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提要 1
二、国内研究现状 3
三、国外研究综述 7
四、本研究创新之点 10
第一章 贫困的定义及特性 12
第一节 贫困的定义 12
一、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 12
二、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26
第二节 贫困概念的几个特性 30
一、时间性与空间性 30
二、客观性与主观性 32
本章结论 35
第二章 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 37
第一节 贫困成因的几个视角 37
一、个人素质论 38
二、地缘经济论 39
三、文化生成论 42
四、政治影响论 46
第二节 反贫困的价值观 50
一、斯密之迷 50
二、罗尔斯:给平等一个理由 54
三、阿马蒂亚·森——“经济学的良心” 57
本章结论 61
第三章 东西差距、城乡差距分析 63
第一节 东西差距 63
一、东西差距的历史原因及现状 63
二、学者的分析框架 71
第二节 城乡差距 82
一、中国城乡差别的现状 84
二、城乡差距的原因分析 97
本章结论 109
一、由阶级斗争到阶层差别 111
第一节 阶层差距 111
第四章 阶层差距、个人贫富差距分析 111
二、对不同分类的分析 131
三、形成阶层差距的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 133
四、深刻认识政治改革与阶层分化的关系 139
第二节 个人贫富差距 147
一、贫富差距现状 147
二、贫富观念的嬗变 154
三、贫富转化的几个因素 155
本章结论 161
第一节 自然、先在因素的贫困视角 166
一、自然因素的贫困视角 166
第五章 社会管理与贫困治理 166
二、先在因素的贫困视角 173
第二节 社会文化的贫困视角 182
一、文化教育与贫困 182
二、医疗健康与贫困 185
三、科技发展与贫困 193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贫困视角 196
一、国防军工与贫困 196
二、福利与贫困 204
三、垄断与贫困 211
一、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非赢利组织 213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贫困视角 213
二、社区(村落)建设 215
三、避免“第三部门失灵” 217
本章结论 217
第六章 政府管理与贫困治理 220
第一节 市场对贫困问题的正负效应 220
一、追求财富离不开市场 223
二、市场行为的负效应导致贫困产生 225
第二节 扶贫是政府的责任 225
一、扶贫是政府应履行的责任 225
二、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229
三、政府规制建设 232
四、新型政府展望 236
第三节 政府运作:中央掌控与地方权力 240
一、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 240
二、地方与地方关系的发展 245
第四节 不平衡发展的贫困治理 246
一、缩小城乡差距的思路 246
二、缩小工农差别的思路 254
三、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思路 255
本章结论 257
第一节 邓小平的智慧:从先富到共富 259
一、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发展 259
第七章 中国反贫困的纲领与实践 259
二、邓小平先富理论的几个要点 261
三、邓小平对共同富裕思想的新贡献 265
四、邓小平“先富、共富论”的哲学意义 270
第二节 中国经济的人性化回归 274
一、中国经济的两次转型 274
二、新经济阶段的特征 278
三、以人为本的几个关键点 285
本章结论 291
参考文献 292
一、外文文献 292
二、中文文献(按作者姓名拼音排序)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