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峰等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209036733
  • 页数:3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城乡统筹的角度来研究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协调的问题。认为解决城乡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去统筹城乡发展。

目录 1

前言 1

序 1

上篇 新型工业化 3

第一章 工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3

第一节 工业化发展的理论 3

一、对经济发展本质——工业化的认识 3

二、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 8

三、工业化的定义与指标体系 9

四、工业化各理论流派 12

五、工业化路径理论 15

六、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综述 19

第二节 国内外工业化发展的实践 20

一、西方主要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实践 20

二、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及发展现状 24

第二章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背景分析及其理解 31

第一节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的背景分析 31

一、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的背景 31

二、中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与弊端 36

三、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区别与联系 40

第二节 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解 45

一、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 45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49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和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 52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与历史必然性 55

五、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可行性 57

第三章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 59

第一节 “小康社会”概念的由来及其界定 59

一、小康社会概念的由来 59

二、“小康社会”的界定 62

第二节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解 64

一、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首要任务 64

二、小康社会要继续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 66

三、小康社会特别强调社会的全面进步 68

四、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小康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9

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与区域性差异的客观性 69

第三节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及现状特点 70

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70

二、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 72

三、中国目前小康水平的现状特点分析 79

第四节 小康社会目标评价的指标体系 81

第五节 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必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87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增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保证 87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 89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扩大就业和改善就业结构的需要 90

四、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可缩小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 92

第四章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信息化的带动 95

第一节 国内外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 95

一、世界信息化发展进程 95

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其现状特点 101

三、必须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104

第二节 工业化与信息化关系研究 105

一、对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界定 105

二、工业化与信息化关系研究 109

三、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必要性分析 116

第三节 信息化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122

一、信息化可以提升传统产业结构 122

二、信息化可以为工业化创造市场需求 126

三、信息化可以促使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127

四、信息化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29

第四节 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实现途径 133

一、充分发挥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133

二、加强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136

三、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 137

四、以信息化建设为先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 138

五、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 139

第五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支撑 142

第一节 高新技术与新型工业化关系研究 142

一、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142

二、对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认识 144

三、高新技术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 147

第二节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进程及特点 149

一、国外主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49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152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154

四、我国高新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错位分析 159

第三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165

一、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 165

二、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 166

三、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两者的互动发展 167

四、加强对高新区的管理,发挥其集聚效应 168

五、加强风险投资机制建设,完善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169

下篇 新型工业化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73

第六章 新型工业化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173

第一节 城市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研究 174

一、城市化、工业化与信息化 174

二、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81

第二节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现状特点及其制约因素 186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186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特点 188

三、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90

四、中国城市化滞后的障碍因素 193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条件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198

一、国外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比较分析及经验借鉴 198

二、我国对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200

三、新型工业化条件下中国城市发展对策 202

第七章 新型工业化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208

第一节 “三农”问题的现状特征 208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 208

二、农民就业问题严重 212

三、农村各种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 215

四、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216

五、乡村负债问题严重 216

六、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216

七、农业受入世挑战严重 217

八、农村社会发展滞后 217

第二节 “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机制分析 218

一、“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218

三、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艰难 222

二、过度向重工业倾斜的“割裂型”不平衡发展战略 222

四、体制原因 223

五、乡镇企业发展滞后,导致用工量锐减,农民增收渠道不畅 225

六、城市化建设严重落后 225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重视”三农”问题 226

一、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226

二、解决”三农”问题在新时期的重要意义 228

第四节 国内外“三农”问题解决的经验借鉴 230

一、韩国的经验 230

二、我国上海的经验 233

一、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依靠新型工业化 234

第五节 以新型工业化谋划“三农”问题的解决 234

二、要进行制度创新 239

三、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转移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240

四、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242

五、加强农业的信息化建设 244

第八章 中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246

第一节 城乡关系的界定及其发展历程 246

一、对城乡关系的理解和界定 246

二、国外城乡关系发展进程分析 249

三、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评价 251

一、城乡经济发展方面 264

第二节 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关系的现实表现 264

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 270

三、城乡政治生活 275

四、城乡社会生活方面 276

第三节 城乡关系发展的现状特点、机制及协调发展的意义 284

一、城乡关系发展的现状特点 284

二、城乡二元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286

三、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机制分析 288

一、城乡一体化概念内涵、实质和核心 293

第九章 城乡一体化实现的有效途径:城乡统筹 293

第一节 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 293

二、研究城乡一体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96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296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 299

一、国外工业化与城乡关系 299

二、国内城乡一体化模式分析 302

第三节 城乡统筹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304

一、城乡统筹的提出的背景分析 304

二、对城乡统筹的理解 306

三、城乡统筹的内容 311

四、实行城乡统筹的意义 315

第四节 城乡统筹的发展对策 316

一、制度供给 316

二、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获得维护自己利益的政治表达权利 327

三、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327

四、实施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331

五、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332

参考文献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