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药物的发现与开发中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策略和安排 1
1.1引言 1
1.2法规的要求 4
1.3项目管理的基本要素 7
1.4筛选在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和结果的解释 10
1.4.1筛选的特征 11
1.5开发战略和分阶段 13
1.6关键的考虑 18
1.7在安全性评价中的特例 19
1.8小结 20
参考文献 20
2人用药物安全性法规 23
2.1导言 23
2.2美国药物法发展简史 23
2.2.1《纯食品和药品法》(Pure Food and Drug Act) (1906年) 23
2.2.2《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1938年) 25
2.2.3主要的修正案(1962年) 28
2.2.4 PDUFA (1992年)和FDAMA (1997年) 30
2.3 FDAMA总结:后果和其他法规 34
2.4美国法规纵览 35
2.4.1法规:一般的问题 35
2.4.2法规:人用药物 35
2.4.3法规:环境影响 37
2.4.4法规:抗生素 38
2.4.5法规:生物制品 38
2.4.6法规与法律 40
2.5美国药物及器械安全性管理组织 40
2.6药品的开发和审批程序 43
2.7试验指导 44
2.7.1毒性试验:传统药物 44
2.7.2一般或全身毒性评价 44
2.7.3遗传毒性评价 47
2.7.4毒性试验:生物制品 47
2.7.5毒性/安全性试验: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 51
2.8毒性试验:特殊情况 55
2.8.1口服避孕药 55
2.8.2威胁生命的疾病(同情治疗) 55
2.8.3旋光异构体 56
2.8.4特殊人群:儿科和老年人的要求 57
2.8.5罕用药物 59
2.8.6植物药 60
2.9国际性的药物法规和注册 60
2.9.1国际协调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tization,ICH) 60
2.9.2其他国际性的因素 64
2.9.3安全性药理学 67
2.10联合产品 68
2.10.1 CDER和 CDR H管理医疗器械的程序 69
2.10.2协调 69
2.10.3仲裁 69
2.10.4中心司法权 70
2.10.5影响药物和设备决定的通用原则 75
2.11结束语 76
参考文献 76
3信息来源:资料文件的创建与维护 80
3.1传统的信息来源 80
3.1.1申称 80
3.1.2时间与经济因素 80
3.1.3以前的资料 81
3.1.4各种参考资料来源 82
3.1.5资料查询程序 84
3.1.6查阅已出版的文献及他人正在进行的研究 84
3.2新的信息资源 85
3.2.1信息种类 85
3.3结束语 88
参考文献 89
4安全性与风险评估的筛选 91
4.1简介 91
4.2筛选的特点 92
4.3筛选的应用 95
4.4筛选的种类 96
4.4.1一阶段筛选 96
4.4.2连续性筛选 96
4.4.3多层次筛选(或多阶段筛选) 96
4.5标准值的确定以及应用 97
4.6筛选资料的分析 98
4.6.1单变量资料 99
4.6.2多变量资料 101
参考文献 103
5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急性毒性试验 106
5.1前言 106
5.2剂量范围选择研究 107
5.2.1致死性试验 107
5.2.2在药物开发中应用剂量选择致死性数据 115
5.3急性全身毒性特征 118
5.3.1最小急性毒性试验 119
5.3.2完全急性毒性试验 124
5.3.3补充急性毒性试验 128
5.3.4非啮齿类种属急性毒性试验 129
5.3.5影响急性毒性试验的因素 131
5.3.6剂量的选择 133
5.4筛选 135
5.4.1一般毒性筛选 136
5.4.2特殊毒性筛选 138
参考文献 140
6遗传毒性 145
6.1简介 145
6.1.1 ISO及ICH对实验的要求 145
6.2 DNA的结构 146
6.2.1转录 147
6.2.2翻译 148
6.2.3基因调节 148
6.2.4 DNA修复 148
6.2.5点突变的性质 151
6.2.6抑制基因的突变 152
6.2.7加合物的形成 152
6.2.8由插入序列引起的突变 153
6.2.9突变与癌症的关系 153
6.2.10致癌的遗传毒性与非遗传毒性机制 154
6.2.11遗传损伤与可遗传性损伤 155
6.2.12生殖效应 155
6.3细胞遗传学 156
6.3.1细胞遗传学损伤及后果 156
6.3.2单个染色体损伤 156
6.3.3染色体组损伤 158
6.3.4试验系统 158
6.3.5体外试验系统 159
6.3.6细菌突变试验 162
6.3.7对照 165
6.3.8平板掺入试验 169
6.3.9真核生物细胞突变试验 169
6.3.10用于发现哺乳动物细胞突变的体外试验 170
6.3.11体内哺乳动物致突变试验 178
6.4体外细胞遗传学试验 180
6.4.1细胞类型 181
6.4.2中华仓鼠细胞系 181
6.4.3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181
6.4.4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181
6.4.5细胞的给药处理 182
6.4.6计数程序 183
6.4.7数据的记录 184
6.4.8结果的表示 184
6.5体内细胞遗传学试验 185
6.5.1体细胞试验 185
6.5.2微核试验 185
6.5.3生殖细胞试验 186
6.5.4可遗传的染色体试验 186
6.5.5生殖细胞的细胞遗传学试验 186
6.6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187
6.6.1 SCE与遗传毒性的关系 187
6.6.2试验设计 188
参考文献 189
7亚慢性和慢性毒性研究 202
7.1前言 202
7.2目的 202
7.3管理考虑 203
7.3.1《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203
7.3.2动物福利法规 204
7.3.3研究设计的管理要求 204
7.4研究设计和实施 205
7.4.1动物 205
7.4.2途径和设置剂量 206
7.4.3测量指标 208
7.4.4其他评价终点 212
7.4.5组织病理学 213
7.4.6研究设计 214
7.5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报告 215
参考文献 216
8发育和生殖毒性试验 218
8.1前言 218
8.2 ICH研究设计 219
8.2.1雄性和雌性生育力及早期胚体发育到着床 220
8.2.2胚-胎发育 221
8.2.3有害效应 222
8.2.4出生前和出生后发育 222
8.2.5啮齿类单一研究和双研究设计 223
8.2.6预试验 224
8.2.7毒物动力学 224
8.2.8研究的时间选择 225
8.3方法学问题 226
8.3.1系统性误差对照 226
8.3.2饲料 226
8.3.3临床病理学 227
8.3.4妊娠子宫重量 227
8.3.5着床计数和妊娠的确定 229
8.3.6胎儿检查 229
8.3.7发育体征 232
8.3.8行为试验 232
8.3.9检测对雄性生殖的效应 233
8.4数据解释 233
8.4.1统计学分析的应用 233
8.4.2发育毒素可能的危害分类 236
8.4.3发育与母体毒性之间的关系 237
8.4.4人类危险性评价 239
8.5发育毒性的体外试验 242
8.6对于测定发育和生殖危害现有方法的评价 243
参考文献 244
9致癌性研究 250
9.1导言 250
9.2法规方面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251
9.3动物的种属和品系 252
9.4动物饲养 254
9.5剂量选择 255
9.5.1剂量组的数量 255
9.5.2对照组的数量 255
9.5.3剂量选择的原则 256
9.6每组动物的数量 257
9.7给药途径 258
9.8实验周期 258
9.9存活情况 258
9.10测试终点 260
9.11统计学分析 263
9.12转基因动物模型 264
9.12.1 Tg·AC小鼠模型 265
9.12.2 Tg· rasH2小鼠模型 266
9.12.3 p53+/-小鼠模型 267
9.12.4 XPA-/-小鼠模型 267
9.13结果解释 269
9.13.1阳性结果的判定标准 269
9.14统计学分析 269
9.14.1精确检验 269
9.14.2趋势检验 270
9.14.3寿命表与存活分析 271
9.14.4 Peto分析法 272
9.14.5隐性(内脏)肿瘤的间隔选择 272
9.14.6隐性(内脏)肿瘤的对数回归分析法(Dinse, 1985) 273
9.14.7需避免使用的方法 273
9.14.8历史对照资料的应用 273
9.14.9人类相关性 275
9.15结论 277
参考文献 277
10吸入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283
10.1导言 283
10.2呼吸系统 283
10.3吸入气体和蒸汽的途径和吸收 284
10.4吸入气溶胶的情况 285
10.5气溶胶的吸收和清除 287
10.6吸入气溶胶的药物毒性 287
10.7吸入治疗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289
10.8吸入毒性评价的指标 291
10.8.1吸入的剂量 292
10.8.2剂量-反应关系 293
10.8.3接触浓度及其反应 294
10.8.4浓度和时间(ct)与反应的乘积 295
10.8.5吸入浓度的单位 296
10.9吸入接触技术 297
10.10毒性资料的用途 300
参考文献 301
11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刺激性和局部组织耐受性 311
11.1前言 311
11.2原发性皮肤刺激试验 312
11.2.1家兔筛选程序 312
11.2.2研究程序 312
11.2.3观察 313
11.2.4结果评价 313
11.3其他肠道外途径的刺激性试验 314
11.4影响刺激性反应和试验结果的因素 314
11.5试验的问题(和它们的解决) 316
11.6眼刺激性试验 316
11.6.1受试物筛选过程 317
11.6.2家兔筛选过程 317
11.6.3研究过程 317
11.6.4观察 318
11.7阴道刺激性试验 319
11.7.1在雌性家兔中急性原发性阴道刺激性研究 320
11.7.2在雌性家兔中重复给药的阴道刺激性试验 321
11.7.3在摘除卵巢大鼠中重复给药的阴道刺激性试验 322
11.8肠胃外刺激性/耐受性试验 323
11.8.1肠胃外途径 324
11.8.2肠胃外刺激性的试验系统 325
11.8.3替代法 328
11.9光毒性 329
11.9.1理论和机制 329
11.9.2影响光毒性/光致敏的因素 331
11.9.3光毒性的预测试验 332
11.9.4豚鼠 333
11.9.5热原 335
11.9.6血液相容性 337
参考文献 338
12生物技术产品临床前评价的特殊问题 341
12.1前言 341
12.2管理 344
12.3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346
12.4重组DNA技术 348
12.4.1一般安全性问题 349
12.4.2特殊毒理学问题 349
12.5单克隆抗体技术 350
12.5.1单克隆抗体的毒理学问题 351
12.6生物工艺技术 351
12.7基因治疗产品 352
12.7.1载体 353
12.7.2支持人应用的首次剂量的研究 354
12.7.3基因和基因产品的分布 354
12.7.4支持人多次用药的研究 355
12.7.5不必要的研究 355
12.7.6离体基因导入后的体内过程 355
12.7.7基因或载体的改变 356
12.7.8途径的改变 356
12.7.9插入突变 356
12.8疫苗 357
12.8.1接种疫苗的途径 357
12.8.2基因工程和疫苗开发 359
12.9特殊挑战 362
12.9.1纯度和同源性 363
12.9.2免疫原性 363
12.10计划一个安全性评价项目 364
12.10.1动物模型 366
12.10.2研究设计 368
12.10.3给药频率和途径 368
12.10.4时期 369
12.10.5特殊毒性试验 369
12.10.6程序设计考虑 369
参考文献 370
13剂型、途径和剂量设计 372
13.1前言 372
13.2机制 373
13.3常见途径 376
13.3.1皮肤途径 376
13.3.2肠胃外途径 377
13.3.3经口途径 380
13.3.4次要途径 390
13.3.5途径比较和对照 392
13.4受试物的剂型 392
13.4.1皮肤剂型 396
13.4.2在皮肤、赋形剂和受试化学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99
13.4.3经口给药剂型 401
13.4.4肠胃外剂型 402
13.5给药的计算 403
13.6计算物质的需要量 404
13.7辅药 405
13.7.1辅药的管理 405
13.8赋形剂和辅药 411
参考文献 418
14制药工业职业毒理学 422
14.1前言 422
14.2职业毒理学与药物安全性评价 422
14.3美国和欧共体的管理需求 425
14.4组织结构 426
14.5药物职业毒理学的内容 427
14.5.1资料分析和公布 427
14.5.2资料的采用 428
14.5.3危险性评价 432
14.5.4雇员培训 434
14.6职业毒理学在制药工业中的未来发展 435
14.7结束语 435
参考文献 435
15免疫毒理学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438
15.1前言 438
15.2管理的地位 440
15.2.1 CDR H试验框架 442
15.2.2 CDER临床研究新药申请(IND)指导原则 443
15.3免疫系统概况 445
15.4免疫毒性效应 449
15.5免疫抑制 449
15.5.1免疫抑制类药物 451
15.5.2免疫刺激 455
15.6对免疫系统的评价 463
15.6.1免疫病理学评价 464
15.6.2体液免疫 467
15.6.3细胞介导的免疫 468
15.6.4非特异性免疫 470
15.6.5宿主抵抗力试验 472
15.6.6变态反应 473
15.6.7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 477
15.6.8光过敏反应 479
15.7试验方法 479
15.7.1建议的试验方法 479
15.7.2建议的结果评价方法 482
15.8存在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483
参考文献 486
16非啮齿类动物研究 494
16.1前言 494
16.2啮齿类与非啮齿类实验设计的比较 494
16.2.1动物数 494
16.2.2研究工作的差异 495
16.3非啮齿类模型 495
16.3.1犬 496
16.3.2雪貂 499
16.3.3猪 502
16.3.4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 509
16.4大动物研究的统计学 515
16.4.1大动物毒理学研究中小样本的原因 515
16.4.2断面分析与纵向分析 516
16.4.3重复测定:优点 516
16.4.4重复测定:缺点 516
16.4.5大动物毒理学的一般准则 517
16.4.6单变量(重复测定)技术:优点 517
16.4.7单变量(重复测定)技术:缺点 517
16.4.8多变量技术:优点 517
16.4.9多变量方法:缺点 518
16.4.10分析中考虑的其他设计因素 518
16.4.11协变量:优点 518
16.4.12协变量:缺点 518
16.4.13丢失值 521
16.5总结 522
参考文献 522
17体外试验技术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527
17.1简介 527
17.2历史展望 527
17.3体外试验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528
17.3.1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体外试验 530
17.4确定试验目的 533
17.4.1数据生成和应用的目的 533
17.5设计试验项目和创建数据库 535
17.5.1采用新的试验系统的考虑 536
17.5.2体外试验模型 537
17.5.3当前的实例:组合试验 538
17.5.4继续增加的进展:如何获得这些进展 539
17.6试验原则概述 540
17.7体外试验模型实例 540
17.7.1肝细胞 540
17.7.2眼刺激性试验的替代方法 546
17.7.3体外肾细胞毒性 556
17.8验证 561
17.9展望 562
17.10总结 563
参考文献 564
18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药物动力学和毒物动力学 579
18.1前言 579
18.2管理 580
18.3原则 581
18.3.1吸收 582
18.3.2分布 586
18.3.3代谢/生物转化 589
18.3.4药物动力学 595
18.4实验室方法 596
18.4.1分析方法 596
18.4.2采样方法和间隔 600
18.4.3整体自动放射自显影 607
18.5以生理学为基础的药物动力学(PBK)模型 608
18.6考虑要点 610
18.7生物技术药物 611
参考文献 612
19安全性药理学 614
19.1前言 614
19.2管理要求 615
19.3研究设计与原则 617
19.4器官系统的特殊检测 618
19.4.1心血管 618
19.4.2麻醉犬或灵长类血液动力学、ECG与呼吸研究 618
19.4.3心脏传导研究 619
19.4.4清醒啮齿类、犬及灵长类遥测研究 619
19.4.5清醒犬6个导联ECG测定 619
19.4.6记录心脏动作电位的系统 619
19.4.7特殊情况:Q-T延长 620
19.4.8 HERG与QT延长的相关性 621
19.5中枢神经系统 622
19.5.1完整动物的功能检测 622
19.5.2分离组织检测 626
19.5.3电生理方法 627
19.5.4神经化学与生物化学检测 628
19.6呼吸系统 628
19.7次要的器官系统 629
19.7.1胃排空速率与胃pH改变:一种新模型 630
19.8总结 631
参考文献 631
20临床研究中人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评价:Ⅰ期临床试验和Ⅰ期临床试验以后的试验 636
20.1药物的开发过程与安全性 636
20.1.1药物动力学 638
20.1.2临床试验受试者的安全性 641
20.1.3临床试验的局限性 647
20.2临床试验程序 647
20.2.1特殊考虑 651
20.2.2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公共机构审查委员会(IRB) 652
20.3药物的剂型和辅药 656
20.4Ⅰ期临床试验的设计 656
20.4.1首次用药:单次给药 658
20.4.2首次人体试验:重复给药 661
20.4.3给药途径 662
20.5临床试验的安全性指标 663
20.5.1评价安全性的全部方法 664
20.5.2注意事项 665
20.5.3临床生化检查 669
20.5.4尿液分析 669
20.5.5尿液筛选 669
20.5.6发现新的诊断的实验室检验 670
20.5.7眼科学检查 670
20.5.8皮肤病学检查 670
20.5.9临床试验中的死亡问题 671
20.5.10行为评定量表、表现、性格和智力障碍测试 671
20.5.11成人行为的分级评价 673
20.5.12儿童行为评分和诊断等级表 676
20.5.13心理测量和表现测试 678
20.5.14个性分析测试 680
20.6有害药物效应的评价 680
20.6.1单一事件药物不良反应以病例为基础的因果关系评价 682
20.7小结 687
参考文献 687
21上市后的安全性评价: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监测、评价和报告 690
21.1前言 690
21.2药物因安全性问题撤市的原因 694
21.3管理的要求 696
21.3.1 15天报告与US定期报告 697
21.4 ADR和ADE资料的处理 699
21.4.1资料来源 700
21.4.2报告所要求的信息 701
21.5因果关系评价 708
21.5.1因果关系评价的目的 709
21.6采取改正措施的过程 709
21.7药物因安全性问题撤市的法律后果 710
参考文献 711
22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统计学应用 714
22.1前言 714
22.1.1偏倚和随机误差 717
22.1.2假设检验和概率值(P) 717
22.1.3多重比较 718
22.1.4效应大小的估计 719
22.1.5统计学功能 720
22.1.6描述性统计 721
22.2实验设计 722
22.2.1种属和品系的选择 723
22.2.2抽样 723
22.2.3剂量水平 724
22.2.4动物数量 724
22.2.5研究周期 725
22.2.6分层 725
22.2.7随机化 725
22.2.8合适的对照组 726
22.3资料记录 730
22.4方法的选择 730
22.5统计分析:总体考虑 732
22.5.1变量的分析 732
22.5.2病理表现的联合作用 733
22.5.3对病变严重程度进行量化 734
22.5.4使用简单方法避免复杂假设 734
22.5.5所有数据的应用 735
22.5.6合并、综合和分层 735
22.5.7趋势分析、低剂量外推和未观察到有效作用剂量估计 736
22.5.8假设和局限性 738
22.5.9年龄的调整 739
22.5.10整体考虑观察值 740
22.5.11实验单位和观察单位 741
22.5.12缺失数据 741
22.5.13使用历史对照数据 742
22.5.14数据检查和准备的方法 742
22.5.15散点图 743
22.5.16数据齐性的Bartlett检验 745
22.5.17统计学中的拟合度检验 746
22.5.18随机化 747
22.5.19数据转换 748
22.5.20探究性数据分析 749
22.6分类数据和等级数据的假设检验 751
22.6.1 Fisher精确检验 751
22.6.2假设和局限性 752
22.6.3 2×2卡方检验 752
22.6.4假设和局限性 753
22.6.5 R×C卡方检验 753
22.6.6假设和局限性 754
22.6.7 Wilcoxon秩和检验 755
22.6.8任意分布的多重比较 755
22.6.9假设和局限性 756
22.6.10 Mann-Whitney U检验 756
22.6.11假设和局限性 757
22.6.12 Krusal-Wallis非参数方差分析法 757
22.6.13假设和局限性 757
22.6.14 Log-Rank检验 758
22.6.15假设和局限性 759
22.7假设检验:单因素参数检验 760
22.7.1 Student t检验(非配对t检验) 760
22.7.2假设和局限性 761
22.7.3 Cochran t检验 761
22.7.4假设和局限性 762
22.7.5 F检验 762
22.7.6假设和局限性 763
22.7.7方差分析(ANOVA) 763
22.7.8假设和局限性 764
22.7.9 Post hoc检验 764
22.7.10 Duncan多重检验 765
22.7.11各组之间例数相等的资料(N1=N2) 765
22.7.12各组之间例数不等的资料(N1≠N2) 765
22.7.13假设和局限性 766
22.7.14 Scheffe多重比较 766
22.7.15假设和局限性 767
22.7.16 Dunnett's t检验 767
22.7.17假设和局限性 767
22.7.18 Williams t检验 768
22.7.19协方差分析 768
22.7.20假设和局限性 770
22.7.21模型 770
22.7.22直线回归 771
22.7.23假设和局限性 772
22.7.24概率单位转换和回归 772
22.7.25假设和局限性 773
22.7.26非直线回归 773
22.7.27假设和局限性 774
22.7.28相关系数 774
22.7.29假设和局限性 775
22.7.30 Kendall秩相关系数 775
22.7.31假设和局限性 776
22.7.32趋势性分析 776
22.7.33假设与局限性 778
22.8减少试验多维性的方法 779
22.8.1分类 779
22.8.2统计图表 781
22.8.3多维与非计量性标度 784
22.8.4聚类分析 785
22.8.5傅里叶或时间分析 786
22.8.6寿命表 786
22.9二次文献分析 788
22.9.1选择分析研究对象 788
22.9.2综合(定量)分析 789
22.9.3方法学的(定性)分析 789
22.10 Baysian推断 790
22.10.1 Bayes理论与安全性评价研究 790
22.10.2 Bayes理论与动物个体评价 792
22.11安全性评价中资料分析的应用 794
22.11.1体重和器官重量 794
22.11.2临床化学 796
22.11.3血液学 796
22.11.4组织病理损伤的发生率 797
22.11.5致癌性 797
参考文献 799
附录A与管理有关的毒理学缩略词 805
附录B非临床研究(动物)中临床观察术语和专业词汇 809
附录C著名的管理网址 812
附录D在治疗性制剂临床评价中所用术语总汇 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