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电化学范畴 1
1.2 电极反应的性质 1
1.3 热力学和动力学 2
1.4 电极反应的研究方法 4
1.5 电化学的应用 5
第二章 电化学电池:热力学性质和电极电势 6
2.1 概述 6
2.2 电化学电池的电动势 6
2.3 电池电动势的计算:活度还是浓度 9
2.4 电池电动势的计算:电化学电势 10
2.5 原电池与电解池 12
2.6 电极的分类 13
2.7 参比电极 15
2.8 离子在溶液中的运动:扩散与迁移 17
2.9 电导率和迁移率 18
2.10 液接电位 24
2.11 液接电位,离子选择性电极和生物膜 26
第三章 界面区域 27
3.1 概述 27
3.2 电解质双电层:表面张力、电荷密度与电容 28
3.3 双电层模型 32
3.4 特性吸附 42
3.5 固体金属电极:几点注意 44
3.6 半导体电极:空间—电荷区域 47
3.7 动电现象和胶体:zeta电势 53
第四章 电极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动力学 57
4.1 概述 57
4.2 电极上电子转移的机理 57
4.3 均相溶液中电子转移的机理 58
4.4 电极反应速率表达式 58
4.5 电流和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交换电流 63
4.6 电子转移的微观解释 64
第五章 质量传递 69
5.1 概述 69
5.2 扩散控制 70
5.3 扩散控制电流:平面和球形电极 72
5.4 恒电流:平面电极 77
5.5 微电极 80
5.6 扩散层 81
5.7 对流与扩散:流体动力学体系 82
5.8 流体动力学体系:一些有用的参数 84
5.9 对流—扩散体系实例:旋转圆盘电极 85
第六章 电极反应动力学和物质传递 90
6.1 概述 90
6.2 电极全过程:动力学和传递 90
6.3 可逆反应 93
6.4 不可逆反应 95
6.5 一般情况 97
6.6 Tafel定律 99
6.7 传递校正的Tafel定律 101
6.8 基于交换电流的动力学处理 102
6.9 电解质双电层对电极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103
6.10 包括多电子转移的电极过程 106
6.11 包括耦联均相反应的电极过程 109
第七章 电化学实验 114
7.1 概述 114
7.2 用于伏安法的电极材料 114
7.3 工作电极:制作与清洗 118
7.4 电池:平衡状态下的测量 119
7.5 电池:非平衡状态下的测量 120
7.6 电极与电池的标准 125
第八章 流体动力学电极 127
8.1 概述 127
8.2 流体动力学电极上的极限电流 128
8.3 一种特殊的电极:滴汞电极 133
8.4 用于电极过程研究的流体动力学电极 137
8.5 双流体动力学电极 140
8.6 多电子转移:RRDE的应用 142
8.7 用于研究耦联均相反应的流体动力学电极 144
8.8 流体动力学电极和非稳态技术 145
第九章 循环伏安法与线性扫描技术 146
9.1 概述 146
9.2 实验设计 147
9.3 平面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法 149
9.4 球形电极 159
9.5 微电极 161
9.6 多组分体系 162
9.7 耦联均相反应体系 163
9.8 褶合线性扫描伏安法 163
9.9 在流体动力学电极上的线性电压扫描 166
9.10 薄层电池中的线性电压扫描 167
第十章 阶跃与脉冲技术 172
10.1 概述 172
10.2 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 172
10.3 双电位阶跃 178
10.4 计时库仑法 179
10.5 电流阶跃:计时电位法 182
10.6 双电流阶跃 186
10.7 计时电位图微分方法 187
10.8 恒电量脉冲 187
10.9 脉冲伏安法 188
第十一章 阻抗法 197
11.1 概述 197
11.2 阻抗的检测和测量 198
11.3 电化学电池的等效电路 201
11.4 简单电极过程的法拉第阻抗 202
11.5 法拉第阻抗Zf和总阻抗:根据实验计算Zf 205
11.6 复平面阻抗图 206
11.7 导纳及其应用 209
11.8 交流伏安图 211
11.9 高谐振二阶效应 213
11.10 复杂体系,多孔电极和分形 216
11.11 流体动力学电极和阻抗 221
11.12 转换与阻抗 222
第十二章 电极和电极过程的非电化学检测 224
12.1 概述 224
12.2 现场光谱技术 225
12.3 特定场光谱技术 234
12.4 现场显微镜技术 239
12.5 特定场显微技术:电子显微镜 243
12.6 其它现场检测技术 245
12.7 光电化学 247
12.8 电化学发光 251
第十三章 电位传感器 253
13.1 概述 253
13.2 电位滴定 253
13.3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作用原理 258
13.4 玻璃电极和pH传感器 259
13.5 固态膜电极 261
13.6 离子交换膜电极和中性载体膜电极 265
13.7 可溶性气体选择性传感器 266
13.8 酶选择性电极 266
13.9 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267
13.10 近期发展:微型化 268
13.11 流动体系中的电位传感器 270
13.12 用电位传感器进行电分析 271
第十四章 电流与伏安传感器 272
14.1 概述 272
14.2 电流滴定法 273
14.3 膜与膜电极 275
14.4 修饰电极 277
14.5 预浓缩技术 279
14.6 电流及伏安电分析 282
第十五章 生物电化学 285
15.1 概述 285
15.2 生物分子间的电化学界面 285
15.3 神经脉冲和心血管电化学 290
15.4 氧化磷酸化作用 293
15.5 生物能量学 294
15.6 生物电催化 295
15.7 生物电分析 300
15.8 未来展望 303
附录一 标准电极反应的电极电位(25℃) 305
附录二 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转换 310
参考文献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