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种子发育的生理生化基础 唐锡华 1
一、受精前后胚珠与胚囊的生理变化 1
二、受精过程的生理 4
1.花粉与雌蕊的识别 4
2.受精的过程 9
3.受精前后雄配子的结构及其与雌配子的融合 10
三、受精的不亲和性及其克服的可能途径 14
1.受精不亲和性的种类及发生的时期、位置和生理原因 14
2.关于受精不亲和的几种主要假设 19
3.克服不亲和障碍的可能途径 21
四、胚胎发育的生理生化基础 26
1.种胚分化发育的进程 27
2.胚胎发育过程中生物大分子及一些生理变化规律 33
参考文献 61
第二章 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研究现状 傅家瑞 64
一、种子活力及其重要性 64
二、影响种子活力变化的几个问题 69
1.种子发育条件与种子活力的形成 69
2.种子的干燥 77
3.“顽拗型”种子(Recalcitrant seeds)的特性 81
1.种子萌发时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86
三、种子活力的分子基础 86
2.劣变种子大分子合成的变化 97
3.在萌发初期DNA修复之发生 109
四、种子活力与膜和细胞器的完整性 116
1.正常种子中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116
2.劣变种子中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118
五、种子活力与萌发初期的代谢变化 122
1.代谢与ATP的变化 122
2.内源激素(乙烯)的变化 127
3.多胺等物质与种子衰老的关系 131
1.播前预处理的效果和依据 132
六、提高种子活力的实践及其理论基础 132
2.种子的鉴别 148
参考文献 150
第三章 种子发芽抑制物和促进物及其作用机理 黄学林 傅家瑞 166
一、发芽抑制物质 166
1.氢氰酸 167
2.氨 167
3.芥子油 168
4.有机酸 168
5.醛类 169
6.香豆素类 170
7.ABA(脱落酸) 172
8.一些短链的脂肪酸 176
二、发芽促进物质 180
1.植物激素的发芽促进作用及发芽的三因子学说 183
2.壳梭孢素(Fusicoccin)和Cotylenins 201
3.氰化物和呼吸抑制剂的发芽促进作用及种子萌发的戊糖磷酸途径(PP途径)假说 203
4.含氮化合物:硝酸盐、亚硝酸盐、硫脲等 211
5.含硫氢基的化合物 214
6.其它:一些气体如CO2,N2,O2,H2O 2和有机溶剂等的发芽促进作用 214
参考文献 219
第四章 树木种子休眠生理及其破除途径 史忠礼 226
一、树木种子休眠及其在生产上的意义 226
二、树木种子休眠的原因 227
1.种(果)皮的限制 228
2.胚休眠 232
3.萌发抑制物质的影响 237
4.诱导休眠(次生休眠) 239
三、破除种子休眠的途径 241
1.打破种(果)皮的限制 241
2.促进种子的后熟 246
3.去除妨碍萌发的抑制物质 249
4.照光 250
5.热震荡 251
四、种子休眠的机理 251
1.代谢活性 252
2.氧化途径 255
3.激素调节学说 255
4.光敏素 258
5.操纵子学说 259
参考文献 260
第五章 禾谷类种子萌发时胚乳、糊粉层和盾片细胞的变化 徐是雄 陈庆让 266
一、燕麦种子细胞的形态变化 266
1.糊粉层细胞 266
2.盾片细胞 269
3.胚乳细胞 271
二、燕麦蛋白体内蛋白质的变化 272
三、燕麦种子内酶的形成和分泌 274
1.组织化学定位方面的研究 275
2.酶分泌或渗出细胞的机制 276
3.糊粉层和盾片细胞同工酶的变化 279
四、α-淀粉酶在大麦种子内的形成和变化 279
1.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 280
2.细胞水平的研究进展 280
3.组织水平的研究进展 281
五、过氧化物酶在小麦种子内的分布和变化 283
参考文献 284
图版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