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 技术跨越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
(二)技术跨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
(三)研究技术跨越的意义 4
二 研究内容 6
(一)技术跨越史的研究 7
(二)技术跨越“理”的研究 9
(三)技术跨越“用”的研究 13
三 研究方法 13
第二章 技术跨越研究 15
一 历史背景 15
(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15
(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17
(三)资本主义世界危机四起 18
二 国外研究简况 20
(一)西方学者对未来社会的探索 20
(二)技术跨越思想的奠基者 22
(三)明确提出技术跨越和技术跳跃者 25
三 国内研究简况 26
(一)舆论准备 27
(二)质的飞跃 27
(三)高度重视 29
(四)切实研究 31
第三章 技术跨越特质与概念 33
一 技术的多重含义 33
二 跨越的含义 38
(一)跨越要领的多视角解释 38
(二)跨越概念界定 40
三 技术跨越的一般观点 41
(一)技术跨越“六论” 42
(二)有待商榷的问题 43
四 技术跨越要领的内涵 46
(一)技术跨越的特质 46
(二)技术跨越要领界定 48
五 技术跨越要领界定意义 49
第四章 技术跨越模式 51
一 技术跨越模式“六说” 51
(一)技术跨越模式说 52
(二)技术跨越路径(途径)说 52
(三)技术跨越方式说 53
(四)技术跨越模型说 54
(五)技术跨越策略说 55
(六)技术跨越轨道说 56
二 自主跨越模式 58
(一)含义与特点 58
(三)注意问题 59
(二)优点和缺点 59
三 模仿跨越模式 60
(一)含义与特点 60
(二)优点和缺点 62
(三)注意问题 68
四 综合型技术跨越模式 68
(一)含义与特点 68
(二)技术跨越优势 69
五 技术跨越模式选择 70
(一)模式选择的经验教训 70
(二)技术跨越模式选择依据 71
(三)中国在技术跨越模式选择上的战略转移 74
第五章 技术跨越实证 77
一 近代科技活动中心的跨越转移 77
(一)英国技术跨越发展 77
(三)德国技术跨越发展 79
(二)法国技术跨越发展 79
(四)美国技术跨越发展 80
二 20世纪追赶国的跨越历程 81
(一)苏联科技跨越发展 81
(二)日本模仿创新追赶战略 83
(三)亚洲“四小龙”的进口替代战略 84
三 新中国技术发展中的跨越特征 86
(一)新中国技术跨越阶段的划分 86
(二)探索性技术跨越阶段 87
(三)模仿跨越为主阶段 89
(四)自主跨越为主阶段 90
四 技术跨越也是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93
第六章 中国技术整体跨越战略 95
一 技术整体跨越概念及研究意义 95
(一)技术整体跨越概念 95
(二)技术整体跨越研究意义 97
二 中国技术整体跨越必要性 100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100
(二)中国国情的需要 105
三 中国技术整体跨越可行性 108
(一)国情整体优势的提升 109
(二)超越型的发展势头 113
第七章 技术跨越机遇和条件 118
一 技术跨越机遇性 118
(一)机遇的内涵与作用 118
(二)机遇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意义 121
(三)抓住重要战略期 125
二 技术跨越条件性 128
(一)条件的概念及作用 129
(二)技术跨越条件层论 131
(一)人才的决定性地位 135
三 技术跨越的首要条件 135
(二)教育的基础作用 137
第八章 技术跨越与技术革命 140
一 技术革命的含义与发展 140
(一)什么是技术革命 140
(二)技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142
二 五次技术革命共同特征 149
(一)主要特征和主要内容 149
(二)科学理论基础 150
(三)技术革命与科学革命、产业革命的关系 152
(四)科技成果转化周期 153
(五)主导技术 155
(六)技术革命意义 157
三 新主导技术的跨越 157
(一)新主导技术的预见 158
(二)新主导技术的国际竞争 162
(三)中国新主导技术发展战略 167
第九章 技术跨越与哲学高潮 170
一 技术革命与哲学发展 170
(一)技术革命与技术哲学 171
(二)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175
(三)技术革命推动整个哲学深入发展 178
二 哲学对技术革命的影响 182
(一)哲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扫清道路 183
(二)科技人才受哲学的支配 186
(三)做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 188
三 中国现代哲学高潮与技术跨越 193
(一)中国现代第一次哲学高潮与技术跨越 193
(二)中国现代第二次哲学高潮与技术跨越 197
(三)中国现代第三次哲学高潮与技术跨越 198
参考文献 203
后记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