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集缘起 描绘二十一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的全球图景 陆晓光 1
序编 中国视阈 3
史华慈《中国与当今千禧年主义——太阳底下的一桩新鲜事》导言 林毓生 3
中国与当今千禧年主义——太阳底下的一桩新鲜事 史华慈 8
史华慈遗笔中的人文关怀 王元化 15
关于人文知识分子与二十一世纪的对话 王元化 胡晓明 17
哲学与思想之辨——王元化与德里达对话访谈录 钱文忠 23
顾准对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思考 高建国 31
全球化—本土化互动关系与中国文学研究研讨纪要 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 41
“五缘”文化与全球化 林其锬 60
汉字传入日本与日本文字之起源与形成 陆晓光 78
第一编 南太平洋地区 103
严寿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 论儒家诗教 103
王贞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 《宋史·日本传》与《王年代纪》研究 126
萧驰(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化之影迹,非覆即变——论中国古典诗歌律化过程之观念背景 154
周建渝(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才子佳人小说研究的回顾与探讨 183
孙玫(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欧亚语言文化学院) 西方影响与现代中国戏曲研究之进程 200
陈致(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 殷人鸟崇拜研究 214
俞慰慈(日本福冈国际大学) “实事求是”之道——日本“中国学”泰斗冈村繁博士学术概览 239
第二编 日本地区 239
靳飞(日本东京大学) 关于京剧与儒教之随想 256
李庆(日本金泽大学) 黎庶昌和岛田重礼 278
陈秋萍(日本久留米大学) 中国文化对日本江户时代初期的影响——以林罗山的哲学思想为中心 294
刘克申(东京女子大学客座研究员) 江户儒者的养生观——以贝原益轩为例 313
连清吉(日本长崎大学) 以中日文化论环中国海地区的文化形态 321
甲斐胜二(日本福冈大学) 关于白族的推行普及新文字运动 334
第三编 美国地区 353
邵东方(美国斯坦福大学宗教研究系) 朱子读书解经之诠释学分析——与伽达默尔之比较 353
郑国和(美国印第安纳州立波尔大学日本和亚洲研究部) “蓝眼睛”对现代日本文学研究的盲点——一位华裔美籍学者的视角 381
陈宁(美国加州桑塔克拉拉大学历史系) 命运可预知而不可改变之观念的产生 403
熊存瑞(美国西密执安大学历史系) 汉唐期间的四民与农商对立 421
陈建华(美国奥伯林学院) 林纾与现代“小说”观念的形成 455
吴琦幸(美国加州州立圣安东尼学院) 《文心雕龙》声训论 477
王晴佳(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 白璧德与“学衡派”——一个学术文化史的比较研究 504
第四编 欧洲与俄罗斯地区 557
方维规(德国特利尔大学语言文学系) “民族”辨——兼论民族主义与国家 557
王维江(德国汉堡大学汉学系) 琉璃厂与清流党——同光年间的士风与学风 587
张寅德(法国巴黎第三大学)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笔下的道家思想 596
陈建华(中国赴俄罗斯高级访问学者) 在历史与现实的长河中——与俄国著名学者李福清关于中俄文化交流的对话 617
编后记 陆晓光 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