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产核资的基本概念、必要性和目的 1
第一章 工业企业清产核资基本知识 1
第二节 清产核资的基本原则与意义 4
第三节 清产核资的政策 5
第四节 提高对清产核资工作的认识 8
第二章 清产核资实施方案的制定 12
第一节 清产核资实施方案的设计类别 13
第二节 清产核资方案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14
第三节 清产核资方案的制定原则 15
第四节 清产核资方案举例 18
第一节 清产核资的组织领导体系 28
第三章 清产核资的组织体系及职责分工 28
第二节 清产核资办公室职责及各专业组的设置 30
第三节 企业清产核资办公室各专业组的职责 33
第四节 财务部门在清产核资中的主导作用 41
第五节 清产核资组织的运转 42
第四章 清产核资工作的日常管理 44
第一节 清产核资日常管理工作 44
第二节 清产核资日常管理制度 45
第三节 报表传递与审核制度 50
第五章 清产核资工作的宣传培训和物质准备 52
第一节 清产核资宣传工作的组织 52
第二节 清产核资的培训工作 54
第三节 清产核资的物质准备 57
第六章 清产核资基础表式设计 59
第一节 清产核资基础表的作用及特点 59
第二节 清产核资基础表的内容及编制 62
第三节 固定资产统一分类目录 71
第四节 基础表填报经验与技巧 74
第七章 资产清查 85
第一节 资产清查范围的确定 85
第二节 资产清查工作的要求 87
第四节 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管理 89
第三节 资产清查人力的配备 89
第五节 资产清查的主要技术方法 93
第六节 固定资产的清查 98
第七节 流动资产的清查 102
第八节 长期投资的清查 111
第九节 经营开发及联营联办的清查 113
第十节 在建工程的清查 114
第十一节 无形资产的清查 117
第十二节 土地的清查 118
第十三节 各项资金的清查内容及方法 119
第十四节 负债的清查 119
第十五节 所有者权益的清查 120
第一节 所有权界定的必要性和意义 122
第八章 所有权界定 122
第二节 所有权界定的政策 123
第三节 所有权界定的组织发动、人员分工及主要方法 127
第四节 几项主要资产的所有权界定 130
第五节 严格掌握所有权界定政策界限 132
第九章 资产价值重估 135
第一节 资产价值重估的基本概念 135
第二节 固定资产价值重估的程序 139
第三节 固定资产价值重估的基本方法 144
第四节 重估后净值与折旧的计算 157
第五节 资产重估价值的分析与评价 159
第六节 固定资产重估案例 161
第十章 资金核实与产权登记 165
第一节 资金核实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165
第二节 资金核实的政策掌握 168
第三节 资金核实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69
第四节 产权登记 171
第十一章 清产核资的会计处理 173
第一节 清产核资会计处理的意义 173
第二节 清产核资会计处理的要求及政策依据 174
第三节 清产核资的会计处理 175
第十二章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184
第一节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84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症结成因及对策 186
第三节 帐外资产的成因及对策 188
第四节 债权债务关系不清的原因及对策 190
第五节 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的要求 195
第六节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实例 202
第十三章 清产核资的验收与总结 204
第一节 清产核资验收的意义 204
第二节 资产清查阶段的验收 205
第三节 资产清查验收案例 222
第四节 所有权界定和价值重估的验收 226
第五节 总结 229
第六节 奖惩办法 232
案例1 领导重视 组织有力 保证清产核资工作顺利进行 235
附录一 清产核资案例选 235
案例2 根据不同特点 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清查 236
案例3 分级归口 全面清查 240
案例4 采用“信函认证法”对应收款项进行再确认 241
案例5 准确计算固定资产净值 245
案例6 认真研究政策 实事求是进行重估 246
案例7 合理调整固定资产原值 248
案例8 运用科学方法 采用规范化标牌管理资产 249
附录二 清产核资问题解答 251
附录三 清产核资工作总结实例 258
附录四 冶金企业资产价值重估办法(试行)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