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孔子的家世 1
一、孔子的租国 1
二、孔子的祖先 3
三、孔子的双亲 5
四、孔子的家庭 6
五、孔子的后代 8
第二章 孔子的生平 11
一、孔子的童年生活 11
二、孔子的青年时代 12
三、孔子的政治生涯 14
四、孔子的周游列国 16
五、孔子在鲁及其教育生活 22
六、孔子的逝世 24
第三章 孔子思想的渊源 33
一、古代帝王的道统 33
二、先哲名人的影响 38
三、各种经典的启示 48
四、天地大自然的启发 54
第四章 孔子的时代背景 60
一、政治的败坏 60
二、夷狄的入侵 62
三、社会的变迁 63
四、经济的变动 65
五、战争的频仍 66
六、思想的奔放 72
第五章 孔子的治学与著述 78
一、孔子的好学精神 78
二、孔子治学的态度 82
三、孔子治学的方法 83
四、孔子的著述 85
第六章 孔子的人生观 93
一、天人合一的人生观 93
二、刚健中正的人生观 95
三、积极奋斗的人生观 98
四、救人济世的人生观 101
五、乐天知命的人生观 104
六、安贫乐道的人生观 107
第七章 孔子的政治哲学 111
一、政治原理 111
二、政治主张 117
三、政治原则 121
四、政治要领 127
五、政治理想 132
一、伦理的根源 138
第八章 孔子的伦理观念 138
二、伦理的基本观念 139
三、伦理的内容 144
四、伦理的功用 153
五、伦理的运用 157
第九章 孔子的人性论 161
一、人性的意义 161
二、性命与天道 162
三、性的释义 165
四、性的善恶论 167
五、才性的等级 170
六、性与习 172
第十章 孔子的教学原理 175
一、教学的意义 175
二、教学的目的 177
三、教学的原则 181
四、教学的内容 183
五、教学的方法 186
六、教学的功能 193
第十一章 孔子的教学理想 198
一、完全人格的理想 198
二、理想的社会 200
三、大同世界 201
第十二章 孔子的教学课程 206
一、四科 206
二、四教 208
三、教学科目 209
第十三章 孔子的教学方法 219
一、教学原则 219
二、教学方法 224
第十四章 孔子的人格教学 235
一、人格教学的意义 235
二、人格教学的目标 236
三、人格教学的标准 242
四、人格教学的条件 250
五、人格教学的方法 256
六、人格教学的功效 266
第十五章 孔子的礼乐教学 270
一、礼乐教学的起源 270
二、礼乐教学的要旨 271
三、礼乐教学的功用 278
四、礼乐教学的实施 283
五、礼乐教学的理想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