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概论 1
第一部分 森林植物多样性 24
四川松杉类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化、分布与起源 25
论四川地貌、气候与松杉植物分布的相关性 40
论青藏高原东坡松杉植物垂直分布与成因 46
四川冷杉林、云杉林垂直分布与水热条件的相关性分析 53
四川森林植物多样性与林业建设的关系 63
四川及其以东亚热带地区植物引种条件分析 69
中国苏铁植物分类与生物学多样性研究 75
中国苏铁植物生态学多样性与环境及其演化途径 84
金沙江河谷苏铁植物群落与古今植物区系比较兼论起源 92
中国苏铁植物的发生、发展与现状及其保护意见 119
论第四纪冰期气候对中国森林植物的影响 133
中国西南部森林的演变与起源 139
第二部分 森林植被 151
中国暗针叶林的基本特征 152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林群落研究 156
横断山区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类针阔混交林研究 172
油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 var.camplanata)的保护意义与发展潜力 178
峨眉冷杉(Abies fabri)天然群落特点与人工林合理经营 183
垂枝香柏(Sabina pingii)林林学特性及其保护利用意见 206
台湾地区红桧(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林及其保护与引种概况 212
金佛山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混交林群落研究 216
小凉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研究 225
四川灌木林研究 256
大小金川植被基本特征兼论区系起源 279
大小金川森林类型与演替 292
大雪山西坡的森林植被 301
川西森林植被的基本特点及其分区与分类 321
川西林区生态环境评价与经营方向的探讨 336
金沙江白玉林区森林资源评价与合理经营 341
评演替顶极学说与林业实践 348
巴西林业发展概况与思考 354
论生态旅游及其资源开发 358
黄龙生态旅游纪实 361
建国前中外学者在四川考察森林植物简史注释 364
第三部分 防护林建设 374
关于建立长江防护林生态经济体系的思考 375
长江上游多功能防护林营造技术研究概要 382
多功能防护林林地分类与评价的基本原理 392
多功能防护林林地分类与评价的方法 399
四川盆地岩石-土壤-植被生态体系与防护林建设 414
四川盆地地貌条件与防护林建设 421
四川东部林地土壤抗蚀性与抗冲性分析及其评价研究 429
四川东部林地土壤渗透性能分析及其评价研究 441
四川东部林地土壤贮水功能分析及其评价研究 451
四川东部天然混交林典型林分结构分析 457
川中地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水文效应观测及其评价 464
四川东部林地生态分区图研究 470
旺苍县多功能防护林林地类型图研究 485
金沙江干热河谷恢复植被的主要途径 495
四川干热河谷生态治理回顾与展望 499
第四部分 青藏高原区的森林 504
青藏高原区森林的基础地位 505
青藏高原区森林可持续经营 512
青藏高原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516
青藏高原区森林的自然分类 521
云杉林的研究 525
冷杉林的研究 544
铁杉林的研究 568
松林的研究 573
落叶松林的研究 589
圆柏林的研究 606
柏木林的研究 621
山杨林的研究 625
桦木林的研究 633
高山栎类林的研究 650
第五部分 青藏高原区的针叶树(含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肃及重庆市) 661
树种目录 662
针叶树概述 667
松科(Pinaceae) 668
杉科(Taxodiaceae) 773
柏科(Cupressaceae) 790
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 832
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844
红豆杉科(Taxaceae) 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