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郭汉城 1
第一章 南戏源流篇 1
第一节 文化的孕育 2
序 刘念兹 4
序 李亦园 5
修订前记 吴捷秋 8
第二节 下南的形成 8
第三节 上路的由来 12
第四节 家班的传入 15
第五节 三派的汇流 19
第六节 梨园戏释名 22
第七节 成熟与发展 28
第八节 鼎盛与衰微 38
第九节 抢救与重兴 44
第十节 源流的结语 54
第二章 地域声腔篇 65
第一节 方言与泉腔 67
第二节 南音与古乐 74
第三节 南戏的萌生 77
第四节 异腔的改调 81
第五节 南音与南戏 84
第六节 乐器与南鼓 100
第七节 声腔的传衍 106
第八节 声腔的结语 111
第三章 下南宋元篇 117
第一节 论《苏秦》 118
第二节 论《吕蒙正》 125
第三节 论《岳霖》 130
第四节 论《郑元和》 138
第五节 论《梁灏》 144
第六节 论《范睢》 148
第四章 上路宋元篇 152
第一节 论《曹彬》 152
第二节 论《程鹏举》 154
第三节 论《朱寿昌》 162
第四节 论《杨六使》 168
第五节 论《尹弘义》 169
第六节 论《赵真女、蔡伯喈》 173
第七节 论《王魁》 184
第八节 论《刘文龙》 194
第九节 论《朱文走鬼》 206
第十节 论《王十朋》 216
第十一节 论《朱买臣》 226
第十二节 论《孙荣》 232
第五章 家班宋元篇 236
第一节 论《张君瑞》 236
第二节 论《郭华》 246
第三节 论《蒋世隆》 255
第四节 别论《吕蒙正》 258
第五节 论《刘知远》 262
第六节 论《董永》 265
第七节 论《高文举》 271
第六章 三派盛明篇 276
第一节 论《刘永》 277
第二节 论《周德武》 283
第三节 论《苏英》 286
第四节 论《陈三五娘》 293
第五节 论《朱弁》 314
第六节 论《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 331
第七节 古剧的结语 342
第七章 表演艺术篇 345
第一节 戏神与“献棚”——表艺的开端 345
第二节 口传身授话师承 357
第三节 脚色行当——兼释“七子班”与“七角围” 363
第四节 科母、科步与舞蹈 374
第五节 独特的艺术处理 382
第六节 戏棚、砌末、服饰、脸谱 385
第七节 继承与创新——表艺的结语 391
第八章 薪传录鬼篇 397
第一节 “七子班”头蔡尤本 397
第二节 “下南”名师许茂才 401
第三节 “上路”名旦何淑敏 404
第四节 “万军主帅”林时枨 410
第五节 戏剧作家林任生 413
第六节 名女丑林玉花 418
第七节 表导奇才许炳基 421
第八节 泉腔作曲家王爱群 425
第九节 三派一身姚苏秦 428
第十节 录鬼的总述 431
附:黄家建、姚望铭、许志仁、何松眼、李茗钳、许树美、陈德碗、陈家荐传略后记 442
台湾初版跋 王秋桂 445
修订重版跋 朱展华 447
附录: 449
一部匠心独具的论著 柯子铭 449
博大精深的《梨园戏艺术史论》 陈世雄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