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总则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建中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2170745
  • 页数:67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三点”法律问题判解研究丛书》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博士后黄建中著。以合同法总则制度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为切入点,在比较分析各国立法和有关学说基础上采取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重点、疑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研究,使本书突出了理论联系实务的特色,堪称当今专门研究合同法总则上述“三点”问题的开拓性著作。

第一节 合同法的调整范围 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

第一章 合同法的一般规定 1

二、公法与私法的区分标准 2

三、合同的概念 4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8

第二节 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8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8

三、区分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的意义 9

二、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的区分 9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11

第三节 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12

二、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的区分 13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3

(二)法国法 15

(一)罗马法 15

三、世界各国或各地区民法对赠与合同诺成性或实践性的规定 15

(三)德国法和意大利法 16

(五)日本法和台湾地区法 17

(四)瑞士法 17

四、立法者在赠与合同立法中秉持的价值判断 18

五、从我国现行法的规定看赠与合同的性质 21

六、前引案例的评析 25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26

第四节 合同自由原则 26

二、合同自由原则的确立 27

(二)市场经济为其确立提供了经济基础 28

(一)人文主义为其确立提供了价值基础 28

(二)选择相对人的自由 29

(一)缔约的自由 29

(三)代议制民主政体为其提供了政治基础 29

三、合同自由原则的内容 29

(六)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自由 30

(五)决定合同类型的自由 30

(三)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 30

(四)决定合同形式的自由 30

四、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 31

(八)决定合同(法律行为)的约束力 31

(七)决定纠纷解决方式的自由 31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36

二、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原则及其含义 38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38

第五节 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原则 38

三、前引案例的评析 44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45

第六节 诚实信用原则 45

二、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 46

三、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 48

第七节 合同债权与物权的区别 50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50

二、债权的概念与权能 5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51

三、物权与债权的联系 52

四、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54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57

二、合同效力相对性的含义 60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60

第八节 合同效力的相对性 60

(一)主体的相对性 61

三、合同效力相对性的理解与适用 61

(三)责任的相对性 62

(二)合同内容的相对性 62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64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65

第九节 无名合同的法律适用 65

二、无名合同的界定 66

(二)混合合同 68

(一)纯无名合同 68

三、无名合同的类型 68

(三)合同联立 70

(二)混合合同 72

(一)纯无名合同 72

四、无名合同的法律适用 72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75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76

第十节 根据交易习惯解释合同 76

二、习惯解释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77

三、前引案例的评析 80

二、诚信解释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8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81

第十一节 根据诚信原则解释合同 81

三、前引案例的评析 84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85

第十二节 合同解释中的不利解释原则 85

二、保险合同的不利解释原则 86

三、不利解释原则所蕴含的价值判断 87

四、从合同解释的角度谈保险法第30条的适用 89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92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94

第一节 要约的法律效力 94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94

二、要约的认定 95

(二)要约效力的存续期间 97

(一)要约开始生效的时间 97

三、要效的效力 97

(三)要约效力的内容 98

四、要约的撤回与撤销 99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00

第二节 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100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100

三、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 101

二、要约邀请的认定 101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103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04

第三节 悬赏广告的性质与效力 104

二、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 105

三、悬赏广告中数人完成指定行为时的效力问题 108

(一)本案是否属于真意保留或者乘人之危 109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109

(二)民法通则第79条第2款能否在本案中适用 11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13

第四节 承诺期限的计算 113

(一)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发出 114

二、意思表示的发出 114

(二)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发出 115

(二)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 116

(一)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生效 116

三、意思表示的生效 116

四、承诺期限的起算时间 117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118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19

第五节 承诺的法律效力 119

二、承诺及其构成 120

三、承诺的生效时间 122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24

第六节 意思表示与合同的成立 124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124

二、意思表示的内容 125

三、前引案例的评析 128

第七节 承诺与反要约 129

二、承诺的一般原理 130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30

三、承诺与反要约的界限 134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135

二、强制缔约的含义 136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36

第八节 强制缔约义务 136

三、强制缔约的类型 137

(一)直接的强制缔约 138

(二)间接的强制缔约 139

四、强制缔约对合同成立的影响 140

(二)间接的强制缔约 142

(一)直接的强制缔约 142

五、违反强制缔约义务的法律责任 142

六、前引案例的评析 145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46

第九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适用 146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确立 147

(一)缔约上的过失必须发生在缔约过程中 149

三、缔约上过失责任构成要件 149

(二)一方当事人违反了依据诚信原则产生的先契约义务 150

(三)造成他方信赖利益损失 151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153

四、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 153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154

(三)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商业秘密 155

(四)其他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156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157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58

第十节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 158

(二)责任保护的利益不同 159

(一)产生的根据不同 159

二、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159

(五)归责原则不同 160

(四)责任发生的时间不同 160

(三)责任的性质不同 160

(六)构成要件不同 161

(七)行为形态不同 162

(十)免(减轻)责事由不同 163

(九)赔偿损失的范围不同 163

(八)责任形式不同 163

三、前引案例的评析 164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65

第十一节 合同的形式 165

三、合同形式的类型 166

二、合同的形式的含义 166

四、违反法定形式要求的合同的效力 168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17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72

第一节 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172

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172

二、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的民事行为的范围 173

(一)纯获法律上利益的行为 174

(三)在法定代理人确定的目的范围内,对自己财产的处分行为 175

(二)日常生活必须的行为 175

三、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176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177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78

第二节 法人超越经营权所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178

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179

三、关于法人越权行为的研究 18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85

第三节 筹建中的法人的能力 185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185

二、筹建中的法人的法律地位 186

三、筹建中的法人的能力的限制 187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188

二、强制性规范的范畴 190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90

第四节 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的效力 190

三、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的效力 192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193

二、比较法上的考察 194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94

第五节 违反公序良俗的合同的效力 194

三、社会公共利益的认定 196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197

四、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的效力 197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199

第六节 无权处分人所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199

二、合同法第51条规定的理解 200

三、无权处分行为的形式 203

四、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 204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205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207

第七节 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207

二、无权代理及其类型 208

三、无权代理行为的效力 210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212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213

第八节 表见代理人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213

二、表见代理的确立 214

三、表见代理的构成 216

四、表见代理的类型 219

五、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 220

六、前引案例的评析 222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223

第九节 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223

三、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224

二、可撤销的合同 224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226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227

第十节 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227

二、受欺诈的合同 228

三、重大误解的合同 229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230

四、受欺诈的合同与重大误解的合同的界限 230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231

第十一节 显示公平的合同的效力 231

(二)主观要件 232

(一)客观要件 232

二、显失公平的合同的构成 232

三、显失公平的合同与情势变更原则 233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234

第十二节 恶意串通订立的合同的效力 235

二、无效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237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237

(二)对无效法律行为实行国家干预 238

(一)无效法律行为具有违法性 238

三、无效法律行为的类型 239

(四)无效法律行为自始、当然、确定无效 239

(三)无效法律行为具有不得履行性 239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24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243

第十三节 登记对合同效力的意义 243

二、登记的法律意义 244

三、房屋买卖合同中登记的效力 245

第十四节 履行不能与合同效力 247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247

二、标的不能及其类型 248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248

三、标的不能与合同的效力 249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251

二、免责条款的界定 252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252

第十五节 免责条款的效力 252

三、免责条款的效力判断标准 253

四、合同法第53条的理解与适用 255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257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258

第十六节 附条件的合同的效力 258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款 259

三、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 260

四、附条件的合同的效力 263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264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265

第十七节 合同被撤销或者被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 265

二、返还财产 266

三、赔偿损失 267

四、其他法律后果 268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269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270

第一节 格式条款的识别 270

第四章 格式条款 270

二、格式条款的形式 273

三、格式条款的实质 277

四、格式条款与示范合同文本 279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28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283

第二节 格式条款之订入合同 283

二、我国合同法第39条第1款的规范性质 289

三、格式条款之订入合同的要约 291

四、格式条款之订入合同的承诺 294

(一)异常条款 295

五、格式条款订入合同之消极要件 295

六、前引案例的评析 296

(二)非格式条款的优先效力 296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298

第三节 格式条款的效力控制 298

二、我国合同法第39条第1款对格式条款的概括规则 300

三、我国法上的格式条款概括规制的具体适用 301

(一)违反平等互惠原则之条款 302

(二)违反任意性规范之条款 303

(三)妨碍达成合同目的之条款 305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306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307

第四节 格式条款的解释 307

二、格式条款解释的必要性 309

三、格式条款解释的原则与方法 311

(一)依通常理解而为解释 312

(二)文字疑义的不利益应归提供者负担 313

四、前引案例的评价 314

(三)应对格式条款作严格而限制的解释 314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316

第一节 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 316

第五章 合同的履行 316

二、给付义务、附随义务与间接义务 317

三、前契约义务、契约义务与后契约义务 319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320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322

第二节 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的合同的履行 322

(一)自请求权产生之时开始起算 323

二、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323

(二)自请求权可以行使之时开始起算 324

(三)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时开始起算 325

三、未定清偿期债权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329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332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335

第三节 履行地点约定不明的合同的履行 335

二、住所与合同履行地的确定 337

三、前引案例的评析 339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340

第四节 债务的诉讼时效 340

二、诉讼时效的中断 341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346

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346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348

第五节 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 348

二、情势变更原则的确立 349

三、情势变更原则的构成要件 351

四、情势变更原则的效力 352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353

第六节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适用 353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353

二、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确立 354

(二)双方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356

(一)由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且此二债务之间互负对价关系 356

三、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 356

四、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 357

(四)须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 357

(三)对方未履行债务 357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358

第七节 违约行为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 358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358

(一)迟延履行时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 359

二、违约情形下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 359

(三)瑕疵履行时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 360

(二)受领迟延时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 360

三、前引案例的评析 361

(四)部分履行时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 36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363

第八节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问题 363

二、不安抗辩权及其适用条件 364

(一)第一次效力 366

三、不安抗辩权的效力 366

(二)第二次效力 367

第九节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履行问题 370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370

二、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构成 37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371

三、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 373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375

二、第三人负担合同的构成 376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376

第十节 第三人负担合同的履行问题 376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378

三、第三人负担合同的效力 378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379

第十一节 风险负担问题 379

二、风险的认定 380

三、风险负担的一般规则 381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382

二、交付主义的确立 383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383

第十二节 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问题 383

三、交付主义的适用 386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389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391

第一节 债权人代位权的法律适用 391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与担保 391

二、代位权的理解 392

(二)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合法权利 393

(一)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的债权 393

三、代位权的构成要件 393

(三)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 394

(一)代位权的行使 396

四、代位权的行使及效力 396

(四)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 396

(二)代位权的效力 398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400

二、撤销权的理解 402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402

第二节 债权人撤销权的法律适用 402

(一)从债权人角度而言 403

三、撤销权的构成要件 403

(二)从债务人角度而言 404

(二)撤销权的效力 406

(一)撤销权的行使 406

四、撤销权的行使及效力 406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407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408

第三节 保证方式 408

(一)一般保证 409

二、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 409

(二)连带责任保证 411

(三)先诉抗辩权 414

三、单独保证与共同担保 416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418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419

第四节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 419

二、保证期间的概念和性质 420

三、保证期间的起算 423

四、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425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427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428

第五节 主合同变更对保证人保证责任的影响 428

二、合同转让与保证责任 429

三、合同内容变更与保证责任 430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434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435

第六节 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的民事责任 435

二、保证合同的从属性与保证合同无效后的民事责任 436

三、前引案例的评析 438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439

第七节 预付款与定金 439

(一)定金的种类 440

二、定金的种类与性质 440

(二)定金的性质 441

(一)定金未交付的法律后果 442

三、定金的成立 442

(三)定金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443

(二)定金的给付 443

(一)定金对受定金方的效力 444

四、定金的效力 444

(二)定金对付定金方的效力 445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446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447

第八节 抵押权的效力 447

二、抵押权效力所及的标的物的范围 448

三、抵押权设定后的新增房屋 449

五、其他附合物 450

四、设定时在建房屋 450

七、从权利 451

六、从物 451

八、孳息 452

九、前引案例的评析 453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454

第九节 法定抵押权 454

(一)赋予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缘由 455

二、合同法第286条规定的性质 455

(二)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性质之争的实质 456

(一)承包人法定抵押权的成立条件 460

三、建设工程承包人法定抵押权的成立 460

(二)承包人法定抵押权的取得是否需要登记 463

(三)承包人法定抵押权的成立时间 465

四、建设工程承包人法定抵押权的行使 468

五、建设工程承包人法定抵押权的完善 472

六、前引案例的评析 474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477

第一节 合同变更的法律适用 477

第七章 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477

二、合同变更的基本原理 478

(二)当事人协商一致且意思表示真实 481

(一)以有效存在的合同为基础 481

三、合同变更的要件 481

(四)合同非要素变更 482

(三)遵循法定的程序和方式 482

第二节 合同债权的转让 483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483

二、合同权利转让的概念与特征 484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484

(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 486

三、合同权利转让的范围 486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487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487

(二)通知主义与债权让与通知的效力 488

(一)合同权利转让条件的立法例 488

四、合同权利转让的条件 488

(三)债权让与通知的主体 490

(四)受让人的提示 491

五、合同权利移转的效力 492

(五)形式要件 492

(二)合同权利转让的对外效力 493

(一)合同权利转让的对内效力 493

六、前引案例的评析 494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496

第三节 合同债务承担与履行承担 496

三、免责的债务承担的成立 497

二、合同债务承担的基本原理 497

(三)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合同债务承担达成协议 498

(二)被承担的合同债务必须具有可移转性 498

(一)须存在有效的合同债务 498

(二)原债务人的抗辩亦随之转移至新债务人 500

(一)第三人代替债务人成为新的合同债务人 500

(四)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 500

四、免责的债务承担的效力 500

五、并存的债务承担 501

(三)合同债务的从债务也一并随之移转 501

六、债务承担与履行承担的区别 502

七、前引案例的评析 503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504

第一节 履行迟延与解除合同 504

第八章 合同的终止 504

二、法定解除与约定解除 505

三、法定解除的事由 506

四、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 508

五、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间 509

六、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方式 510

七、违约当事人于合同解除时的违约责任 511

八、合同解除后的溯及力问题 512

九、前引案例的评析 515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519

第二节 根本违约与合同解除 519

二、合同目的的认定 520

三、根本违约的认定 521

(一)保证货物规格与申领的许可证上载明事项完全一致是本合同执行的必要条件 525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525

(二)乙公司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解除条件产生 526

(三)乙公司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 527

二、法定解除权的适用 528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528

第三节 法定合同解除权 528

三、赠与人的法定解除权 529

四、我国合同法第195条所定权利的适用要件 533

(一)合同法第195条所定权利的效力 535

五、我国合同法第195条所定权利的效力及其性质分析 535

六、前引案例的评析 538

(二)合同法第195条所定权利的性质 538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539

第四节 向债权的准占有人为给付的效力 539

(一)债权之准占有人不是真正债权人 540

二、债权之准占有人的范围 540

三、对债权之准占有人给付效力的构成 541

(四)债权之准占有人须以真实债权人的身份行使债权 541

(二)债权之准占有人在客观上有真正债权人的外观表征 541

(三)债权之准占有人在主观上须为自己的意思 541

(一)债权之准占有人须持有合法债权文书或具有足以使债务人认其为债权人的外观征象 542

(三)债务人履行债务时须善意无过失 543

(二)须已经客观上履行了给付义务 543

(二)债权的从权利亦因清偿而消灭 544

(一)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 544

四、对债权之准占有人给付的法律后果 544

(三)债权人和债权准占有人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 545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546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547

第五节 提存 547

二、提存的性质 548

(二)债权人下落不明 550

(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550

三、提存的原因 550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551

(三)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551

(二)提存的客体 552

(一)提存的主体 552

四、提存的方法 552

(一)债务人与提存机关之间的关系 554

五、提存的效力 554

(三)提存的机关 554

(二)债权人与提存机关之间的关系 555

(三)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557

六、前引案例的评析 560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561

第六节 抵销 561

二、抵销及其条件 562

三、抵销的效力 564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565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567

第一节 受领迟延与违约责任 567

第九章 违约责任 567

(一)违约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一种形式 568

二、违约责任的界定 568

(二)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债务时产生的民事责任 569

(五)违约责任是一种财产责任 570

(四)违约责任具有任意性 570

(三)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 570

三、违约责任的性质 571

四、违约责任与合同责任的区别 575

五、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577

(一)违约行为 578

六、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 578

(二)过错 579

八、违约责任的免除 580

七、违约责任的承担形式 580

九、前引案例的评析 58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582

第二节 预期违约与违约责任 582

二、预期违约的概念与特征 584

三、预期违约的由来 585

四、预期违约的构成要件 586

(二)默示毁约 587

(一)明示毁约 587

(一)明示毁约 588

五、对预期违约的法律救济 588

(二)默示毁约 589

六、前引案例的评析 590

二、继续履行的理解 59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591

第三节 继续履行 591

三、继续履行的比较分析 593

(一)必须有违约行为的存在 596

四、继续履行的构成要件 596

(三)必须依据法律和合同的性质能够履行 597

(二)必须要由非违约方在合理期限内提出继续履行的请求 597

(四)实际履行在事实上是可能的和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598

(二)非金钱债务违约的继续履行 599

(一)金钱债务违约的继续履行 599

五、继续履行的适用 599

(三)对非金钱债务违约的继续履行的限制 600

六、前引案例的评析 60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602

第四节 违约金责任的法律适用 602

(一)违约金的数额主要是由当事人双方通过事先约定而预先确定的 603

二、违约金的理解 603

(二)违约金是由双方约定的在违约后由一方向另一方支付的一笔金钱 605

(三)违约金的支付是独立于履行行为之外的给付 606

(一)违约金的稳定性 607

三、违约金的性质 607

(四)违约金的支付是一种违约责任形式 607

(二)惩罚性违约金和赔偿性违约金 608

(一)约定违约金和法定违约金 608

(二)违约金的惩罚性和补偿性 608

四、违约金的分类 608

五、违约金责任的构成要件 609

(三)概括性违约金与具体性违约金 609

(一)违约金与赔偿金不得并用 610

六、司法实践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610

(一)当事人一方存在违反合同的行为 610

(二)有违约金责任的约定 610

(三)当事人违反合同行为不具有免责事由 610

(五)当事人请求变更违约金是否受除斥期间一年的限制 611

(四)对违约金责任的限制 611

(二)违约金与定金不得并用 611

(三)迟延履行与违约金 61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612

第五节 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适用 612

七、前引案例的评析 612

二、赔偿损失的理解 613

三、违约损害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区别 615

(一)约定赔偿损失和法定赔偿损失 616

四、赔偿损失的类型 616

(二)信赖利益与期待利益 617

(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618

六、赔偿损失的原则 619

五、赔偿损失的构成要件 619

(一)完全赔偿原则 620

(三)减轻损害原则 621

(二)合理预见原则 621

(四)损益相抵原则 624

(五)责任相抵原则 625

(六)经营欺诈惩罚性赔偿原则 626

第六节 违约损害赔偿中的损益相抵 627

七、前引案例的评析 627

二、损益相抵规则的要件 628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628

三、损益相抵规则在我国的适用 629

四、前引案例的评析 633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635

第七节 不可抗力的认定 635

二、不可抗力的概念 636

三、不可抗力的渊源 637

四、不可抗力的性质 639

(三)社会异常事件 641

(二)政府行为 641

五、不可抗力的范围 641

(一)自然灾害 641

(二)提供证明的义务 643

(一)通知义务 643

六、发生不可抗力后当事人的义务 643

(二)免除未履行合同的责任 644

(一)合同的解除 644

七、不可抗力的法律效力 644

八、前引案例的评析 645

(四)合同的变更 645

(三)延长合同义务的履行期间 645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646

第八节 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 646

二、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确立 647

(二)第三人明知合同债权存在 648

(一)有合法合同债权存在 648

三、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 648

(四)须造成损害 649

(三)第三人须有侵害债权的故意 649

(一)第三人和债务人共负连带责任 650

四、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责任形态 650

(五)须债权受到侵害的后果与第三人的侵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650

(三)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不承担侵权责任但承担违约责任 651

(二)第三人单独承担侵害合同债权的民事责任 651

五、前引案例的评析 652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 653

第九节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653

二、责任竞合的理解 655

三、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情形 657

(二)归责原则不同 658

(一)义务内容不同 658

四、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 658

(六)第三人的责任不同 659

(五)责任方式不同 659

(三)构成要件不同 659

(四)赔偿范围不同 659

(八)诉讼时效不尽相同 660

(七)诉讼管辖不同 660

(一)法条竞合说 661

五、责任竞合的三种理论 661

(九)举证责任不同 661

(二)请求权竞合说 662

六、责任竞合的处理 663

(三)请求权规范竞合说 663

(三)有限制的选择诉讼制度 664

(二)允许竞合和选择请求权制度 664

(一)禁止竞合制度 664

(二)允许受害人就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中的一种作出选择 665

(一)确认了责任竞合的构成要件 665

七、责任竞合在我国的适用 665

(三)受害人只能在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中选择一种责任提出请求而不能同时基于两种责任提出请求 666

八、前引案例的评析 667

后记 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