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探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寅著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36673140
  • 页数:4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语义学的一般研究,深入到体验哲学、认知方法、隐喻理论等诸多领域,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简史、主要来源等作了总体论述。从各个不同方面论述了体验性这一重要性质以及人类的三种认知方式,为认知语言学以图建文统一的分析理论进行了尝试,并指出了认知语言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录 1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总论 1

一、认知语言学之我见 2

(一)概述 2

(二)学科的归属与分类 4

(三)认知语言学的权宜性定义和主要内容 8

(四)结语 12

二、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 13

(一)概述 13

(二)体验哲学的三项基本原则 15

(三)体验哲学是划分两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 22

(四)体验哲学是语言符号象似性的认知基础 23

(五)认知语言学是对乔姆斯基革命的一场革命 29

三、Lakoff Johnson笔下的认知语言学 32

(一)概述 32

(二)认知科学 33

(三)认知语言学 35

第二章 语言的体验性 46

四、语言的体验性 47

(一)语言的体验性 47

(二)词汇化的体验性 55

(三)结语 59

五、再论语言的体验性 61

(一)概述 61

(二)语言体验性与体验哲学 63

(三)体验性与社会性 68

(四)体验性与人文性 70

(五)体验性与劳动创造语言 70

(六)隐喻的体验性 71

(七)如何分析语言的本质特征 73

六、中西学者对体验哲学的论述对比初探 76

(一)概述 76

(二)中西学者对体验性的论述对比 77

(三)中西学者对隐喻的论述对比 84

(四)结语 92

七、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词汇和词法成因的解释 94

(一)概述 94

(二)词汇建构的体验性 95

(三)词法范畴的体验性 98

(四)结语 106

八、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对句法成因的解释 107

(一)概述 107

(二)句法成因解释 108

(三)评述 117

第三章 三种认知方法:原型范畴、ICM和ECM 120

九、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对比 121

(一)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的区分 121

(二)基本层次范畴与英汉构词对比 129

十、二山之石,必可攻玉 138

(一)进一步加大克服“两张皮”的力度 138

(二)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应用 140

十一、事件域认知模型(ECM) 150

(一)事件域认知模型提出的理论背景 151

(三)兼顾动态与静态分析 154

(二)兼顾线性和层级分析 154

(四)缺省信息与转喻机制 155

(五)间接言语行为 157

(六)词性转换 159

(七)转喻的体验基础 159

(八)词义变化方式 160

(九)反义同词现象 163

(十)结语 167

第四章 认知语义学 169

(一)认知语义学概述 170

十二、认知语义学 170

(二)认知语义学的主要观点 174

(三)结语 186

十三、语义外在论与语义内在论 188

(一)概述 188

(二)语义外在论 189

(三)语义内在论 193

(四)结语 199

(一)概述 202

十四、中西语义理论对比的再思考 202

(二)中西学者对意义本体的认识 203

(三)音义关系论述对比 215

(四)21世纪的展望 221

第五章 隐喻认知理论 223

十五、中西隐喻对比及隐喻工作机制分析 224

(一)概述 224

(二)中西隐喻研究对比 225

(三)隐喻的工作机制及理解过程 226

(四)两类不同隐喻的工作机制 232

十六、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 234

(一)概述 234

(二)隐喻能力应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三合一” 237

(三)培养隐喻能力的设想 238

(四)结语 245

第六章 认知与语篇 246

十七、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 247

(一)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之间的关系 247

(二)认知语法与语篇分析 249

(三)语篇分析方法实例介绍 257

(四)结语 260

十八、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 261

(一)概述 261

(二)认知世界简述 263

(三)认知世界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 267

(四)连贯性的程度与原型理论 277

(一)概述 280

十九、认知参照点原则与语篇连贯 280

(二)认知参照点与语篇连贯 281

(三)认知参照点与论题统领性 283

(四)认知参照点与代词运用 289

(五)心智路径 290

(六)结语 295

第七章 象似性研究 296

二十、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简史 298

(一)概述 298

(二)两论相持时期(古希腊-19世纪末) 300

(三)索绪尔时期(20世纪初至60年代) 301

(四)后索绪尔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 304

(五)结语 312

二十一、象似说与任意说的哲学基础与辩证关系 314

(一)概述 314

(二)术语的狭义与广义理解 315

(三)客观主义与非客观主义 317

(四)象似性辩证说与任意性支配说 320

(一)概述 324

二十二、象似性辩证说优于任意性支配说 324

(二)理论框架 325

(三)单个符号与符号组合问题 326

(四)符号的二分说与三分说 328

(五)单层面与多层面 329

(六)描写性与解释性 330

(七)理论性与实践性 333

(八)百花齐放的象似性研究局面 335

二十三、象似性:取得文体特征的重要手段 340

(一)概述 340

(二)标记象似性与文体特征 342

(三)结语 350

二十四、象似性原则的语用分析 352

(一)概述 352

(二)拟象性话语的语用分析 353

(三)象似性原则的语用分析 358

(四)结语 367

第八章 认知语言学存在的问题 368

二十五、认知语言学值得思考的八个问题 369

(一)概述 369

(三)基于原型成员的延伸问题 370

(二)认知的无意识性问题 370

(四)语义链问题 371

(五)范畴容忍度问题 374

(六)概念的体验性问题 375

(七)隐喻问题 375

(八)主观性问题 381

(九)框架和意象图式问题 383

(十)结语 385

主要参考书目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