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绝句艺术的萌芽和发展 1
第一节 绝句发生与定名 1
1.章四句与四绝体 1
2.联句与绝句定名 7
第二节 五绝的发展及律化 9
1.先唐的五言绝句 9
2.唐初的五言绝句 32
第三节 七绝的初唐标格 44
1.七绝与截句说 44
2.七绝的初唐标格 47
第二章 唐代绝句艺术繁荣的背景 51
第一节 盛唐的断限 51
第二节 盛唐的重要诗体 52
第三节 盛唐气象及成因 55
第四节 生活的诗化和诗的生活化 60
第五节 盛唐文艺的音乐精神 63
第六节 绝句艺术的普及和提高 65
第三章 王维和《辋川集》 72
第一节 王裴辋川唱和 72
第二节 高处入禅的五绝 80
第三节 空间显现:诗中有画 91
第四节 气韵生动:再说诗中有画 94
第五节 五绝与俳句比较 96
第六节 七绝组诗《少年行》 99
第七节 歌词:抒写普遍人性 102
第八节 辋川六言绝句 104
第四章 七绝圣手王昌龄 108
第一节 王昌龄其人 108
第二节 乐府声诗与终极关怀 110
第三节 言情造极:内心世界的探索 117
第四节 妙悟与锤炼的平衡 120
第五节 “厚”字诀 124
第五章 天才诗人李白 127
第一节 天才诗人与短小诗体 128
第二节 江山·风月·李白 131
第三节 绝句独主风神 139
第四节 李王绝句的比较 146
第五节 盛唐绝句诗人及余绪 147
第六章 盛唐绝句的艺术经验 186
第一节 虚实相济,情韵为宗 187
第二节 融情入景,意在言外 188
第三节 意象集中,以小见大 190
第四节 偏师取胜,借端托喻 191
第五节 表现时空,因体制宜 193
第六节 绝处生姿,专主风神 194
第七节 组诗体制,聚零为整 197
第七章 杜甫与绝句艺术的拓新 199
第一节 突破传统的原因 199
第二节 从内容到手法的拓新 201
第三节 杜甫拓新的意义 208
第四节 绝句创作新课题 210
第八章 绝句艺术再度繁荣 213
第一节 再度繁荣的历史契机 213
第二节 诗到元和体变新 125
第三节 唐绝句的灿烂晚霞 219
第九章 白居易与浅切派 222
第一节 白居易率意为绝句 222
第二节 刘、白唱和 231
第三节 元稹情诗与悼亡诗 234
第四节 王建及其《宫词》 238
第五节 张籍与边地风情 241
第六节 张祜及其他浅切派作家 243
第七节 白派绝句之新机 245
第八节 白派绝句的不足 250
第十章 韩愈与生奇派 253
第一节 韩愈以刚笔作绝句 253
第二节 孟郊等人的苦吟 256
第三节 柳宗元托意于山水 258
第四节 笔补造化:李贺 260
第五节 对白派的纠偏补弊 264
第六节 韩派绝句的不足 267
第十一章 刘禹锡与情韵派 269
第一节 诗豪刘禹锡 269
第二节 讽刺·咏怀·怀古 271
第三节 刘禹锡与民歌 274
第四节 中唐歌词 279
第五节 刘禹锡的绝句造诣 282
第六节 李涉绝句与皇甫松歌词 286
第十二章 李商隐与丽密派 288
第一节 用意深微的李商隐 288
第二节 温庭筠的两副笔墨 295
第三节 雏凤清于老凤声:韩偓 297
第四节 温李绝句与词体 298
第十三章 杜牧与清疏派 301
第一节 雄姿英发的杜牧 301
第二节 小李杜绝句比较 311
第三节 韦庄等清疏派诗人 311
第十四章 新乐府的余韵 314
第一节 咏史诗的蜕变 314
第二节 讽刺绝句的崛起 315
第十五章 宋初绝句取径于唐 323
第一节 《万首唐人绝句》及宋人绝句学唐 323
第二节 白体绝句:王禹偁 324
第三节 晚唐体绝句:梅尧臣 326
第四节 取径韩白之间:欧阳修与苏舜钦 328
第十六章 读了唐人读半山 331
第一节 半山绝句发挥唐音 331
第二节 半山绝句渐启宋调 337
第十七章 东坡绝句的新境界 340
第一节 苏轼的人生境界 340
第二节 故乡无此好湖山 341
第三节 东坡绝句的理趣 346
第十八章 江西派与宋调绝句 349
第一节 从诗人之诗到学者之诗 349
第二节 宋调的确立:黄庭坚 351
第三节 陈师道、陈与义及其他 356
第十九章 情怀小样杜陵诗 361
第一节 陆游的剑南之作 361
第二节 是真名士自风流 364
第三节 其他爱国诗人 367
第二十章 绝句题材的开拓与突破 373
第一节 陶成瓦砾亦诗材 373
第二节 笔端有口古来稀 376
第三节 诚斋体的形成 378
第四节 范成大更新田园诗 380
第二十一章 风韵清空逾小杜 385
第一节 白石七绝的造诣 385
第二节 江湖派和永嘉四灵 388
结语 390
跋 400
主要参考书目 402
附录 408
初版序言&宛敏灏 408
推荐《唐绝句史》&邓小军 409
《唐绝句史》的成就及启示&王乃之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