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人口约束因素研究 1
引言 1
一、我国区域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1
二、研究意义 3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5
四、研究方法、手段和途径 5
五、数据来源 6
第一章 主体功能区及人口约束因素研究进展 6
一、主体功能区研究综述 6
二、主体功能区与人口因素研究 11
第二章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现状分析 12
一、全国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12
二、优化开发区的特征、问题与发展方向 16
三、重点开发区的特征、问题与发展方向 23
四、限制开发区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39
五、禁止开发区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45
第三章 各类主体功能区的人口状况分析 47
一、人口数量分析 48
二、人口素质分析 56
三、人口年龄结构 60
第四章 影响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人口约束因素研究 63
一、主体功能区之间的人口迁移 63
二、未来主体功能区人口分布趋势 64
三、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人口约束因素分析 65
第五章 破解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人口约束因素对策建议 67
一、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实施不同的人口和产业政策,并注重优势互补 67
二、人口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多管齐下,相互协调 70
三、充分把握主体功能区建立过程中的人口再分布规律,做到未雨绸缪 71
主体功能区划相关人口战略研究 75
前言 75
第一章 主体功能区划相关人口战略的基本内涵 79
一、人口合理分布、有序流动的解读 80
二、人口迁移和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83
三、经济-人口分布协调状况的国际比较——经验证据 90
四、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匹配的必要条件 109
第二章 当前实现我国人口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112
一、我国目前人口分布的问题 112
二、阻碍人口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113
第三章 促进我国人口合理分布、有序流动的系统对策 116
一、主体功能区划下实现人口政策目标的制度障碍 116
二、实现人口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的政策调整及其保障措施 120
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人口政策研究 146
第一章 制约主体功能区实施的人口发展问题 146
一、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46
二、老龄化问题突出 147
三、人口分布不均衡 147
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150
五、未来人口布局面临的挑战 152
第二章 人口政策促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作用 154
一、按主体功能区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意义 154
二、人口发展应成为规划的主要基础性变量 159
第三章 促进主体功能区实施的人口政策 161
一、优化开发区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人口结构 161
二、重点开发区要吸纳更多的外来人口 163
三、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66
四、创新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模式 169
五、建立有利于人口合理分布的考核指标体系 174
不同类型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人口约束因素研究 178
第一章 优化开发区——北京大兴区 178
一、大兴区人口发展历程及趋势 179
二、大兴区建立优化开发区过程中突破人口约束因素的对策 191
三、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 195
第二章 重点开发区——河南驻马店 196
一、驻马店区域资源禀赋 196
二、驻马店市经济发展分析 200
三、驻马店规划重点开发区的人口限制因素 202
四、驻马店规划重点开发区解决人口限制因素对策建议 208
第三章 限制开发区——贵州毕节 210
一、毕节地区区域资源禀赋 211
二、毕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13
三、毕节规划限制开发区的人口限制因素 217
四、毕节规划限制开发区解决人口限制因素的对策及建议 222
第四章 禁止开发区——黑龙江五大连池 224
一、五大连池市主体功能区基本类型及人口限制因素分析 224
二、解决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人口限制因素的对策及建议 232
人口发展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研究 237
绪论 237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37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239
三、技术路线与方法 240
第一章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人口发展功能区指标系统的比较与衔接 241
一、主体功能区指标系统 241
二、人口发展功能区指标系统 250
三、两种区划指标系统的关联分析 257
四、主要结论与衔接建议 268
第二章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人口发展功能区分区方法的比较与衔接 270
一、主体功能区划方法 270
二、人口发展功能区划方法 273
三、区划方法比较分析 275
四、衔接方案 280
第三章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人口发展功能区空间衔接 283
一、两种区划空间概念剖析 284
二、三种方案的实证 289
三、结论与建议 296
第四章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人口发展功能区配套政策衔接 299
一、政策衔接的重大意义 299
二、配套政策衔接的可行性分析 301
三、配套政策衔接的途径分析 303
四、基于政策衔接的相关政策建议——以重庆市为例 305
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口发展研究 308
绪论 308
一、研究背景 308
二、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309
第一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311
一、户籍人口 311
二、居住人口的估算 312
三、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314
四、人口结构 317
第二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口发展功能区划与分类 317
一、人口发展功能区理论 317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口发展功能区划 320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口集聚区的分类 324
第三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口发展预测 331
一、区域人口竞争理论 331
二、区域人口竞争模型 333
第四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研究 340
一、就业与地区生产总值关系模型 340
二、就业人数预测 342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发展状况 345
四、人才模型建构 349
五、人才发展预测 350
第五章 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口科学发展的措施 353
一、不断提高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口承载力 353
二、转变生活方式,促进人口发展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脱钩 359
三、加快建设辽宁沿海都市圈,形成组团式“多中心”人口分布模式 361
四、加快全域城市化进程 363
五、加快人力资源培养、引进与开发,实现人口素质分布合理化 365
六、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 365
七、适当调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计划生育政策 366
八、在人口发展方式转变中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370
第六章 研究结论 371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在人口发展创新中先行一步 371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人口集聚区 372
三、202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居住人口将超过2000万人 372
四、大力提高人才和人力资源对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 373
五、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人口科学发展的措施 374
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人口问题研究 390
绪论 390
一、研究背景 390
二、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392
三、主要研究内容 398
四、基本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398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399
第一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399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发展的现状 400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变动特征 405
三、福建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分析 408
第二章 202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预测 409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预测的方法与选择 409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规模预测 411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自然变动预测以及净迁入外来人口数量估算 424
四、海峡西岸经济区开放式人口仿真 425
第三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未来人口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426
一、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 426
二、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27
三、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问题 429
四、人口出生与生殖保健领域存在的问题 430
五、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存在的问题 431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发展的战略选择 433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出生性别比平衡 433
二、应对人口老龄化 435
三、区域人口空间结构优化战略 437
四、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力资源整体优势的战略 438
五、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机制的战略 440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发展功能区划综合报告 445
绪论 445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445
二、研究目标 446
三、研究内容 446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447
五、研究区概况 447
第一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基础专题评价 449
一、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 449
二、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458
三、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470
四、物质积累水平评价 474
五、人类发展水平评价 478
第二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发展功能分区 482
一、分区原则 482
二、分区方法 484
第三章 促进经济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建议 491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未来人口布局面临的问题 492
二、引导关中-天水经济区未来人口合理布局的基本思路 493
三、经济区人口发展功能分区定位及政策取向 495
四、促进经济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政策建议 497
五、推进形成人口发展功能区形成的措施建议 499
第四章 关于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发展功能区形成的政策建议 502
一、人口发展功能区划意义 502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功能区划的思路和目的 503
三、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发展功能评价分区结果 503
四、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504
五、经济区以人为本政策建议 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