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教育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华兴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32052095
  • 页数:821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绪言——兼论民国教育史分期 1

一、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1862—1911) 6

二、民国教育的创始(1912—1915) 7

三、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改革(1915—1927) 9

四、民国教育的发展与定型(1927—1937) 11

五、民国教育的演进与衰落(1937—1949) 13

第一篇 学制篇 19

第一章 传统教育的危机与西方教育的影响 19

一、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及其职能 19

二、晚清传统教育的危机 23

三、教会学校的出现及其双重功能 29

四、西方近代学制的引介 33

第二章 从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 38

一、京师同文馆的创立 38

二、围绕“天文算学馆”的争论 41

三、洋务学堂的发展及其障碍 45

四、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51

第三章 晚清教育改革的社会呼唤 57

一、甲午战前教育改革的呼声 57

二、戊戌时期民族良知的呐喊 63

第四章 清末新学制:壬寅—癸卯学制 74

一、清末新学制的建立 74

二、癸卯学制的特点与评析 81

三、癸卯学制的实践与历史定位 94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建立 98

第五章 民国第一个学制:壬子—癸丑学制 98

二、壬子—癸丑学制的具体内容 102

三、民初学制的进步与不足 111

四、学制调整与封建回潮 118

第六章 新文化运动与1922年新学制 125

一、新文化运动:学制改革的新动力 125

二、1915—1921年:学制改革的新探索 131

三、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的诞生 141

四、新学制在民国教育史上的地位 150

第七章 民国学制的定型与启迪 153

一、普通教育的学制调整 155

二、职业教育与师范教育的学制调整 159

三、民国学制的演进与启迪 163

第八章 从苏区到解放区的学校制度 175

一、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学校制度 175

二、抗日民主根据地学校制度 179

三、解放区的学校制度 184

四、苏区、边区、解放区学制评析 186

第二篇 思想篇 196

第一章 传统教育思想的变型:“中体西用” 196

一、西学东渐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危机 196

二、“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200

第二章 清末民初新教育思潮的激荡 206

一、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兴衰 206

二、实利主义教育思想的演化 209

三、国民教育思潮的起伏 211

四、美感教育思想的出现 215

五、科学教育思潮的兴起 216

第三章 孙中山的教育思想 219

一、“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泉源” 219

二、批判封建教育,主张教育改革 221

三、规划国民教育新体系 224

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28

第四章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232

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233

二、“思想自由”与“兼容并包” 239

三、发展个性,崇尚自然 243

四、“教育独立议” 246

一、勤工俭学热潮的兴起与发展 250

第五章 勤工俭学与工读思潮 250

二、风靡一时的工读主义思潮 256

第六章 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 262

一、实用主义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 262

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266

第七章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 273

一、以教育“救国新民” 274

二、“教育必须取法西洋” 278

三、对新教育的探索 281

第八章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287

一、职业教育的地位与目标 288

二、办学方针和教学原则 291

三、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 297

第九章 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301

一、教育的本质和效能 302

二、教育的起源和进化 307

三、“全人生指导”的青年教育思想 311

第十章 蒋介石的教育思想 316

一、从“党化教育”到“三民主义教育” 316

二、“教”与“育”并重兼顾 320

三、提倡“新生活运动” 325

第十一章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 330

一、平民教育的性质与原则 331

二、“除文盲,作新民”的教育宗旨 335

三、乡村改造与四大教育 339

第十二章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 344

一、教育应尽“推进文化改造社会之功” 345

二、乡村建设理论与乡村教育 349

三、乡村教育的规划与实验 353

第十三章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358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359

二、生活教育的理论架构 362

三、生活教育的性质和定位 368

第十四章 毛泽东的教育思想 373

一、教育的性质和功能 373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379

三、知识观和教学论 383

第一章 清末“新政”与教育行政制度的改革 391

一、清末“新政”与中央学部的建立 391

第三篇 管理篇 391

二、地方教育行政制度的演变 398

三、教育管理机构近代化的开端 402

第二章 民国初年教育部的开创性工作 405

一、中华民国教育部的成立 405

二、开创民国教育的新局面 408

三、民初教育部的管理改革 417

第三章 教育行政制度的演变 422

一、中央教育行政制度 422

二、省级教育行政制度 431

三、县市级教育行政制度 438

四、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艰难步伐 444

一、清末教育宗旨的回溯 448

第四章 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 448

二、民国元年教育宗旨的革新 449

三、袁世凯对教育宗旨的变更 450

四、欧战后教育界对教育宗旨的争议 453

五、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的确定 455

第五章 抗战及战后的教育政策与管理 463

一、战时教育方针与管理 463

二、战后教育管理措施 470

第六章 教科书的编写与审订 480

一、清末教科书的编审制度 480

二、民国初年教科书的革新 484

三、三民主义教育与教科书的编审 489

一、新式教学方法的起步 495

第七章 教学方法的改进 495

二、西方教学方法的系统引进 500

三、可贵的探索:从“教授法”到“教学做合一” 505

第八章 师资管理与待遇 512

一、民国初期的师资管理与待遇 512

二、国民政府抗战前的师资管理与待遇 517

三、抗战及战后的师资管理与待遇 524

四、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 529

第九章 教育经费制度的建立 533

一、中央教育经费制度的演变 533

二、地方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整理 539

一、清末:学位制度的扭曲表现 544

第十章 学位制度的厘订 544

二、民初:近代学位制度的起步 547

三、《学位授予法》的颁布与实施 550

第十一章 留学教育的管理 553

一、晚清留学教育管理体制 553

二、民初及北京政府的留学教育管理 557

三、国民政府抗战前的留学教育管理 562

四、抗战及战后的留学教育管理 567

第十二章 教育学术团体的发展 572

一、清末民初教育学术团体的建立 572

二、五四时期的教育团体与教育改革 578

三、国民政府时期教育团体的专业化 585

第一章 高等教育 593

一、清末民初高等教育的奠基 593

第四篇 办学篇 593

二、北大改制与高教革新 596

三、抗战前国民政府高等教育的定型 601

四、抗战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 607

五、战后高等教育的困顿 614

第二章 中等教育 618

一、清末民初中等教育的奠基 618

二、五四前后中等教育的改革 621

三、抗战前国民政府中等教育的发展与定型 626

四、抗战时期及战后中等教育的起落 631

第三章 初等教育 636

一、清末民初初等教育的奠基 636

二、五四前后初等教育的改革 639

三、抗战前国民政府初等教育的发展与定型 644

四、抗战时期及战后初等教育的兴衰 647

第四章 师范教育 651

一、清末民初师范教育的奠基 651

二、五四前后师范教育的改革 655

三、抗战前国民政府师范教育的发展与定型 659

四、抗战时期及战后师范教育的浮沉 665

第五章 职业教育 672

一、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672

二、南京国民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整顿 681

三、抗战时期职业教育的演进 687

第六章 社会教育 692

一、民初社会教育的提出与平民识字运动 692

二、抗战前国民政府社会教育的发展 696

三、社会教育在战时的演进与战后的衰落 705

第七章 女子教育 711

一、清末新式女子教育的出现 711

二、民国初年女子教育的起伏 718

三、新文化运动与女子教育的全面解禁 721

四、国民政府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 726

第八章 留学教育 732

一、留学教育的发端与“日本热” 732

二、庚款留学、勤工俭学与民初留学教育 738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教育 743

四、留学教育与中国社会 750

第九章 教会教育 757

一、清末教会教育概述 757

二、民国初年教会教育的发展及其政策走向 765

三、收回教育权运动和国民政府注册令的颁行 770

四、教会教育世俗化及教会大学的特色教育 774

第十章 苏区、边区、解放区的教育实践 781

一、苏区: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摇篮 781

二、抗日烽火中边区教育的发展与特色 786

三、迎接黎明:由战时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变 792

结语——民国教育与现代化 799

一、民国教育的起伏及其深层动因 799

二、现代化历程中民国教育的双重效应 804

三、教会学校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809

四、对于“教育救国”论的历史评价 813

五、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 817

后记 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