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再发现 1
1.1 黄土地的意蕴--中华文明的象征 2
1.2 偏见与礼赞--一位外域哲人的启示 4
1.3 虚无热--文明反思的歧路 8
1.4 时代课题--中华文明的再发现 12
第二章 中华文明的创发 16
2.1 山河形胜--中华文明的地理基础 16
2.2 奇葩满园--远古文化的多中心与文明创发的大中心 21
2.3 创发之路--三代文化与中华文明基本模式 27
第三章 中华文明的演进轨迹 47
3.1 震荡中的抉择--中华文明的定型期 48
3.2 顿挫中的行进--中华文明的发展期 55
3.3 月迷津渡--中华文明的衰变期 61
3.4 柳暗花明--中华文明的转型期 64
第四章 独特的经济道路及其自我嬗变 67
4.1 一个被忽视的事实--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发达时代 67
4.2 文明进步的磐石--富于应变能力的小农经济 73
4.3 希望的土地--传统农业成就巡礼 82
4.4 独运的匠心--传统手工业的历史奉献 90
4.5 繁荣的市廛--商品经济的早启与发展 96
4.6 艰难的突破--传统经济的自我嬗变 111
4.7 不是沉论--传统经济道路的再认识 123
第五章 中华制度的历史功过 127
5.1 权力生长的歧路--中西古代制度的差异探源 128
5.2 万流归宗--传统皇帝制度的专制特征 132
5.3 无约束权力的清醒剂--传统制度中的民主因素 138
5.4 近代文官制的前驱--传统考铨、监察制度精化举隅 148
5.5 利弊兼具的双刃剑--传统政治制度与文明关系面面观 159
第六章 博大精深的中华思想 171
6.1 尊天与重人--从巫史文化到人本思潮 172
6.2 心力构筑的堂奥--传统思想的多维结构与杰出建树 181
6.3 中华智慧的煦晖--传统思想与世界文明 209
6.4 彩练与桎梏--传统思想与文明面面观 222
第七章 民族精神的伟大奠基 230
7.1 与时俱进的风貌--传统变化精神 232
7.2 兼容并蓄的胸襟--传统开放精神 234
7.3 激扬的民魂--传统爱国精神 237
7.4 本体的感召--传统道德精神 240
7.5 韧性的追求--传统进取精神 243
7.6 玉帛的抉择--传统和平精神 245
第八章 文明的超越之路 248
8.1 沧桑正道--回溯的启示 249
8.2 含英咀华--继承的思考 258
8.3 重谱华章--超越的探求 270
8.4 东方朝阳--中华文明的展望 275
后记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