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针灸现代研究篇 3
第一章 针灸基本概念及研究进展 3
第一节 经络的特征与实质 3
第二节 穴位结构与功能特异性 15
第三节 经络之气与针感 27
第二章 针灸治疗疾病的内在机制 34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疾病的神经学机制 34
第二节 针灸治疗疾病的免疫学机制 43
第三节 针灸治疗疾病的内分泌学机制 52
第三章 针灸临床研究进展 61
第一节 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机制的研究 61
第二节 针灸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机制的研究 70
第三节 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机制的研究 84
第四节 针灸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机制的研究 95
第五节 针灸治疗生殖系统疾病机制的研究 103
各论 针灸治疗篇 113
第一章 内科 113
第一节 发热 113
第二节 休克 119
第三节 抽搐 126
第四节 感冒 131
第五节 中暑 136
第六节 咳嗽 141
第七节 哮喘 148
第八节 失音 156
第九节 呕吐(附反胃) 161
第十节 呃逆 168
第十一节 胃下垂 173
第十二节 便秘 179
第十三节 遗尿 185
第十四节 泄泻 193
第十五节 阳萎(阳强) 199
第十六节 遗精 205
第十七节 失眠 211
第十八节 眩晕 219
第十九节 癫痫 224
第二十节 心律失常 232
第二十一节 中风 238
第二十二节 黄疸 249
第二十三节 水肿 255
第二十四节 血证 261
第二十五节 重症肌无力 271
第二十六节 高血压病 276
第二十七节 糖尿病 283
第二十八节 冠心病 287
第二十九节 肥胖症 298
第三十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303
第三十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09
第三十二节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315
第二章 外科与皮肤科 320
第一节 扭伤 320
第二节 外伤性截瘫 326
第三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333
第四节 落枕 339
第五节 面神经麻痹 342
第六节 白癜风 348
第七节 湿疹 352
第八节 酒渣鼻 357
第九节 斑秃 360
第十节 黄褐斑 365
第十一节 银屑病(牛皮癣) 368
第三章 妇科 374
第一节 月经不调 374
第二节 痛经 384
第三节 经期综合征 390
第四节 带下病 394
第五节 不孕症 400
第六节 胎位不正 405
第七节 产后缺乳 409
第八节 乳癖(乳腺增生病) 413
第四章 儿科 419
第一节 小儿发热 419
第二节 小儿呕吐 426
第三节 小儿泄泻 430
第四节 疳症 435
第五节 脑性瘫痪 441
第六节 儿童多动症 445
第一节 麦粒肿 451
第五章 五官科 451
第二节 迎风流泪 455
第三节 目痒 460
第四节 暴盲 465
第五节 视神经萎缩 472
第六节 白内障 477
第七节 近视 483
第八节 耳鸣耳聋 486
第九节 鼻炎 491
第十节 咽喉肿痛 499
第六章 痛症 506
第一节 面痛(三叉神经痛) 506
第二节 牙痛 512
第三节 胁痛 517
第四节 腰腿痛 522
第五节 头痛 530
第六节 胃痛 537
第七节 胆绞痛 545
第八节 腹痛 552
第七章 其它 561
第一节 艾滋病 561
第二节 肿瘤 572
第三节 针灸抗衰老 579
第四节 痔疮 586
第五节 脱肛 593
第六节 针灸美容 598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