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国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03611480
  • 页数:522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章 法学和法理学 1

第一节 法学、当代中国法学及其历史使命 1

第二节 法学的分类、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13

第三节 法学、法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16

第四节 研究法学、法理学的意义 19

第五节 研究法学、法理学应有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23

第一编 法的一般原理 31

第二章 法的概念 31

第一节 法的术语和外部特征 31

第二节 法的内容和社会阶级本质 36

第三节 法的概念的几个基本方面 44

第四节 法的定义 48

第一节 利益的概念、属性和分类 60

第三章 法与利益 60

第二节 法与利益的一般关系 63

第三节 法的创制中的利益问题 67

第四节 法的实现中的利益问题 68

第四章 法的作用和价值 70

第一节 法的作用的概念 70

第二节 法的社会作用 71

第三节 法的规范作用 77

第四节 法的作用的界限 81

第五节 法的价值 82

第五章 法的起源 95

第一节 社会调整及其分类 95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社会调整 98

第三节 法的产生过程 101

第四节 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与法 105

第一节 法制、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的概念 109

第六章 法制、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 109

第二节 法的历史类型的变更 114

第三节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119

第二编 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127

第七章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 127

第一节 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建立社会主义法的指导思想 12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的产生的特点 131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 135

第八章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基本原则 13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本质 13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的社会本质 143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的国家强制性和居民的自愿遵守性 150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与“一国两制” 153

第五节 社会主义法的定义 156

第六节 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 15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与经济 166

第九章 社会主义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16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与政治 171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与文化 178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与科学技术 183

第十章 社会调整系统中的社会主义法 201

第一节 社会生活的规范性调整和社会调整系统 20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 20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211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与其他社会规范、技术规范 220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调整及其机制 225

第一节 法律调整的概念 225

第二节 法律调整的对象 227

第三节 法律调整的方法、方式、类型 229

第四节 法律调整的机制 231

第一节 “法制”与法治”不应混同 235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 235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 240

第三编 法的创制 249

第十三章 法的创制 249

第一节 法的创制的概念及基本形式 249

第二节 法的制定的过程和程序 254

第三节 立法技术 261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 265

第十四章 法律规范 272

第一节 法律规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72

第二节 法律规范的结构 273

第三节 法律规范的种类 279

第十五章 法的体系 288

第一节 法的体系的概念 288

第二节 法的部门的划分 291

第三节 公法和私法问题 296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简介 300

第十六章 法的渊源 304

第一节 法的渊源的概念和种类 304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 310

第三节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315

第四节 中国的判例 318

第四编 法的实现 321

第十七章 法的实现 321

第一节 法的实现的概念及基本形式 321

第二节 法的适用——司法 328

第三节 法的适用——行政执法 336

第四节 仲裁和调解 342

第五节 法的实现的效果 347

第十八章 法律规范的效力、法律解释和类推 353

第一节 法律规范的效力 353

第二节 法律解释 359

第三节 类推适用 369

第十九章 法律关系 373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 373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种类 379

第三节 法律关系主体 382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 387

第五节 法律关系客体 392

第六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396

第二十章 合法行为、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402

第一节 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402

第二节 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416

第三节 违法犯罪的预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425

第二十一章 法律监督 434

第一节 法律监督的概念和分类 434

第二节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439

第三节 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441

第四节 审判监督 444

第五节 检察监督 447

第六节 社会监督 448

第五编 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 455

第二十二章 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 455

第一节 法律意识 455

第二节 法律文化 465

第二十三章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评析 473

第一节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一般内容 473

第二节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485

第三节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社会成因 491

第二十四章 西方法理学评析 502

第一节 自然法—价值论学派 502

第二节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 508

第三节 法律社会学学派 512

第四节 法学研究的价值方面、规范方面和事实方面的统一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