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9
孔家哲学中之两根本观念 9
董仲舒之儒家宗教 17
《公》《穀》二传之讲学方式 20
文哲学之因果 26
再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49
学者的独立精神与依附态度 64
卅年来的中国思想界 76
两年来之中国思想界 117
对于目前思想文化的意见 136
通史之重要与中国通史之鸟瞰 139
论道家的社会性 145
苏联的特色 163
美苏两阵线的民主势力 167
女权·人权·民权 174
吃饭投票两种民主比较 178
贵“顺潮流”不贵“合国情”——现在一切病在太合国情 182
不要造就封建思想家——对于大学设立哲学院的意见 187
胜利前后的上海教师待遇 190
清政府与国民党宪政之比较 193
袁世凯与国民党政制比较 199
废止人力车就算尊重人道么 205
评王芸生对中国历史的看法 207
评李季、吕振羽的老庄看法 213
《近代中国学术思想丛书》序例 229
划时代的五四运动 233
真理的标准——大众实益论 247
民族文化的新看法 252
中国学生运动述评 258
打破各种资格观念 279
论思想统制的祸害 285
民主的种类与重新估价——全民政治与全民经济 291
民国三十六年 303
《大公报》上的封建政论——评贺昌群的现代政治社会观 312
战后中国学术思想的论争 318
孔子伦理思想研究纲要 334
孔子思想的研究 342
大学潮与真民意 350
官僚教育与市侩教育——现代中国教育的最大缺点 357
十年来的教育文化统制——教育文化低落的最大原因 362
养民·教民·治民——三民主义的一定次序 367
正常的经济政治与道德法律——由下起与由上起 371
青年化的人生观——大众的永久的青年精神 376
原子弹和社会主义是目前科学和民主的最高级形态 382
科学的民主与民主的科学——中国最需要民主和科学 384
父子师生两代间 392
大学教育的面面观 399
论保富的不合理——旧式富人的“保富法” 407
反扶日的各种理由——为纪念“八一三”而作 409
新师表与再学习——反对以孔圣诞为教师节 418
蔡元培的革命教育 421
一年来中国学术思想的论争 427
标准的知识分子 446
知识分子的类型和评价 461
大同主义与墨家 467
与贺昌群氏论中和思想 470
和战·是非·苦乐 480
暴日侵华的统帅怎会“无罪”——冈村宁次已被释放回日 482
论中国的人才 487
郑太朴先生传略 492
美帝是中国最大的敌人 501
关于《李大钊全集》目录 514
“从今到古”是“厚今薄古”的关键 525
孔子思想核心剖视 535
孔子思想核心的面面剖视 539
论孔子中庸及其变革思想的实质 570
努力为历史科学贡献力量 581
“四人帮”的假左真右与孔子思想的评价问题 584
学习毛主席有关孔子论述的一些体会 600
孔子和历代孔子崇拜者的关系问题 610
对几种有关孔子思想评价的看法 615
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问题 620
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实践意义 627
我是怎样冲破重重难关的?——有关治学的精神和经验 644
青年时期求师治学记 659
做学问的六个要不得 665
中国各民族的血统与文化——《中国文明源头新探》序 671
上海大教联与信史实录 675
近代报界巨匠梁启超 683
回顾·总结·探索——我对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些看法 691
没有自由争鸣,就出不了大家 703
学术研究无禁区 704
《梁启超年谱长编》的价值 706
要创新,不要“翻新”、“标新” 709
中凡真不凡——纪念陈中凡教授诞辰一百周年 710
孔子的礼学体系 716
“我爱孔子,我尤爱真理”——答《文汇报》记者施宣圆问 729
《闽学研究丛书》总序 737
图书馆是“太上研究院” 740
孔子论“仁”的重点和范围——析孔子宗法名分性的仁学 751
李一氓同志的特点 767
索引应当革新——论传统的索引与问题的索引 770
孙武兵法的一个重要问题 773
我对山水自然美的爱好与评价 775
我的两个最高学府 779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九大支柱 784
天人合一论即各家的托天立论——读钱穆先生最后一篇文章有感 810
再说康有为——《万木草堂遗稿》序 812
我的四点看法——关于“天人合一”及其他 815
再论大图书馆是“太上研究院” 819
陈寅恪不是“国学大师” 821
《论语》真相与有关名著 825
纪念蔡元培老师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兼纪念北京大学一百周年 832
儒学非宗教而起了宗教的作用 835
评介《蔡元培年谱长编》 837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839
我的学术之路 843
儒教三大代表——孔子·董仲舒·朱熹 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