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写在前面 1
第一编 德育篇 1
“做有用的人”和“了不起的人” 1
一元六角与一万一千 5
愉快的“给予”和疯狂的“索取” 9
两封信 14
华盛顿认错和曹操撒谎 18
列宁的自悟和一则幽默小品 21
见义勇为和“不要管” 22
两种勇敢 28
打架归来和向隅而泣 30
居里夫人提出五个“不要怕” 34
“此必苦李”和“会做生意” 36
“一只麻雀”和“可恶的老鼠” 38
瞿秋白赠衣和调换座位 40
郁达夫的买皮鞋风波 43
布拉格的破皮鞋 45
鲁迅用“金牌”换钱和《伤仲永》 47
“点石成金”和“化金为石” 49
“当止则止”和爷爷的感慨 51
傅雷告诫儿子:“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 53
鲁迅教子及其遗嘱 55
“要挣扎,要探出头来” 57
“嘘——轻点,妈妈睡觉 60
尊敬长者和“老不死的” 62
刘少奇教子尊师 63
托尔斯泰的宽容的吻 65
两次接待舅舅 67
一个孩子诚挚的呼声 68
洛克菲勒的家庭教育 70
陈毅写诗教子 72
周恩来的家规和马克思的星期天 73
第二编 智育篇 75
不回答已讲过的问题 75
居里夫人不直接回答难题 78
从牧童批评戴嵩的画谈起 81
在“观察日记”前哭泣的孩子 82
达·芬奇观察鸡蛋 85
莫泊桑学习观察的故事 87
南希珍视爱迪生好问“为什么” 89
歌德的母亲教子法:“自己想想……” 91
鲁迅童年的读书生活 94
丰子恺的苦学经验 98
谁能相信他当初英文成绩只有8分 100
两位家长的苦恼 104
一个孩子的遗言 108
再讲两个悲剧故事 111
一个大学生谈他的家庭学习作息表 113
龟兔赛跑和蠢才钝汉 116
父亲暮年苦学的精神激励着贝耶尔 118
“用尽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 120
叶圣陶指导子女练习写作 122
谢觉哉教育子女爱惜书籍 125
就要这样创造性的学习 128
关心孩子看“闲书” 131
怎样鼓励孩子“更上一层楼” 137
中、小学生能用电子计算器吗? 141
怎样看待“家庭教师”热 143
第三编 体育篇 148
两位家长的不同要求 148
足球场上和访日见闻 152
小萍妈妈的做法 154
放风筝·跳橡皮筋 157
从“淹死会水的”谈起 161
电子游戏机弊多利少 163
两个专家提供的数据 165
对孩子独食的研究 167
孩子牙病的防治 171
小芹尿床的原因 172
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174
睡眠卫生及其他 176
青春期教育不可忽视 179
孩子参加夏令营好处多 182
有趣的家庭运动会 185
第四编 美育篇 188
鲁迅先生讲过的故事 188
父亲给儿子讲写信常识 191
陶行知教儿子写感谢信 194
接待客人和用脚踢门 196
傅雷教子要有站相 200
居里夫人要求女儿不要过份打扮 202
应当提倡跳舞 205
歌声唱起来 207
摄影的一瞬间 211
家庭画展及其他 212
家庭室内装饰的美育作用 215
“隐私”和美育 218
马克思的“嘘——暂停” 222
金牌给谁 224
关于“文化消费”的建议 226
第五编 劳动教育篇 229
从扫地说起 229
两个调查数据和一项法规 231
“书呆子”煮饭的教训 234
刘少奇教子爱劳动 236
从董必武教子爱惜粮食说起 238
洗碗的代价和“实习家长” 240
甜言密语和默默行动 243
小小“勤务员” 245
支持和鼓励孩子做好“值日生” 247
“小帮手”和“小能人” 249
买票和卖票 252
“心中有他人” 254
“勤工俭学”的奖品 257
种丝瓜、编结毛线衣、走路 258
学习也是一项艰苦的劳动 260
第六编 论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代结束语 263
后记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