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地理部分 3
辨方向 3
看天气 3
看地图 4
地球形状与大小 5
地球仪 6
经线 6
纬线 6
测经线 6
两半球图及水陆分布 7
七大洲 9
四大洋 10
太阳和地球 11
地球的五带 13
我国的国土与人民 15
我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 17
三十一个省级行政区简称 19
我国的四邻 21
我国濒临的四个海 23
我国的海疆及海港 24
我国的三大岛屿 24
我国的三大半岛 24
我国的地形 25
城市与乡村 26
北京——政治文化中心 27
北京名胜 28
东北林海 30
林区特产 31
东北的平原位置 32
东北的冬季 32
北大荒——北大仓 33
东北丰富的资源及发达的工业 33
大庆石油城 34
华北平原 34
华北平原四季 35
黄土高原的形成与特征 35
黄土高原的治理 36
黄土高原两“川地”及窑洞 36
黄河 37
黄河的上、中、下游 38
黄河的治理 38
黄河流域的煤矿与交通 39
煤海——山西 40
棉乡 41
山东 泰山 41
泉城美 42
青岛 42
秦岭 华山 43
蜀道不再难 43
淮河概况 44
秦岭和淮河——北、南方地理分界线 44
水乡 45
鱼米之乡 45
四川盆地位置 46
天府之国 46
群山变通途 47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47
长江上、中、下游 49
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49
上海水陆交通 50
杭州西湖美 51
钱塘潮 51
岭南风光 52
珠江三角洲 52
广州与深圳 53
宝岛台湾 53
云贵高原 54
世界屋脊 55
西藏自治区 55
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56
西部沙漠 56
沙漠绿洲 57
草原新貌 58
我国的阶梯地形 59
我国三大平原 59
我国四大盆地 60
我国四大高原 60
我国的骨架山脉 61
我国的名山 61
我国主要河湖 62
我国的气候状况 63
我国的降水分布 63
我国的矿产资源 64
我国的煤炭产地 64
我国的四大油田 64
铁矿与钢都 65
我国的土地资源 66
我国的森林资源 66
草原和畜牧资源 67
我国水产资源 67
我国铁路主要干线 69
世界主要山脉 71
世界主要高原 71
世界主要平原 72
海底地形 72
热带范围 73
热带森林 73
热带草原 74
热带沙漠 74
温带范围 75
温带草原 76
温带沙漠 76
温带地区经济发达 76
南、北极概况 78
极昼现象和极夜现象 78
南极洲 79
北冰洋 79
世界人口 80
世界的人种 80
世界国家和地区 81
我国同世界的交往 82
我国的对外交通 82
历史部分 87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87
北京人 89
黄帝 尧舜禹 夏朝 91
大禹治水 93
武王伐纣 95
大教育家孔子 97
战国时期 99
商鞅变法 101
秦始皇 103
大泽乡起义 105
张骞通西域 107
官渡之战 109
淝水之战 111
魏孝文帝迁都 113
唐太宗纳谏 115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17
玄奘和鉴真 119
契丹的兴起 121
王安石变法 123
岳飞抗金 125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127
四大发明 129
大航海家郑和 131
闯王李自成 133
民族英雄郑成功 135
雅克萨之战 137
林则徐虎门销烟 139
金田起义 141
中日黄海大战 143
百日维新 145
义和团廊坊大捷 147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149
五四运动 151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53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55
八一南昌起义 157
井冈山会师 159
二万五千里长征 161
西安事变 163
卢沟桥事变 165
红旗插上“总统府” 167
开国大典 169
金字塔 171
斯巴达克 173
女英雄贞德 175
新航路的开辟 177
查理一世上了断头台 179
来克星顿的枪声 181
攻陷巴士底狱 183
马克思和恩格斯 185
萨拉热窝事件 187
攻克冬宫 189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