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章 环境 47
第一节 自然环境 47
一、地质 47
二、地貌 47
三、气候 48
四、水资源 49
五、矿藏 52
六、生物 53
第二节 社会环境 54
一、建置区划 54
二、人口 55
三、教育 56
四、科技 57
五、城市基础设施 58
六、园林绿化 61
第三节 经济环境 62
一、经济状况 62
二、产业结构 63
第四节 名胜古迹 67
一、文物古迹 67
二、风景名胜 72
第二章 环境质量 78
第一节 水环境质量 78
一、地表水 78
二、地下水 85
三、饮用水源 88
第二节 环境空气质量 90
一、区域环境噪声 95
第三节 声环境质量 95
二、交通噪声 96
三、功能区噪声 100
第四节 土壤环境质量 101
第三章 环境污染治理 108
第一节 “三废”污染治理 108
一、重点污染限期治理 108
二、重点污染行业治理 146
三、其他“三废”治理 152
第二节 城市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 157
一、城市生活污水处理 157
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利用 159
第三节 噪声污染治理 161
一、工业噪声治理 161
二、城市区城环境噪声控制 162
第四节 机动车尾气污染与治理 165
第五节 辐射、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167
第六节 区域污染治理 169
一、城区集中供热 169
二、烟尘控制区建设 170
三、清洁能源推广使用 171
四、噪声达标区建设 174
五、金水河综合整治 174
六、饮用水源地保护 177
七、型煤推广 179
八、医院污染治理 180
九、米河粉尘污染治理 180
十、大隗、苟堂纸业污染治理 181
十一、阳城区工业污染防治 183
一、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 184
第一节 环境保护规划 184
第四章 环境管理 184
二、环境保护计划 185
三、主要专业性规划 190
第二节 建设项目管理 191
一、“三同时” 191
二、环境影响评价 197
第三节 污染源调查与排污申报 201
一、污染源调查 201
二、排污申报 215
第四节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219
一、“七五”时期“城考”工作 220
二、“八五”时期“城考”工作 221
三、“九五”时期“城考”工作 226
四、创建卫生城市 230
第五节 环境统计 237
第六节 目标管理 239
第五章 环境法制及信访 255
第一节 地方规章 255
第二节 执法检查与专项执法行动 256
一、环境执法检查 256
二、专项执法行动 258
第三节 环境信访及处理 262
第四节 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及处理 263
一、一般事故 263
二、重大事故 266
第五节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268
一、建议与提案 268
二、办理与反馈 274
一、专题宣传 275
第一节 环境宣传 275
第六章 环境宣传教育 275
二、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 278
三、新闻媒体宣传 279
四、郑州环保世纪行 281
第二节 社会环境教育 283
一、培训 283
二、展览 287
三、征文 287
四、知识竞赛 288
五、报刊 289
第三节 中小学环境教育 289
一、专项教育 289
二、绿色学校 292
一、市级监理部门 298
第一节 装备与设施 298
第七章 环境监理 298
二、县(市)、区环境监理部门 299
第二节 排污收费 300
一、排污费征收 300
二、排污费征收标准 303
三、排污费的使用 305
四、总量排污收费试点 307
第三节 现场监督检查 311
一、现场执法 312
二、专项检查 312
第四节 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 316
一、水污染防治设施 316
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 318
三、其他防治设施 319
一、市级环境监测站 320
第一节 环境监测部门 320
第八章 环境监测 320
二、县(市)、区级环境监测站 321
三、行(企)业监测站 322
第二节 环境监测网络 323
第三节 装备与设施 324
一、仪器装备 324
二、大气自动监测系统 330
第四节 监视性监测 330
一、水环境监测 331
二、大气环境监测 334
三、声环境监测 337
四、大气降水监测 338
五、土壤环境监测 338
第五节 事故性监测 339
第六节 调查性监测 340
第七节 监测技术管理 344
一、质量控制 344
二、计量认证 347
第八节 环境质量报告 347
一、环境质量报告书 347
二、监测年鉴 348
三、监测快报 348
四、月报、季报 348
五、污染源监测报告 348
六、监测报告制度 348
第九章 环境保护科技 350
第一节 科研机构 350
一、郑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350
二、河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 351
三、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352
四、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353
五、河南农业大学环境系 354
六、郑州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 354
七、河南省化工研究所 355
八、郑州工业大学环境评价室 355
第二节 科研成果 356
一、单位成果简介 356
二、学术论文简介 361
第三节 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363
一、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实践 363
二、城市污染源的二氧化硫扩散规律及计算机模拟系统研究 363
五、作物有害元素富集规律及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型研究 364
六、中小再生纸与印染企业工业废水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364
四、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实现水样中汞砷含量的联合测定的方法研究 364
三、空气催化氧化法处理合成氨造气工业废水 364
七、全国主要污水灌区环境调查与评价 365
八、黄河中游泥沙对重金属迁移转化影响的研究 365
九、泥沙对黄河水质影响及重点河段水污染控制 365
十、两沟式氧化沟工艺技术与成套工艺设备开发 366
十一、“金属电偶氧化还原、诱氧化、固定床协同氧化”等新型高效低耗(预)处理难降解且具生化抑制性有毒有机废水处理工艺技术 366
十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厌氧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技术 367
十三、登封电力集团利用粉煤灰生产水泥的研究成果 368
十四、新密市苏湾氧化塘 369
十五、新密市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370
十六、郑州荥锦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2×1.2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化示范工程 370
十七、非木材纤维甲酸制浆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371
十八、河南庆安化工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马富酸污水的治理 372
十九、新郑市环保局科研与技术推广 372
一、概况 373
二、产业机构 373
第四节 环保产业 373
三、协会职责 374
第五节 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 374
一、概况 374
二、网络建设 375
三、发展规划 375
第十章 生态环境保护 377
第一节 水土保持 377
一、水土流失的影响 377
二、小流域治理 378
第二节 防风固沙 379
一、东部防风固沙林 380
二、生态防护林 380
四、农田林网化 381
三、山区水土保持林 381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建设 382
一、雁鸣湖湿地保护区 383
二、花园口黄河湿地 383
三、郑州国家森林公园 384
四、青龙山省级森林公园 384
第四节 动植物保护 385
一、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385
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386
第五节 生态农业 386
一、无公害作物 386
二、沼气应用 388
三、郑州太阳灶——环保灶 390
四、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 391
第一节 市级机构 395
一、郑州市环境保护委员会 395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机构 395
二、郑州市环境保护局 396
三、郑州市历届环境保护行政机构 399
四、负责人简介 403
五、历届处(科)室设置 406
第二节 市属事业单位 409
一、郑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409
二、郑州市环境保护监理支队 412
三、郑州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 414
四、郑州市机动车污染监察支队 415
五、郑州市环保技术开发中心 416
六、负责人简介 416
二、荥阳市环境保护局 418
三、新密市环境保护局 418
第三节 市辖县(市)、区级机构 418
一、巩义市环境保护局 418
四、登封市环境保护局 419
五、新郑市环境保护局 419
六、中牟县环境保护局 419
七、区环境保护机构 419
八、历届负责人 420
二、工业企业 422
三、人员简表 422
一、市直委局 422
第四节 其他机构 422
专记 政事纪略 424
荣誉录 439
续编 2001~2003年环境保护概况 451
附录一、地方规章 468
附录二、通讯报道 524
附录三、《郑州环境保护志》(稿)评审纪要 559
编后记 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