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明代目录学:富有生命力的传统 1
目录 1
第二节 评价的误区 7
第二章 明代藏书事业 18
第一节 明代藏书事业的历史背景 19
一、和平的社会环境 19
二、政治的宽松 20
三、经济的繁荣 21
四、学术的发展、著述的增加和科技的进步 23
五、出版印刷业的发展 25
六、前代蕴蓄的丰富 26
一、明代政府藏书的初具规模时期(1368—1424年) 27
第二节 明代政府藏书事业 27
二、明代政府藏书的全盛时期(1425—1487年) 30
三、明代政府藏书的衰落时期(1488—1644年) 31
四、明代政府藏书的特点 33
第三节 明代私人藏书事业 37
一、明初的私人藏书事业 37
二、明代中期的私人藏书事业 39
三、晚明私人藏书事业 40
四、“有无通假”——晚明藏书家的结社和服务社会 42
第四节 明代儒学、书院、寺观藏书事业 49
一、儒学藏书 49
二、书院藏书 52
三、寺院藏书:附论道观藏书 53
第三章 明代目录学发展史 59
第一节 明代的学术思潮与学风 59
一、明代的学术思潮 59
二、明代的学风 66
第二节 明代目录学的发展历程 68
第三节 明代目录学的特点和明代学风的关系 74
一、明代目录学的特点 74
二、明代学风对于明代目录学的影响 75
第四章 明代书目编撰事业 77
第一节 明代官藏目录 77
第二节 明代私藏目录 84
附录:明代私人藏书目录考 93
第三节明代史志目录:《国史经籍志》 113
一、《国史经籍志》的编撰 115
二、《国史经籍志》与《通志艺文略》的关系 119
三、《国史经籍志》书目方法上的得失 122
第四节 明代专科书目 126
一、刻书书目 126
二、戏曲目录 133
三、地方文献目录 139
四、学科书目 142
五、佛道目录 145
六、个人著述书目、引用书目及索引 149
第五章 明代书目类例 152
第一节 明代书目类例的变革 154
一、四部法的产生与发展 179
第二节 传统四部法的动摇 179
二、四部法的优点和局限 183
三、明代书目类例变革的方式 187
第三节 明代书目类例的特点 190
一、以《千字文》作为类例的配号制度 190
二、平面式展开的书目类例 192
三、打破了以儒家经典为中心的传统书目类例 196
四、类目的增多 203
第四节 明代书目类例的缺陷 205
一、类目之间缺乏逻辑 206
二、类目涵义不明 208
三、类目巨细不一 216
一、著录内容和项目增加的历史过程 217
第六章 明代书目著录 217
第一节 著录内容和项目的增加 217
二、著录项目和内容增加的历史原因 222
第二节 明代书目注释 224
一、从《百川书志》的提要谈起 224
二、明代书目的注释内容 229
三、题录、提要和注释的比较研究 232
第三节 互著、别裁法和表格式著录的发明和应用 234
一、明代书目中互著法的采用和别裁法的发明 235
二、互著别裁法产生的背景 241
三、互著别裁法的价值 244
四、表格式著录的发明与应用 245
一、明代书目著录的特点 246
第四节 明代书目的工具书性 246
二、明代书目的工具书性 247
第七章 明代书目中的文献记录 248
第一节 客观地记录文献 249
一、明代的禁书 249
二、禁书的著录 253
三、戏曲小说的著录 254
四、不“因人废书” 266
五、书目应客观地记录文献 267
第二节 同类书的编次 270
第三节 类书方法:实例分析 275
第八章 明代目录学理论 281
第一节 书目工具书性的认知 282
第二节 胡应麟的目录学思想 287
一、总结目录学历史,批评各家书目的得失 288
二、书目分类体系沿革的原因 291
三、对《通志·校雠略》的批评 292
四、书目类型的划分及其功用的探讨 294
五、五部分类理论 295
六、五部分类实践 297
七、胡应麟在目录学史中的地位 299
第三节 祁承?的目录学思想 300
一、对图书价值的认识 301
二、书目类例的作用 303
三、书目类例设置的见解 305
四、关于互著别裁法的阐述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