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本研究工作的缘起 1
二、本研究的理论前提:哲学原型与最高善 4
三、本书研究目的与涉及范围 11
四、国内外牟宗三“圆善论”研究的状况及局限 12
第一章 “圆善论”理论基础分析 22
第一节 牟宗三论“仁义内在”与康德的自律道德 22
一、牟宗三论“生之谓性”与“义理之性” 23
二、康德的自律道德概观 29
三、牟宗三论孟子“仁义内在”与康德意志自律之异同 35
第二节 中国哲学之德福关系的一般性考察 42
第三节 牟宗三论中国哲学之德福关系 45
第二章 牟宗三对康德“最高善”的质疑 53
第一节 西方德福关系的一般性考察 53
第二节 康德“最高善”思想的主要内容 57
一、康德论“善的意志” 59
二、康德论“最高善” 62
三、康德论实现“最高善”的两个设准 67
第三节 牟宗三对康德“最高善”之阐释与质疑 73
一、牟宗三对康德“最高善”思想之阐释 73
二、牟宗三对康德“最高善”之可能的条件分析 85
三、牟宗三对康德“最高善”可能之条件的批判 98
第三章 牟宗三对三教无限智心之证成 106
第一节 牟宗三对“物自身”含义之限定 106
一、依对象是否在感性形式下划分“现象”与“物自身” 106
二、依知性即或离感性形式划分“现象”与“物自身” 110
三、牟宗三论“物自身”的积极意义 117
第二节 牟宗三论智的直觉与“物自身” 119
一、牟宗三论智的直觉之意义与作用 119
二、“物自身”是一个价值意味的概念 121
三、人虽有限而可无限 124
第三节 牟宗三论儒释道三教之无限智心 128
一、儒家无限智心的证成 129
二、道家无限智心的证成 136
三、佛家无限智心的证成 143
第四章 牟宗三论“圆教”与“圆善” 155
第一节 “诡谲的即”之“圆教”表达模式 155
第二节 儒释道三教存有论之内在差异 158
一、儒释道三教之实践的存有论 159
二、以“纵贯纵讲”与“纵贯横讲”分判究竟“圆教” 162
第三节 牟宗三论佛教之“圆教”与“圆善” 166
一、佛家“圆教”之规模 168
二、佛家“圆教”与“圆善” 177
第四节 牟宗三论道家之“圆教”与“圆善” 179
一、道家“圆教”之规模 180
二、道家“圆教”与“圆善” 185
第五节 牟宗三论儒家之“圆教”与“圆善” 187
一、儒家“圆教”之规模 189
二、儒家“圆教”与“圆善” 196
第五章 “圆善论”的理论价值与现代意义 202
第一节 “圆善论”的理论价值判定 202
一、“圆善论”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与影响 202
二、“最高善”与“圆善”之论衡 209
第二节 “圆善论”的现代意义与影响 217
一、“圆善论”对儒家文化的意义与影响 217
二、“圆善论”对儒家伦理的实践意义与影响 224
结语 229
参考文献 232
致谢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