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导论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1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时代的客观要求 1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3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 4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地位 5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7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8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11
一、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11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
第一篇 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17
第一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17
第一节 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形态 17
一、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17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18
第二节 商品 20
一、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21
二、商品的价值量 25
第三节 货币 26
一、货币的产生 26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30
第四节 价值规律 35
一、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35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36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43
一、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43
第二篇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43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43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45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 47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47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50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51
四、资本主义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55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 59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资 59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61
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62
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64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64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64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68
三、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69
一、商业资本的形成和职能 72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72
二、商业利润及其来源 73
三、商业的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75
四、资本主义商业形式 77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80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及特点 80
二、利息和利息率 82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83
四、股票价格 84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86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86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 87
三、土地价格 89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进程 91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91
一、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91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94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00
第二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06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106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15
第一节 资本循环和周转 125
一、资本循环 125
第五章 资本循环和周转 社会资本再生产 125
第三篇 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 125
二、资本周转 130
第二节 资本积累 138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 138
二、资本积累 142
三、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趋势 144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150
一、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 150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 152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155
第一节 金融资本的全面统治 161
一、银行的集中和垄断 161
第六章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资本运行 161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163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 165
一、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调节和干预的必要性 165
二、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调节和干预的内容和目标 168
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节的方式 16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179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9
第七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79
第四篇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质和经济制度 179
二、社会主义社会同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根本区别在于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183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18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8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依据 187
二、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90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192
第一节 按劳分配为主体 196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196
第八章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96
二、按劳分配的内容和作用 19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199
四、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201
第二节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03
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依据 203
二、非按劳分配形式 206
三、多种分配方式的调节与公平分配 209
一、市场经济的共性 21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217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7
第五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21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 220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222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222
二、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结合 225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231
第一节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231
一、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231
二、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 234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237
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237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238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43
四、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和战略改组 246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252
第一节 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 252
一、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252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56
一、重视社会主义市场发育 259
第二节 市场发育和市场秩序 259
二、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秩序 261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体系和保障体系 26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268
一、宏观调控的任务和目标 268
二、宏观调控的方式、手段和政策 27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283
一、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283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 286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97
第一节 科技革命与社会生产力发展 297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297
第六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297
二、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300
第二节 科技革命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305
一、科技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305
二、科技革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08
第十四章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影响 313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及影响 313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 313
二、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315
三、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317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319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319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322
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327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329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29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332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333
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 336
后记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