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史讲义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11011·90
  • 页数:76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期(一九一九年五月至一九二三年十二月) 3

第一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九一九年五月至一九二一年六月) 3

第一节 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3

在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工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出现 8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10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照亮了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道路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4

工业无产阶级的壮大 17

初期的工人运动 21

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2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照亮了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道路 26

第三节 五四爱国运动 29

“巴黎和会”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9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32

“六三”中国无产阶级的政治大罢工 33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3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6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毛泽东的初期革命活动 36

毛泽东的初期革命活动 38

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反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 40

第五节 共产主义小组在中国的出现。毛泽东的建党思想和建党活动 45

列宁关于殖民地革命的纲领和策略方针 45

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48

毛泽东的建党思想和建党活动 49

结语 53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一九二一年七月至一九二三年十二月) 56

第一节 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三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政治经济状况 56

帝国主义在华盛顿会议上关于侵略中国的协议 56

军阀战争加剧。孙中山在南方的斗争 58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工业危机和人民生活的痛苦 6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4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4

中共湘区委员会的建立和毛泽东的革命活动 66

中共旅欧总支部的建立和周恩来的革命活动 68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70

第三节 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70

香港海员大罢工的胜利 71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和劳动立法运动 73

毛泽东领导的湖南工人运动的发展 74

党领导的初期农民运动 78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党关于民主革命基本纲领的提出 79

第四节 二七大罢工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84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工人运动的继续高涨 84

京汉铁路工人的二七政治大罢工 85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党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政策的决定 89

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积极帮助 93

结语 95

第二编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九二四年一月至一九二七年七月) 101

第三章 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革命运动的高涨(一九二四年一月至一九二六年七月) 101

第一节 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反帝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01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状况 101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107

革命武装的建立和工农群众运动的发展 112

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活动和广东革命派对商团反革命的镇压 115

冯玉祥北京政变和国民会议运动 117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20

孙中山的北上和逝世 126

第二节 五卅反帝运动和全国反帝大浪潮的掀起 129

工人反帝斗争的展开。帝国主义对学生和工人的暴行--福州惨杀和青岛惨杀 129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 131

五卅惨案和上海的反帝国主义运动 133

广州沙基惨案和省港大罢工 138

北方革命群众运动的发展和三一八惨案 140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第一次 东征陈炯明,平定杨、刘叛乱,国民政府的成立,第二次东征的胜利 143

第三节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蒋介石对革命的阴谋篡夺 143

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 146

全国农民运动的继续发展 148

反对国民党右派和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152

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56

蒋介石对革命的阴谋篡夺--中山舰事件及整理党务案 158

第四节 毛泽东所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发表 163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者在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上的理论错误 163

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理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67

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172

结语 174

第四章 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一九二六年七月至一九二七年四月) 177

第一节 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 177

北伐出师和向长江流域的胜利发展,在革命军进攻下封建军阀的崩溃 177

工农群众对革命军的支援和工农群众运动的高涨 183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武汉、九江工人收回租界 188

第二节 毛泽东所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书的发表 190

斯大林论中国革命 190

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 193

毛泽东所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书的发表 196

全国农民运动的深入发展。毛泽东主办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203

第三节 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阴谋 206

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 206

南京的攻取。英、美帝国主义炮击南京事件 211

北伐中反对蒋介石反动派的斗争和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向革命进攻的加紧 212

结语 217

大资产阶级代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19

第一节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革命的局部失败 219

第五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紧急阶段,革命的失败(一九二七年四月至一九二七年七月) 219

武汉革命政府和南京反革命政府的对立。革命的紧急阶段 22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投降主义路线对革命的危害 227

中国共产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27

工农运动的继续高涨,反革命势力对武汉的进攻和武汉汪精卫集团反动倾向的增长 231

共产国际的五月指示。陈独秀投降主义路线对革命的危害 234

第三节 从蒋介石集团的叛变到汪精卫集团的叛变。革命的失败 237

夏斗寅叛变和许克祥叛变 237

反革命的郑州会议和徐州会议 239

武汉汪精卫集团的叛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 240

结语 242

第三编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九二七年八月至一九三七年七月) 247

第六章 中国革命的低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创造红色政权而斗争(一九二七年八月到一九三一年九月) 247

第一节 中国革命的低潮 24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国际环境 247

在国民党新军阀反革命专政下的国内政治经济情况 249

革命的低潮 255

八一南昌起义 257

第二节 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257

“八七”会议和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纠正 260

秋收起义,毛泽东向井冈山进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61

广州起义 268

党内第一次“左”倾路线的出现及其停止 270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毛泽东关于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理论 273

中国共产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73

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 279

毛泽东关于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理论 289

中国共产党反对陈独秀取消主义的斗争 296

第四节 古田会议,毛泽东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央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毛泽东的土地革命路线 298

古田会议,毛泽东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298

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300

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毛泽东的土地革命路线 302

第五节 党内第二次“左”倾路线的出现及其被克服。三次反围攻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思想 310

党内第二次“左”倾路线的出现及其被克服 310

红色区域军民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二、三次反革命围攻 316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319

结语 321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北。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党内第三次“左”倾路线的形成及其危害 323

一九二九年秋开始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成为东方的战争策源地 323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红色区域的围攻而斗争(一九三一年九月至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323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下强占东北 325

中国共产党发出全民抗日的号召,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326

帝国主义国家和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苏联对日本强占东北的两种不同反映 327

中国红色区域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成立及其对日宣战 329

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和上海军民的英勇抗战。卖国的《淞沪停战协定》 331

党内第三次“左”倾路线的形成,在“左”倾路线指导下有利革命形势的丧失,全国抗日民主运动高潮的暂时低落 334

红色区域军民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第四次反革命围攻,红色区域的发展和红军的扩大 338

第二节 全国革命高潮暂时低落期间红色区域的斗争和抗日斗争 338

红色区域的查田运动和各项建设的成就 341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日益法西斯化和对抗日人民的野蛮镇压 346

日军进攻热河和卖国的《塘沽协定》。中国共产党号召在三个条件下团结抗日 348

察绥抗日同盟军的崛起及其失败。福建抗日人民政府的成立及其失败。民族武装自卫运动的发动 350

第三节 红军第一方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的召开。各路红军的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白区文化反围攻斗争 353

第三次“左”倾路线错误的发展及其对国民党统治区和革命根据地工作的危害 353

第五次反围攻斗争的失利和红军的长征 356

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363

张国焘反党活动的被粉碎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365

南方各省游击战争的坚持 373

白色区域文化围攻和反围攻 375

结语 380

第八章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和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九三五年十二月至一九三七年七月) 383

第一节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毛泽东所著《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的发表 383

一九三五年前后的国际环境 383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形成,国民党统治区日益殖民地化 386

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卖国的《何梅协定》和华北的伪“自治运动” 390

在日本加紧侵略下国内外矛盾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92

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提出 395

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的爆发。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397

毛泽东所著《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400

第二节 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407

中国工农红军的东征及回师,逼蒋抗日政策的确定 407

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继续高涨 410

成为时局转折点的西安事变 41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417

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残暴统治。东北沦为殖民地社会 418

第三节 东北人民抗日联军的斗争 418

东北人民初期的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 421

在金日成领导下中国东北境内朝鲜人民的抗日斗争 427

第四节 毛泽东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发表 430

毛泽东对理论工作的巨大贡献。《实践论》的基本内容 430

《矛盾论》的基本内容 440

结语 449

一九三七年资本主义国家新的经济危机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 453

第一节 抗日战争开始时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453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全面抗战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而斗争(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年十二月) 453

第四编 抗日战争时期(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九月) 453

中国抗战的国际形势 45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和抗日战争中的两条不同指导路线 459

第二节 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 467

中国抗战中两个战场的出现 467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471

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473

毛泽东所著《论持久战》一书的发表 480

党内新投降主义的出现及其错误 488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和反对党内新投降主义的斗争 488

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及其对新投降主义路线的基本纠正 493

第四节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对投降和打退反共高潮的斗争 500

相持阶段到来后的国际形势 500

日本的对华政策和国民党营垒的分裂 504

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的被打退 507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 510

第五节 毛泽东所著《新民主主义论》一书的发表 513

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游击战争的继续发展 520

第六节 人民抗日力量的发展和解放区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520

解放区战场成为抗战中的主要战场 529

结语 531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为坚持抗战和巩固解放区而斗争(一九四一年一月至一九四三年十二月) 534

第一节 中国人民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的到来 534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 534

日、伪、蒋对解放区的夹攻 54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巩固解放区的各项政策 543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543

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545

解放区的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555

第三节 解放区军民粉碎日军残酷进攻的英勇斗争 565

解放区对敌斗争的军事方针 565

各解放区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的斗争 567

民兵在对敌斗争中的作用 572

第四节 解放区的恢复和扩大 575

解放区军民继续粉碎敌人的“扫荡” 575

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三次反共高潮的斗争 577

结语 580

第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斗争(一九四四年一月至一九四五九月) 582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的挣扎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危机 582

日军的新进攻和国民党战场的大溃退 582

四大家族反动统治的深刻危机 583

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高涨 587

美帝国主义的扶蒋反共政策 589

第二节 解放区成长为反攻的主力 591

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 591

解放区的扩大及其重要战略地位,解放区社会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592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596

第四节 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606

德国法西斯的崩溃 606

解放区军民转入全面反攻,日军的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 607

结语 610

第五编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九四五年九月至一九四九年十月) 615

第十二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而斗争(一九四五年九月至一九四六年六月) 615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毛泽东所著《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发表 615

战后的国际形势 615

战后的国内形势 616

毛泽东所著《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发表 619

第二节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624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和重庆谈判 624

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及其被粉碎 630

国民党统治区的反内战运动。一二·一惨案 631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停战令的公布 632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政协决议和停战协定的斗争 637

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政协决议和停战协定 637

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部署全面内战 642

党加紧自卫战争的准备,解放区练兵,减租和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644

第四节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646

结语 649

第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而斗争(一九四六年七月至一九四七年六月) 652

第一节 全面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纸老虎。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方针 652

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疯狂地发动全面内战 652

毛泽东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653

中国共产党粉碎蒋介石进攻的方针 659

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全面进攻的被粉碎 662

第二节 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662

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665

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及其被粉碎 667

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伟大作用 671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殖民地化和爱国民主运动的空前高涨 673

国民党统治区的殖民地化 673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676

周恩来在南京与美蒋反动派的斗争 682

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684

结语 688

第十四章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而斗争(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九年十月) 690

第一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进攻。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整党整军运动。毛泽东所著《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发表 690

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 690

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697

中国共产党的整党运动和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 698

资产阶级中间路线的破产 700

党领导人民争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毛泽东所著《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发表 702

党的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 706

第二节 党的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纪律性的指示和健全党委制的决定 706

党中央关于加强纪律性的指示和健全党委制的决定 713

第三节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716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716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727

第四节 美蒋反动派的“和平”攻势及其被粉碎。百万雄师下江南,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覆灭。毛泽东对美国白皮书的批判 734

美蒋反动派的“和平”攻势及其被粉碎 734

百万雄师下江南,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覆灭 737

毛泽东对美国白皮书的批判 739

毛泽东所著《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 744

第五节 毛泽东所著《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74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749

结语 752

附录 754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和重要会议简表(1921年至1949年) 754

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发展(1921年7月至1949年底) 760

二、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761

三、全国农民协会组织的发展 761

一、中国工会会员人数的增长 76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运动的发展 761

中国工农红军战绩统计表(1931年1月至1933年10月) 763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的兵力和战绩 764

一、兵力的增长 764

二、抗击日、伪军兵力统计 765

三、主要战绩统计(1937年9月至1945年10月) 766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敌我兵力消长统计 767

一、敌我兵力消长统计 767

二、三大战役歼敌统计 767

三、我军歼敌统计(1946年7月至1950年6月) 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