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绪论 2
第一章 中医诊断学的范围及其意义 2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的学科范围 2
一、四诊运用 2
二、疾病诊断 2
三、证候辨别 2
第二节 诊断在中医学中的意义 3
第二章 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及其原则 5
第一节 诊断学原理 5
第二节 诊断学原则 7
一、整体察病 7
二、四诊并重 8
三、从病辨证 9
四、标本病传 11
第三章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3
第一节 秦汉晋隋唐诊断学的崛起 13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基础的发展 14
第三节 明清至今诊断学的成就与贡献 15
第四章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及其研究方法 19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9
第二节 中医诊断学的研究方法 20
第二篇 四诊 26
第一章 望诊 26
第一节 望神 26
一、神的基本概念 26
二、望神的意义 27
三、望神的方法 27
四、望神的内容 28
第二节 望面色 31
一、五色诊法的基本概念 32
二、面部色诊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33
三、望色常规 33
四、面部与脏腑相关部位 36
五、望色十法 38
六、常色与病色 38
七、色、脉、症合参 48
第三节 望形态 51
一、望形体 51
二、望姿态 55
第四节 望头颈官窍 60
一、望头面、颈项、头发、须眉 60
二、望眼目 66
三、望耳 75
四、望鼻 76
五、望口唇 79
六、望齿、龈 81
七、望咽喉 83
八、望下窍 85
第五节 望皮毛 88
一、色泽 89
二、形态 91
第六节 望络脉与指甲 103
一、望络脉的一般方法 104
二、望小儿食指络脉 105
三、望爪甲 107
第七节 望排出物 110
一、望痰、涎、涕、唾 111
二、望呕吐物 114
三、辨脓与辨血 117
第八节 望舌 119
一、舌的结构与功能 119
二、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及望舌原理 120
三、望舌的意义 122
四、望舌方法与注意事项 126
五、望舌的内容 129
附一:关于望面色与望小儿食指络脉的现代研究 152
附二:关于舌诊的现代研究 154
第二章 闻诊 157
第一节 听声音 157
一、发声 157
二、语言异常 160
三、呼吸异常与咳嗽 162
四、呕吐、嗳气与呃逆 165
五、肠鸣 166
六、啮齿与小儿啼哭 166
七、叹息与呵欠 167
第二节 嗅气味 169
一、病体气味 169
二、官窍气味 169
三、排出物气味 171
四、病室气味 171
第三章 问诊 173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和原则 173
第二节 问一般项目 174
第三节 问主诉和病史 175
一、主诉 175
二、现病史 176
三、既往、生活、家族史 176
第四节 问现在症状 178
一、问寒热 178
二、问汗 183
三、问周身 187
四、问饮食与口味 195
五、问二便 199
六、问睡眠 203
第五节 问妇女 205
一、问月经 205
二、问带下 207
第六节 问小儿 208
一、问出生前后情况 208
二、问喂养情况 209
三、问生长发育情况 209
四、问预防接种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 209
第四章 切诊 211
第一节 脉诊 211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211
二、脉诊的临床意义 212
三、诊脉的部位 213
四、诊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16
五、正常脉象 218
六、病理性脉象 220
七、诊妇人脉 255
八、诊小儿脉 256
九、脉症顺逆与从舍 257
附:脉象研究 258
第二节 按诊 260
一、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261
二、按诊的内容 262
第三篇 八纲 269
第一章 表里 269
第一节 表证 269
第二节 里证 270
附:半表半里证 270
第三节 表里的鉴别及其关系 271
一、表证和里证的鉴别 271
二、表证和里证的关系 272
第二章 寒热 275
第一节 寒证 275
第二节 热证 276
第三节 寒热的鉴别及其关系 276
一、寒热证的鉴别 276
二、寒热证的关系 276
三、寒热与表里的关系 279
第三章 虚实 283
第一节 虚证 283
第二节 实证 284
第三节 虚实的鉴别及其关系 285
一、虚实证的鉴别 285
二、虚实的错杂、转化和真假 286
第四节 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 287
第四章 阴阳 291
第一节 阴证和阳证 291
一、阴证 291
二、阳证 291
三、阴证和阳证的鉴别要点 292
第二节 真阴不足与真阳不足 292
一、真阴不足(肾阴不足) 292
二、真阳不足(肾阳不足) 293
第三节 亡阴与亡阳 293
一、亡阴 293
二、亡阳 293
第五章 八纲中的辩证法 295
第一节 四对矛盾 295
第二节 矛盾的主要方面 296
第三节 现象与本质 296
第四节 相互转化与相互联系 297
附:八纲的现代研究 298
第四篇 辨证 303
第一章 病因辨证 303
第一节 六淫病辨证 303
一、风淫证候 304
二、寒淫证候 308
三、暑淫证候 311
四、湿淫证候 315
五、燥淫证候 319
六、火淫证候 322
第二节 疫疠病辨证 324
一、温疫证候 325
二、疫疹证候 326
三、瘟黄证候 327
第三节 七情病辨证 329
一、喜伤心证候 330
二、怒伤肝证候 331
三、思伤脾证候 331
四、悲伤肺证候 332
五、恐伤肾证候 333
六、惊伤证候 334
七、忧伤证候 335
第四节 饮食、劳逸病辨证 335
一、饮食、虫伤证候 336
二、劳逸所伤证候 338
三、房劳所伤证候 340
第五节 外伤病辨证 341
一、金刃伤证候 341
二、虫兽伤证候 342
三、跌扑伤证候 342
第二章 气血津液辨证 344
第一节 气病辨证 344
一、气虚证 345
二、气陷证 346
三、气滞证 348
四、气逆证 351
第二节 血病辨证 353
一、血虚证 354
二、血瘀证 356
三、血热证 358
四、血寒证 360
第三节 气血同病辨证 361
一、气滞血瘀 362
二、气虚血瘀 364
三、气血两虚 365
四、气不摄血 366
五、气随血脱 368
第四节 津液病辨证 370
一、津液不足 371
二、水液停聚 373
第三章 脏腑辨证 383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383
一、心病辨证 383
(一)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 384
(二)心血虚与心阴虚 386
(三)心火亢盛 387
(四)心脉痹阻 388
(五)痰迷心窍 390
(六)痰火扰心 391
二、小肠病辨证 392
小肠实热 392
第二节 肺与大肠病辨证 394
一、肺病辨证 394
(一)肺气虚 394
(二)肺阴虚 396
(三)风寒束肺 398
(四)寒邪客肺 399
(五)痰湿阻肺 400
(六)风热犯肺 401
(七)热邪壅肺 403
(八)燥邪犯肺 404
二、大肠病辨证 406
(一)大肠湿热 406
(二)大肠液亏 408
(三)肠虚滑泻 409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410
一、脾病辨证 410
(一)脾气虚 411
(二)脾阳虚 412
(三)中气下陷 413
(四)脾不统血 415
(五)寒湿困脾 416
(六)湿热蕴脾 418
二、胃病辨证 420
(一)胃阴虚 420
(二)食滞胃脘 421
(三)胃寒 423
(四)胃热 424
第四节 肝与胆病辨证 426
一、肝病辨证 426
(一)肝气郁结 426
(二)肝火上炎 428
(三)肝血虚 429
(四)肝阴虚 430
(五)肝阳上亢 431
(六)肝风内动 433
(七)寒滞肝脉 436
(八)肝胆湿热 437
二、胆病辨证 439
胆郁痰扰 439
第五节 肾与膀胱病辨证 440
一、肾病辨证 440
(一)肾阳虚 442
(二)肾阴虚 444
(三)肾精不足 446
(四)肾气不固 447
(五)肾不纳气 448
二、膀胱病辨证 450
膀胱湿热 451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452
一、心肾不交 452
二、心脾两虚 454
三、心肝血虚 455
四、心肾阳虚 456
五、心肺气虚 458
六、脾肺气虚 459
七、脾肾阳虚 460
八、肺肾阴虚 462
九、肝肾阴虚 463
十、肝脾不调 464
十一、肝胃不和 466
十二、肝火犯肺 467
第四章 经络辨证 469
第一节 十二经脉病证候 469
一、肺手太阴经病证候 471
二、大肠手阳明经病证候 472
三、胃足阳明经病证候 473
四、脾足太阴经病证候 474
五、心手少阴经病证候 475
六、小肠手太阳经病证候 475
七、膀胱足太阳经病证候 476
八、肾足少阴经病证候 477
九、心包络手厥阴经病证候 478
十、三焦手少阳经病证候 479
十一、胆足少阳经病证候 480
十二、肝足厥阴经病证候 481
第二节 奇经八脉病证候 482
一、督脉病证候 483
二、任脉病证候 484
三、冲脉病证候 485
四、带脉病证候 486
五、阴跷脉病证候 487
六、阳跷脉病证候 488
七、阴维脉病证候 489
八、阳维脉病证候 490
第五章 六经辨证 492
第一节 六经病证的分类 493
一、太阳病证候 493
二、阳明病证候 499
三、少阳病证候 503
四、太阴病证候 505
五、少阴病证候 507
六、厥阴病证候 510
第二节 六经的传变、直中、合病和并病 515
一、传变 515
二、传经 515
三、直中 516
四、合病和并病 517
第六章 卫气营血辨证 520
第一节 卫气营血证候的分类 521
一、卫分证候 521
二、气分证候 526
三、营分证候 532
四、血分证候 535
第二节 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 540
第七章 三焦辨证 543
第一节 三焦病证候的分类 544
一、上焦病证候 544
二、中焦病证候 550
三、下焦病证候 554
第二节 三焦病证候的传变 556
第五篇 诊断与病案 561
第一章 疾病诊断 561
第一节 伤风 562
第二节 麻疹 563
第三节 水痘 564
第四节 ?痧 565
第五节 白喉 566
第六节 顿呛 567
第七节 疟疾 568
第八节 痢疾 569
第九节 霍乱 570
第十节 湿热病 571
第十一节 中风 572
第十二节 痨瘵 573
第十三节 噎膈 575
第十四节 疳疾 576
第十五节 鼓胀 577
第十六节 鼻渊 鼻鼽 578
第十七节 喉痹 乳蛾 579
第十八节 肺痈 肺痿 580
第十九节 胸痹 581
第二十节 哮病 582
第二十一节 消癉 583
第二十二节 闭 厥 脱 583
第二十三节 癫、狂、痫 587
第二十四节 惊风 588
第二十五节 痿痹 589
第二十六节 癥瘕积聚 591
第二十七节 疝气 593
第二十八节 淋浊癃闭 594
第二十九节 痈疽疔疖 596
第三十节 痔漏 598
第三十一节 崩漏带下 599
第三十二节 阴挺 600
第二章 症状鉴别 602
第一节 恶寒 602
第二节 恶寒发热 603
第三节 壮热 606
第四节 潮热 607
第五节 往来寒热 609
第六节 烦热 610
第七节 微热 611
第八节 出汗 612
第九节 昏迷 614
第十节 抽搐 616
第十一节 衄血 618
第十二节 咳血 619
第十三节 呕血 620
第十四节 尿血 622
第十五节 便血 623
第十六节 头痛 624
第十七节 胸痛 626
第十八节 胁痛 628
第十九节 胃脘痛 629
第二十节 腹痛 631
第二十一节 腰痛 633
第二十二节 四肢关节痛 635
第二十三节 咳嗽 636
第二十四节 喘促 638
第二十五节 眩晕 640
第二十六节 心悸 641
第二十七节 不寐 643
第二十八节 不欲食 644
第二十九节 呕吐 646
第三十节 黄疸 648
第三十一节 水肿 649
第三十二节 小便不利 651
第三十三节 腹泻 652
第三十四节 便秘 654
第三十五节 麻木 655
第三十六节 半身不遂 656
第三章 病案 659
第一节 中医病案的特点 659
第二节 中医病案的内容和要求 660
一、病案的内容 660
二、病案书写的要求 666
第三节 病案格式 666
索引 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