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篇 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科学的理论体系 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3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3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思想理论来源 5
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因素 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本质特征 8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8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 10
专论 为什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12
一、哲学上物质观念的历史发展 18
第一节 什么是物质 18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 18
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列宁的物质定义 20
第二节 物质的运动 21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1
二、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和规律 23
三、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物质的存在方式 25
第三节 人类意识的起源、本质和能动作用 26
一、意识的起源 26
二、意识的本质 27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28
专论 如何理解尊重客观规律与反对“宿命论”? 30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 33
二、对立统一规律 33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 33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33
三、量变质变规律 37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39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41
一、现象和本质 41
二、原因和结果 43
专论 “中国搞不好了”的说法错在哪里? 44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48
第一节 实践与认识 48
一、实践是科学地揭示认识本质的关键 48
二、实践在认识发生和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50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51
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51
三、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 54
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54
第三节 真理 55
一、真理的客观性 55
二、真理的不可穷尽性 56
专论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至今仍是真理? 58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61
第一节 两种历史观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61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61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62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63
一、社会经济结构 63
二、社会政治结构 65
三、社会意识结构 66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67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67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0
三、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 71
专论 为什么说“精英论”是英雄史观的翻版? 73
第六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76
第一节 资本主义是高度商品化的社会 76
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76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79
第二节 资本主义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 80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80
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84
专论 为什么说“一切向钱看”是错误的? 85
第七章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89
第一节 垄断是当代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89
一、垄断是当代资本主义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89
二、金融寡头的控制和操纵 92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新趋势 94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腐朽性或寄生性 96
一、新科技革命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96
二、生产和技术停滞的趋势 98
三、正在荒淫中死去 100
专论 当代资本主义果真“垂而不死”吗? 102
第八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06
第一节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 106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及决定性的作用 106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107
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10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是有计划的商品生产 109
一、社会主义生产是有计划的生产 109
二、社会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 111
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113
专论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15
第九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发展 120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 120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120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123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27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127
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 130
专论 为什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135
第十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135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135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35
二、社会主义革命在欧洲、亚洲不发达国家的胜利 136
一、共产主义的科学含义 137
第二节 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的 137
二、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138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39
专论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 141
党的基本路线篇 147
第十一章 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和依据 147
第一节 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47
一、党的基本路线在实践中逐步形成 147
二、党的基本路线在实践中丰富发展 149
第二节 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依据 150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50
二、我国国情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 152
专论 为什么要在现阶段特别强调艰苦奋斗精神? 155
一、生产力水平是社会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160
第一节 经济建设是我国的中心任务 160
第十二章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60
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161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巩固与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163
第二节 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历史的结论 164
一、建国初到八大前后,党对发展生产力,加强经济建设总的指导方针是正确的 164
二、1957年及以后20年间,党的指导方针背离了八大路线,造成了严重失误 165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路线、政策,经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66
第三节 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167
一、经济建设战略目标是在科学分析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制定的 167
二、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68
三、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169
专论 治理整顿会不会影响战略目标的实现? 171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我国的客观必然性 175
第一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175
第十三章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75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现实必要性 178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79
第二节 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81
一、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181
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失误 183
三、深化改革开放,贯彻治理整顿 184
专论 两个基本点是否相互矛盾? 187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2
第一节 党的基本路线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19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出和发展 192
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离不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3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195
一、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的影响 197
第二节 提高人民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197
二、培育“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19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思想和文化建设 199
一、确立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 199
二、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201
三、普及和提高教育科学文化 202
专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吗? 204
党的基本知识篇 211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21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11
一、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211
二、中国工人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212
三、中国共产党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 213
一、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政党的根本问题 21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214
二、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21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15
一、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15
二、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16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捍卫党的先锋队性质 217
专论 为什么私营企业主不能入党? 219
第十六章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221
第一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221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221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222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所体现的 223
第二节 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23
一、发扬献身精神 223
二、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 226
三、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27
四、为人民办实事 230
专论 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还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 231
第十七章 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235
第一节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235
一、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 235
二、民主集中制是正确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 236
三、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党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37
四、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237
第二节 高度民主和高度集中的统一 238
一、党内的高度民主 238
二、党内的高度集中 240
三、高度民主和高度集中的辩证关系 241
第三节 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241
一、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义 242
二、健全和完善党的组织制度 244
三、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246
专论 强调集中统一就不能发扬党内民主吗? 247
第十八章 党的作风和党的纪律 250
第一节 党的作风 250
一、党风的科学含义 250
二、党的三大作风 250
三、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253
第二节 党的纪律 255
一、党的纪律的科学含义 255
二、党的纪律的类型 255
三、党的纪律的特点 256
四、严格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 257
五、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58
一、加强廉政建设 260
第三节 严肃党纪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260
二、注重党风教育,领导干部要做端正党风的模范 261
专论 端正党风同我们普通党员无关吗? 263
第十九章 坚持党员标准,提高党员素质 265
第一节 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性 265
一、党员在党组织中的地位 265
二、新的历史时期对党提出更高的要求 266
第二节 坚持党员标准 267
一、党员标准的涵义 267
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是党员标准的具体体现 268
第三节 增强党性锻炼 270
一、党性是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 270
二、党性修养的内容 271
三、党性修养的方法 272
专论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党员思想行为的要求仍然是高标准的? 274
第二十章 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 277
第一节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277
一、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 277
二、党的干部必须当好人民的公仆 278
第二节 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 280
一、党的干部标准和干部路线 280
二、党的干部的“四化”方针 281
三、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培养干部后备队伍 283
四、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 285
第三节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是一个坚定、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 288
一、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88
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291
专论 为什么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革命化放在首位?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