1.1 无线通信的传输环境 219

7.2 无线网络应用协议(WAP) 220

7.2.1 WAP概述 220

7.1.2 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的比较 220

7.2.2 WAP的起源 222

7.2.3 WAP的体系结构 224

7.2.4 WAP的通信协议结构 225

7.2.5 通信协议的运作方式 228

7.2.6 WAP 1.0版本的通信协议 231

7.2.7 WAP协议发展出的特殊功能 231

7.2.8 WAP网关的运作方式 233

7.2.9 WAP协议的特色 234

7.2.10 WAP应用服务的未来 235

7.3 GPRS基础知识 235

7.3.1 GPRS系统概述 235

7.3.2 GPRS标准的制定过程 236

7.3.3 GPRS网络的逻辑结构 237

7.3.4 GPRS网络的物理结构 240

7.3.6 GPRS网络的特点 242

7.3.5 GPRS的通用网络结构 242

7.4 GPRS协议 243

7.4.1 GPRS协议基础 243

7.4.2 移动分组数据传递 244

7.4.3 GPRS协议模型 244

7.4.4 GPRS的移动性管理 245

7.4.5 GPRS的传递特性 249

7.4.6 GPRS参考模型与移动台分类 250

7.4.7 GPRS的高级功能 251

7.5 GPRS业务 256

7.5.1 GPRS业务概述 256

7.5.2 GPRS无线业务的应用特征 257

7.5.3 GPRS业务的优势 258

7.5.4 无线网络的业务范围 258

8.1.1 微波及其特点 260

8.1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260

第8章 移动通信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前瞻 260

8.1.2 天线的基本理论 264

8.1.3 微波通信技术概况 267

8.2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272

8.2.1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概述 272

8.2.2 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及系统组成 278

8.2.3 波分复用技术 285

8.2.4 未来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287

8.3 卫星移动通信 289

8.3.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289

8.3.2 几种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 296

8.4 深入分析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300

8.4.1 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演化 300

8.4.2 第三代移动通信在我国的发展 302

8.4.4 IMT-2000的系统结构 303

8.4.3 IMT-2000的网络标准 303

8.4.5 ITU对IMT-2000的相关规定 304

8.4.6 无线传输技术(RTT) 306

8.4.7 IMT-2000的地面传输标准 307

8.5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308

8.5.1 移动通信时代的交替 308

8.5.2 OFDM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08

8.6 CDMA与OFDM的技术比较 309

8.7.1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界定 310

8.7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详解 310

8.7.2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性能优势 311

8.7.3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311

8.7.4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311

8.7.5 第四代移动通信面临的问题 312

8.7.6 全球第四代移动通信概况 312

8.7.7 我国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概况 313

参考文献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