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移植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泽轩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117030399
  • 页数:101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节 概述 1

第一章 移植学的历史与演变 1

第二节 移植免疫学及抗排斥药物的进展 2

第三节 外科手术的进展 2

一、肾移植的历史 2

二、心脏移植的历史 3

三、肺移植及心肺移植的历史 3

四、肝移植的历史 3

五、胰腺移植历史 3

六、小肠移植 4

第四节 移植学未来的演变 4

第二章 移植学的免疫学基础 6

第一节 同种抗原识别的分子基础 6

一、移植抗原 7

(一)主要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7

(三)其他在移植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抗原 10

(二)次要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10

二、同种抗原识别相关分子 11

(一)T细胞抗原受体 11

(二)T细胞上的附属分子 15

三、T细胞活化的分子过程 18

(一)T细胞增殖及T细胞的效应者功能 18

(二)T细胞活化的早期膜和胞内信息事件 19

(三)转录性活化和T细胞基因表达 21

四、同种抗原识别的分子及细胞机制 23

(一)同种抗原识别的分子机制 23

(二)同种抗原识别的细胞机制 26

第二节 移植物排斥的效应者机制 29

一、移植排斥效应者机制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0

(一)移植排斥的效应者机制的体外研究 30

(二)体内细胞效应者机制分析 30

(一)抗体介导的效应者机制 31

二、移植物排斥的效应者机制 31

(二)CD8+CTL介导的效应者机制 32

(三)炎症性CD4+T细胞/活化巨噬细胞的效应者机制 33

(四)同种移植排斥的类型及其效应者机制 33

第三节 免疫耐受与移植 34

一、诱导耐受性的策略 34

(一)免疫耐受的细胞及分子机制 34

(二)移植耐受诱导的基本策略 35

(三)耐受诱导方案在临床移植中应用的困难性 35

二、各种移植耐受诱导方案的研究现状 36

(一)完全性和混合性嵌合体与移植耐受 36

(二)应用单克隆抗体建立移植耐受 37

(三)胸腺内移植供者细胞诱导免疫耐受 38

(四)应用抗淋巴细胞血清和供者骨髓建立移植耐受 39

(五)输血与移植耐受 39

(六)Veto现象与移植耐受 40

(七)阻断T细胞活化及诱导T细胞无能建立移植耐受 41

第四节 移植中药物干预的细胞及分子机制 46

一、移植排斥反应的药物调节环节概述 47

二、免疫抑制剂作用的细胞及分子机制 48

(一)环孢霉素A和FK506免疫抑制的细胞及分子机制 48

(二)雷帕霉素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48

(三)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49

(四)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分子机制 50

第三章 移植学的组织配型 51

第一节 组织相容性系统的研究简史及命名 51

一、引言 51

二、HLA研究简史 51

三、小鼠H-2系统 53

四、HLA的国际命名 54

(一)基因与基因产物 56

(二)HLA-基因区 56

一、HLA抗原的分子生物学 56

第二节 人类的组织相容性系统 56

(三)HLA-抗原系统及分型 59

二、HLA的遗传特性 61

(一)HLA的遗传特征 61

(二)HLA基因及抗原的频率 62

(三)HLA的多态性 64

(四)HLA的功能及意义 65

(五)HLA与疾病的关系 66

三、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 73

四、次要组织相容性系统 74

五、组织相容性抗原特性与移植学的免疫反应性 74

第三节 组织相容性系统的测定 75

一、生物学方法测定组织相容性抗原 75

二、血清学方法测定组织相容性抗原 75

(一)抗原分型的血清学方法 76

(二)T-/B-淋巴细胞分离法 78

(三)HLA-抗体测定 80

(四)抗HLA抗血清的来源 80

三、细胞学方法测定组织相容性抗原 80

(一)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 81

(二)预处理淋巴细胞分型法(PLT) 82

(三)间接细胞介导的淋巴细胞溶解试验(CML试验) 82

(四)T细胞克隆鉴定HLA抗原 82

四、分子生物学方法 82

(一)序列特异性低核苷酸杂交方法 82

(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形性测定(RFLP) 83

(三)凝胶电泳法测定HLA抗原 83

(四)DNA分子生物学方法 83

五、HLA抗原分型方法选择 83

(一)血清学方法作HLA-Ⅰ(A、B、C)抗原和HLA-Ⅱ(DR、DQ、DP)抗原分型 83

(三)MAILA方法作HLA-DP分型 84

(四)HLA-DR分型 84

(二)荧光素双染色法作HLA-DR-、DQ、DP抗原分型 84

第四节 HLA与器官移植 85

一、临床意义 85

(一)受者与供者的HLA-分型 85

(二)检测抗体试验 86

(三)交叉配合试验 86

(四)HLA表型频率与供者选择 86

二、HLA与肾移植 87

(一)组织学配型与肾移植 87

(二)各种不同供、受者之间的第一次移植 90

(三)再次肾移植 90

(四)输血与肾移植效果 91

三、HLA与骨髓移植 92

四、HLA与心、肺移植 92

五、HLA与肝移植 92

六、HLA与角膜移植 92

第五节 HLA研究与进展 93

七、HLA与其他组织器官移植 93

第四章 免疫抑制药物的临床应用 95

第一节 概述 95

第二节 硫唑嘌呤 96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特性 96

二、药代动力学 96

(一)体内代谢 96

(一)细胞免疫 97

(二)体液免疫 97

(三)适应证 97

三、免疫药理作用 97

(二)药物的相互作用 97

四、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98

(一)白细胞减少 98

(二)感染 98

(三)致癌作用及皮肤损害 98

(一)世界移植学会 99

五、在器官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99

(六)注意监测 99

(四)致突变及致畸性作用 99

(五)对性功能及生育的作用 99

第三节 RS-61443 100

一、分子结构与理化特性 101

二、药代动力学 101

三、免疫药理作用 101

四、MM的用药方法、剂量及毒副作用 102

五、移植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103

六、在器官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103

第四节 Brequinar(BQR) 103

一、分子结构与理化特性 104

二、药代动力学 104

三、免疫药理作用 104

四、用药方法、剂量及毒副作用 105

五、移植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105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特性 106

(一)基本概念 106

二、药代动力学 106

第五节 环孢霉素A 106

六、在器官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106

(二)体内代谢过程 107

(三)药物动力学与临床用药的关系 108

三、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 110

(一)肾毒性 110

(二)肝毒性 111

(三)免疫系统的影响 111

(四)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112

(五)循环和血液系统的影响 112

(六)对骨髓系统的影响 112

(七)胃肠道反应 113

(八)神经外胚层毒性 113

四、在器官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113

(一)肾移植 113

(二)肝移植 114

(五)骨髓移植 115

(四)胰腺移植 115

(三)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 115

(六)其他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116

五、新山地明 116

二、药代动力学 117

(一)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 117

三、免疫药理作用 117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特性 117

第六节 FK506 117

六、国产环孢素A-赛斯平口服液 117

(二)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对移植抗原的反应 118

(三)基本用药方法和剂量 118

四、毒副作用 119

(一)免疫系统抑制所致毒副作用 119

(二)肾毒性 119

(六)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20

(三)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120

(五)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20

(四)肝毒性 120

(七)胃肠道反应 121

五、在器官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121

(一)肾移植 121

(二)肝移植 122

(三)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 122

(四)其他器官移植 123

第七节 雷帕霉素 123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特性 123

二、免疫药理作用 124

三、用药方法及毒副作用 124

一、化学结构和理化特性 125

第八节 脱氧精胍菌素 125

(二)肾移植 125

四、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125

(一)心脏移植 125

(三)其他器官移植 125

二、免疫药理作用 126

(一)细胞免疫 126

(二)体液免疫 126

(三)动物移植免疫 126

三、毒副作用 126

五、在器官移植中的临床作用 127

四、移植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127

第九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 129

一、化学结构和分类 129

二、分泌调节、生理效应和药动力学 129

(一)分泌调节 129

(二)生理效应 129

(三)药代动力学 130

三、免疫药理作用 130

四、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 131

(五)对免疫反应引起的炎性反应较强的抑制作用 131

(一)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131

(一)影响巨噬细胞吞噬及处理抗原的作用 131

(四)干扰补体参与免疫反应 131

(三)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免疫母细胞的分裂增殖、浆细胞合成抗体及致敏的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 131

(二)破坏参与免疫活动的淋巴细胞 131

(二)诱发或加重感染 132

(三)影响伤口愈合 132

(四)诱发和加重溃疡 132

(五)影响生长发育 133

(六)神经精神症状 133

(七)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 133

(八)反跳现象及停药症状 133

五、在器官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133

(二)单克隆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的制备 136

一、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的制备 136

第十节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136

(一)多克隆抗淋巴细胞血清的制备 136

二、免疫药理作用 137

(一)细胞清除 137

(二)封闭功能性受体 137

(三)不育性激活 137

(四)刺激抑制细胞增殖 137

(五)结合毒素或同位素 138

三、单克隆与多克隆抗体的比较 138

四、多克隆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的临床应用 139

(一)预防性应用 139

(二)治疗急性排斥反应 140

(三)不良反应与并发症 140

五、单克隆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的临床应用 142

(一)OKT3的预防性应用 142

(二)OKT3治疗急性排斥反应 142

(三)OKT3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 144

(四)OKT3的疗效评价与重复治疗 144

(五)其他McAb 145

第十一节 环磷酰胺 147

一、化学结构和理化特性 147

二、药代动力学 147

(一)体内代谢 147

(二)药物的相互作用 148

(三)给药时间的影响 148

三、免疫药理作用 148

(一)体液免疫 148

(二)细胞免疫 148

四、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49

五、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 149

三、移植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150

一、化学成分 150

第十二节 冬虫夏草与百令胶囊 150

二、药理作用 150

四、在器官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151

第十三节 雷公藤多甙 151

一、药用成分 151

(一)细胞免疫 152

二、免疫药理作用 152

(二)体液免疫 153

三、毒副作用 153

四、移植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154

五、在器官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154

第五章 移植与环孢素 157

第一节 环孢素的概况 157

一、化学结构与特性 157

一、吸收 158

(一)口服吸收作用 158

第二节 环孢素的药物动力学 158

二、作用机制 158

二、分布 159

三、代谢 159

四、排泄 159

(二)影响口服吸收的因素 159

五、药物的相互作用 160

(一)增加CsA血液浓度的药物 160

(二)降低CsA血液浓度的药物 161

(三)其他相互作用的药物 161

第三节 环孢素在移植中的临床应用 162

一、适应证 162

二、禁忌证 162

三、剂量与用药方法 162

(一)剂型 162

(二)CsA的血液浓度监测 163

(一)肾移植 165

四、临床经验 165

(二)肝移植 167

(三)心脏移植 168

(四)其他器官移植 168

(五)骨髓移植 169

五、CsA的长期应用 169

第四节 环孢素的毒性反应与并发症 170

一、肾毒性 170

二、肝、胆并发症 170

三、感染 171

四、高血压 171

五、神经系统并发症 171

六、内分泌并发症 171

七、恶性病变 172

八、对骨骼的影响 172

九、其它反应 172

第五节 结语与应用前景 172

第六章 移植与内皮细胞 175

第一节 内皮细胞的形态结构 175

一、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 177

第二节 内皮细胞的功能 177

二、内皮细胞的抗血栓形成功能 178

三、内皮细胞调节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和舒缩反应 179

四、内皮细胞的合成功能 180

五、内皮细胞的代谢功能 180

第三节 内皮细胞与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181

一、内皮细胞是细胞因子的作用靶细胞 181

二、内皮细胞是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 182

三、吸引白细胞 182

第四节 内皮细胞与血液成分的相互作用 183

一、内皮细胞与淋巴细胞 183

二、内皮细胞与巨噬细胞 184

三、内皮细胞与肥大细胞 184

第五节 动脉和静脉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差异 185

第六节 环孢素A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187

(一)肾动脉 191

第七章 移植解剖学 191

第一节 肾移植应用解剖学 191

一、成人肾移植供体解剖 191

(二)肾静脉 193

(三)输尿管的血液供应 194

二、婴幼儿及胎儿肾移植供体解剖 194

三、肾移植受区解剖 196

(一)髂内动脉 196

(二)髂外动脉 197

(三)髂外静脉 197

(四)髂内静脉 197

(五)肾移植术中对异常肾血管的处理 197

(二)肝圆韧带 198

(三)冠状韧带 198

(一)镰状韧带 198

第二节 肝移植应用解剖 198

一、肝脏的韧带 198

(四)三角韧带 199

(五)小网膜 199

(六)肝肾韧带 199

(七)肝结肠韧带 199

二、第一肝门和肝蒂结构 199

(一)第一肝门 199

(二)肝蒂及其结构 199

(三)血管和肝管肝内的行程及分布 200

三、第二肝门和肝上蒂 207

(一)肝左静脉 207

(二)肝中间静脉 208

(三)肝右静脉 208

四、第三肝门 208

五、肝脏的分叶与分段 208

(一)正中裂 209

(四)右叶间裂 210

(五)右段间裂 210

(二)左叶间裂 210

(三)左段间裂 210

六、肝外胆道系统 211

(一)肝管 211

(二)肝总管 211

(三)副肝管 211

(四)胆囊 212

(五)胆总管 212

(六)肝外胆道的血供 213

七、膈下血管、右肾上腺及其血管 213

(一)膈下血管 213

一、胰腺的血供 214

(一)胰头颈部 214

第三节 胰腺移植的应用解剖 214

(二)右肾上腺及其血管 214

(二)胰体尾部 215

二、胎胰的内分泌功能 215

三、供体的应用解剖 215

四、受区的应用解剖 216

第四节 肾上腺移植的应用解剖 217

一、肾上腺的血管 217

(一)肾上腺的动脉 217

(二)肾上腺的静脉 219

二、供区的应用解剖 220

(一)肾上腺的局部毗邻关系 220

(二)肾上腺血管的应用解剖 220

三、受区的应用解剖 221

第五节 生殖腺移植的应用解剖 222

(二)生殖腺静脉 223

(一)生殖腺动脉 223

一、生殖腺的血管 223

二、供体的应用解剖 224

三、受区的应用解剖 224

第六节 甲状旁腺移植的应用解剖 225

一、甲状腺、甲状旁腺的血供 225

(一)甲状腺、甲状旁腺的动脉 225

(二)甲状腺、甲状旁腺的静脉 226

二、有关血管的外径 226

三、甲状腺的大小 226

四、供区的应用解剖学 226

五、受区的应用解剖 227

(一)胸腺移植的理论依据 228

二、供体的应用解剖 228

(二)胸腺静脉 228

(一)胸腺动脉 228

一、胸腺的血管 228

第七节 胎儿胸腺移植的应用解剖 228

(二)供体和血管蒂的选择 229

(三)切取供体和血管蒂的解剖学要点 229

三、受区的应用解剖 229

第八章 移植麻醉学 231

第一节 肾移植麻醉 231

一、慢性肾衰病理生理特点 231

(一)水代谢障碍 231

(二)高血钾和低血钾 231

(三)低钠血症和钠储留 231

(二)血流量相对恒定 232

(一)血供丰富 232

(一)吸入麻醉药 232

三、药物因素对肾脏的影响 232

(七)心血管方面改变 232

(六)低蛋白血症和高血糖 232

(五)贫血和出血倾向 232

(四)酸中毒 232

二、肾脏血流动力学特点 232

(二)静脉全麻药 233

四、供体的麻醉 234

(一)麻醉前要求和准备 234

(四)其他药物 234

(三)肌松药 234

(二)麻醉和术中管理 235

五、受体的麻醉 235

(一)麻醉前准备 235

(二)麻醉术前用药 235

(三)麻醉选择 236

(四)麻醉监测 236

(五)麻醉实施 236

(二)改善全身情况 237

一、术前准备 237

(一)术前评估 237

第二节 原位肝移植麻醉 237

(三)术前麻醉用药 238

二、麻醉管理 238

(一)麻醉方式 238

(二)监测项目 238

(三)麻醉步骤 238

(二)无肝期 239

(一)无肝前期 239

三、术中不同阶段处理 239

(三)供肝血流恢复期 240

第三节 心脏移植麻醉 240

一、供者的处理 241

二、受者麻醉处理 241

(一)术前准备和用药 241

(二)麻醉管理 241

(三)仪器准备 243

(二)制定周密计划 243

(四)麻醉前用药 243

第四节 肺移植麻醉 243

一、术前准备与麻醉前用药 243

(三)术后监护治疗 243

(一)掌握病情 243

二、麻醉管理 244

(一)监测 244

(二)麻醉诱导与维持 244

(三)术中麻醉处理 244

(四)术后处理 245

第五节 心肺联合移植麻醉 246

一、供体选择与处理 246

二、受者选择与处理 246

(一)术前准备与用药 246

(二)麻醉管理 246

(三)术后管理 247

二、术中麻醉管理 248

(三)术前用药 248

(一)手术方法 248

一、术前准备与用药 248

(二)术前准备 248

(一)病情评估 248

第六节 胰腺移植麻醉 248

(二)监测 249

(三)麻醉选择与管理 249

(四)葡萄糖、胰岛素、钾溶液补充方法 249

三、术后管理 249

(一)预防移植胰血管栓塞 249

(二)预防急性排斥反应 249

(六)术前和术中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251

二、病室准备 251

(五)术前常规准备 251

(一)病室设施 251

(二)消毒隔离房间 251

(二)术前检查 251

(三)注意病人有无感染病灶 251

(一)心理护理 251

一、病人准备 251

第一节 概述 251

第九章 移植护理学 251

(四)加强营养、供给足够热量 251

(一)成立特护小组、做好特护记录 252

(七)早期排斥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252

(六)饮食 252

(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52

(四)加强基础护理 252

(二)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252

(三)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52

四、术后处理及护理 252

(四)按消毒隔离原则准备衣、帽、鞋等物 252

(三)准备术后各种免疫抑制剂和特殊用药 252

(二)准备和检查各种抢救药品及措施 252

(一)拟定护理计划和措施 252

三、工作人员准备 252

(三)专用药柜 252

五、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253

(一)排斥反应 253

(二)感染 253

(三)消化道出血 253

(四)精神方面并发症 253

六、出院前的护理及训练指导 253

(一)遵医嘱按时服药 253

(二)详细介绍药物副作用 253

(三)环孢素A(CsA) 254

(四)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254

(二)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类药 254

(五)OKT3 254

(六)FK506 254

(五)常规检查项目 254

(三)详细介绍排斥反应可能出现的症状 254

(四)介绍有关简单判断移植物功能好坏的知识 254

(一)硫唑嘌呤 254

(六)移植脏器避免受暴力冲击 254

七、器官移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 254

第二节 肾移植护理 255

一、术前护理 255

(一)术前指导 255

(二)掌握整体情况 255

二、术后护理 255

(一)设专门病房和护理组 255

(二)移植肾功能的观察 255

(三)早期发现排斥反应 255

(四)防感染 255

(五)重视体液平衡和饮食营养 255

一、术前准备 256

二、术后护理 256

第三节 肝移植的护理 256

(一)专人护理 256

(二)防治休克 256

(三)了解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256

(六)定期随诊的时间和方法 256

(五)性生活和妊娠指导 256

(四)为患者制作口服药一览表 256

(二)帮助患者掌握早期发现排斥反应的方法 256

(一)让患者了解目前的健康水平 256

三、出院指导 256

(三)移植肝是否存活 257

(四)防感染 257

(五)排斥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257

(六)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57

(三)加强营养、提高整体素质 258

(一)对症宣教 258

(二)协助做好各项测定及实验室检查 258

第四节 肺移植的护理 258

(七)饮食护理 258

一、术前准备 258

(四)遵医嘱细致做好各项准备 259

二、术后护理 259

(一)术后密切观察病情 259

(二)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感染 259

(三)排斥反应的观察 259

(四)呼吸机管理 259

(五)加强生活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259

(六)饮食管理 259

(二)抗感染 260

(五)术后常规检查项目 260

(四)预防排斥反应 260

(三)抗凝治疗 260

二、术后护理 260

一、术前准备 260

第五节 心脏移植护理 260

(一)病情观察 260

(二)观察切口 261

(六)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后康复指导工作 261

(五)防止感染 261

(四)排斥反应的观察 261

(三)观察移植功能 261

二、术后护理 261

(一)特护 261

(二)协助完成各项化验检查 261

(一)防止出血 261

一、术前准备 261

第六节 脾移植 261

(六)卫生宣教及康复指导 261

(一)病情观察 262

(二)抗凝期的护理 262

二、术后护理 262

(三)预防排斥反应 262

一、术前护理 262

(三)按时服用术前药物 262

(二)送检各项实验室检查 262

(一)宣教 262

(四)皮肤准备 262

第七节 胰腺移植 262

(四)预防继发感染 263

(五)做好饮食护理 263

(六)加强心理护理 263

第八节 肾上腺移植 263

一、术前准备及护理 263

(一)心理护理 263

(二)术前检查 263

(三)术前准备 263

二、术后护理 263

(一)按一般外科术后常规护理 263

(三)常规留置尿管,服用药物 264

二、术后护理 264

(二)皮肤准备 264

(一)术前检查 264

(一)术侧肢体护理 264

(二)预防移植区皮肤感染 264

(二)术后抗凝期护理 264

一、术前护理 264

第九节 甲状旁腺移植 264

(六)康复指导 264

(五)预防感染 264

(四)排斥反应 264

(三)移植物功能观察 264

(三)送检各项实验室检查 265

(二)静脉高营养护理 265

(四)了解患者整体情况 265

第十节 小肠移植 265

一、术前护理 265

(四)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 265

(三)严密观察移植效果 265

(一)相关知识宣教 265

二、术后护理 266

(一)病情观察 266

(二)肠造口护理 266

(三)早期排斥反应观察 266

(四)移植物抗宿主病 266

(五)静脉高营养护理 266

(六)移植肠段功能观察 266

(七)防治感染 266

一、术前准备 267

(一)解释工作 267

第十一节 睾丸移植护理 267

三、康复指导 267

(八)营养支持的护理 267

(二)及时完成术前各种检查 268

(三)肠道准备 268

(四)皮肤准备 268

二、术后护理 268

(一)术后常规护理 268

(二)观察切口情况 268

(三)观察移植睾丸存活情况 268

(四)预防吻合血管的痉挛 268

(二)排斥反应观察 269

(四)扩血管药物应用 269

(一)按妇产科术后常规护理 269

(一)性生活指导 269

(三)移植区的护理 269

三、康复指导及随访 269

(七)随访及康复指导 269

二、术后护理 269

(六)防治感染 269

(五)排斥反应观察 269

第十二节 卵巢移植 269

一、术前准备 269

(一)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70

三、康复期护理指导 270

(七)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270

(六)药品的管理 270

(五)重视体液平衡和均衡营养 270

(三)早期发现排斥反应 270

(二)观察移植物功能 270

(四)防感染 270

(四)加强营养,做好饮食护理 270

(三)术前检查、处置和方式 270

(二)卫生宣教 270

(一)掌握受者整体情况 270

一、术前护理 270

第十三节 联合多器官移植 270

(三)定期随访 270

二、术后护理 270

(二)定期检测激素水平 270

二、移植期护理 271

(二)口腔护理 271

(一)防感染 271

第十四节 骨髓移植的护理 271

(三)病人准备 271

(二)层流净化室准备 271

(一)心理护理 271

一、准备阶段护理 271

一、术前准备 272

第十五节 角膜移植的护理 272

(一)做好病人思想工作 272

(四)水、电解质失衡护理 272

(三)出血的护理 272

(六)移植后并发症 272

(五)营养 272

(二)一切按内眼术前常规准备 273

(三)生活护理指导 273

(四)术前应用缩瞳剂 273

二、术后护理 273

(一)创造良好休养环境 273

(三)植片排斥反应 273

(四)密切观察病情 273

(五)体位及饮食 273

(六)加强生活护理 273

(二)预防感染 273

三、出院指导 274

第十章 器官的保存 275

第一节 细胞、组织保存的原理和技术 275

一、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生化与代谢及保存期的损伤 275

二、组织和器官保存技术 276

四、器官保存效果的评价 280

三、其它组织、器官保存方法 280

第二节 组织和器官保存 281

一、肾脏保存 281

二、肝脏的保存 282

三、心脏的保存 283

四、肺的保存 284

五、胰腺的保存 285

六、胰肾联合移植的保存 285

七、小肠的保存 286

八、联合器官移植的保存 286

九、肾上腺的保存 286

十、睾丸的保存 287

第十一章 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和临床演变过程 289

第一节 排斥反应的病理和临床演变概论 289

(一)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296

一、排斥反应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296

第二节 排斥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296

(二)T细胞抗原受体(TCR) 297

(三)细胞因子 297

(四)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与排斥反应的关系 307

(五)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或分子分化群(CD) 309

(一)识别外来抗原 313

二、急性排斥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313

(二)细胞毒性T细胞(CD8+细胞)和抗体诱导、单核细胞活化 314

(三)免疫系统克隆增殖 314

(四)炎症细胞在移植物中聚集 315

(五)移植物中血管和实质细胞被破坏 316

三、慢性排斥反应的分子生物学 317

(一)同种异体主动脉移植作为同种异体移植物动脉硬化的实验模型 318

(二)同种异体主动脉移植时血管壁反应的调节 318

(三)在同种异体移植的各相互影响因素中对损伤反应的Ross假说的修改 319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与形式特征 320

(二)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和信号传递 320

四、排斥反应与细胞凋亡 320

(四)小结 320

(四)细胞凋亡与疾病 322

(五)细胞凋亡与排斥反应 322

(三)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322

第三节 肾、胰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和临床演变 323

一、肾脏移植排斥反应病理学 323

(一)肾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323

(二)肾移植排斥反应有关的几个概念 323

(三)移植肾组织病理学的某些进展 333

二、肾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演变过程 334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演变过程 334

(二)加速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演变过程 335

(三)急性排斥反应 335

(四)慢性排斥反应 336

(二)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 338

四、移植胰腺排斥反应的临床演变 338

(一)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 338

三、胰腺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 338

一、肝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 339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 339

第四节 肝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和临床演变 339

(二)急性排斥反应 340

(三)慢性排斥反应 341

(四)排斥反应在病理学上的鉴别诊断 341

二、肝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演变 341

(一)急性排斥反应 342

(二)慢性排斥反应 342

第五节 心肺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和临床演变 342

一、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 342

(一)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分类与病理技术 342

(二)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 343

(三)加速性排斥反应 343

(四)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 343

(五)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 345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 347

(二)加速性排斥反应 347

(三)急性排斥反应 347

二、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演变 347

(四)慢性排斥反应 348

三、肺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 348

(一)肺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类型 348

(二)肺移植排斥反应病理组织学分级标准 349

四、肺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演变 350

(一)急性排斥反应 350

(二)慢性排斥反应 351

第六节 骨髓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和临床演变 351

一、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病理变化 351

(一)移植物抗宿主病病因学因素 351

(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病理变化 353

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演变 368

三、宿主排斥移植物反应 372

第一节 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376

第十二章 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 376

一、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 376

二、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 377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377

(二)加速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377

(三)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377

第二节 肺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378

一、肺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 378

(一)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379

(二)慢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379

二、肺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 379

第三节 胰腺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379

一、胰腺移植的排斥反应的诊断 379

二、胰腺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 380

三、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 380

(二)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381

(三)慢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381

二、肝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 381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381

一、肝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 381

第四节 肝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 381

第五节 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 382

一、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 382

二、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 382

(三)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383

(二)加速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383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383

一、肾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 383

第六节 肾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383

(四)慢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384

二、肾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 384

(一)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 385

(二)慢性排斥反应的治疗 385

第十三章 肾移植 387

二、移植成功免疫进展阶段 387

一、动物实验的启蒙阶段 387

第一节 简史 387

三、临床蓬勃发展时期 388

第二节 机体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和机制 388

二、增生反应过程 389

三、效应杀伤过程 389

一、致敏或识别过程 389

第三节 肾移植受者的选择和术前准备 391

一、肾移植术的适应证 391

二、原发病种类 391

三、受者年龄 391

四、肾移植术的禁忌证 392

(一)绝对禁忌证 392

(二)相对禁忌证 392

五、移植前受者的准备 392

(一)透析 392

第四节 供体的选择 393

(二)输血 393

(三)移植前手术 393

(四)组织配型及其他要求 393

一、免疫学选择 394

(一)ABO血型相容试验* 394

(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 394

(三)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 394

(四)血清学方法的HLA分型 394

二、非免疫学选择及供体手术 395

(一)活体供肾 395

(二)尸体供肾 395

第五节 组织配型 399

二、肾脏移植术 401

(一)移植部位的选择 401

一、术前准备 401

第六节 肾移植受者的手术 401

(二)肾移植技术操作 402

(三)供肾多支血管的处理 404

(四)移植肾的尿路重建 404

(五)移植肾包膜切开 405

(六)关闭切口及放置引流 406

(七)应用成人供肾给儿童受者 406

第七节 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 406

第八节 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407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 407

二、加速性排斥反应 407

三、急性排斥反应 408

(一)诱发因素 408

(二)临床表现 408

(三)实验室检查 408

(四)影像学检查 409

(五)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 411

(七)鉴别诊断 412

(六)经皮穿刺肾组织学检查 412

(八)治疗 413

四、慢性排斥反应 413

第九节 肾移植术后处理 414

一、术后观察和常规检查 414

(一)体温、脉搏、血压、呼吸 414

(二)记出入水量和测体重 414

(三)移植肾区观察 414

(四)血常规检查 414

(五) 肾功能及生化测定 414

(六)B超监测 415

二、外科处理 415

(一)引流管处理 415

(二)支架管处理 415

(三)尿道导尿管处理 415

三、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 416

四、急性肾小管坏死 416

一、外科并发症 417

第十节 肾移植近远期并发症及其处理 417

(一)出血 417

(二)血管并发症 418

(三)淋巴系并发症 419

(四)伤口感染 419

(五)泌尿系并发症 419

二、感染 421

(一)感染原因 421

(二)几种常见感染及防治 421

三、心血管并发症 423

四、消化系统并发症 423

(二)移植肾丧失功能后伴发局部和全身症状 424

(三)有功能的移植肾切除 424

一、移植肾切除适应证 424

第十一节 移植肾切除与再次肾移植 424

(一)急症切除移植肾 424

(二)肾包膜下切除方法 425

(四)移植肾丧失功能不伴有临床症状 425

四、移植肾切除术中注意事项 425

(一)切口沿原切口腹膜外途径 425

(一)肾包膜外切除方法 425

三、移植肾切除的方法 425

二、移植肾切除术前准备 425

(二)术中必须彻底止血 426

(三)肾蒂血管的处理 426

五、移植肾切除术后的处理 426

六、再次肾移植 426

(一)再次肾移植的指征 426

(二)再次肾移植的手术方法 426

(三)再次肾移植效果 426

二、妊娠与分娩对肾移植患者的影响 427

一、肾移植术后的妊娠动态 427

第十二节 肾移植术后妊娠与分娩 427

三、应用免疫抑制剂对胎儿的影响 428

第十三节 器官移植与肿瘤 428

一、病因 428

二、肿瘤的类型 428

(一)恶性淋巴瘤 428

(二)皮肤癌 429

(三)其他癌瘤 429

三、肿瘤出现时间 430

四、处理 430

第十四节 肾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与康复 430

第十四章 肝移植 434

概述 434

(一)肝动脉 436

一、肝移植的应用解剖学 436

第一节 肝移植的基础知识 436

(二)门静脉 437

(三)肝静脉 437

(四)下腔静脉的肝上、肝后和肝下段 438

(五)肝胆管系统 438

二、肝移植免疫相关问题 439

(一)肝移植组织配型要求 439

(二)组织配型相容性对移植肝脏的影响 439

第二节 肝移植供受体的选择和移植术前准备 440

一、供体选择的要求与标准 440

二、受体选择的一般标准 441

三、肝移植的适应证 441

(一)肝实质疾病 441

(二)先天性代谢障碍性疾病 441

(一)绝对禁忌证 442

(二)相对禁忌证 442

(三)胆汁淤滞性疾病 442

(四)肝脏肿瘤 442

四、肝移植的禁忌证 442

五、移植手术时机的选择 443

六、受体术前准备 443

(一)受体术前评价 443

(二)受体术前准备 444

(三)术前医嘱 444

(二)肝动脉的解剖与游离 445

(一)肝脏的显露 445

一、标准供肝切取技术 445

第三节 供体肝脏切取手术 445

(三)胆总管的解剖与离断 446

(四)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解剖与游离 446

(五)经门静脉插管肝实质灌注降温 446

(六)供肝的切除离体 447

二、快速供肝切除技术 447

三、亲属(活体)供肝切取技术 447

(一)冷却与供肝实质降温的要求 448

四、供肝修整手术 448

五、供肝的快速降温与保存技术 448

(二)尸体供肝切取时的灌注降温 449

(三)多器官切取时的灌注降温 450

(四)供肝保存技术 450

(五)供肝保存中的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问题 451

第四节 原位肝移植手术及术式进展 452

一、肝移植静脉转流术 452

(一)装机 453

(二)循环系统的排气 453

(三)预充 454

(四)转流 454

(五)停止转流 454

二、病肝切除术 455

三、新肝植入术 456

四、原位肝移植术式进展 458

(三)劈离式肝移植 459

(二)活体部分肝移植 459

(一)减体积性肝移植 459

(四)背驮式原位肝移植 460

(五)肝与其他器官联合移植 460

一、适应证 461

(一)慢性进展性肝脏疾病 461

(二)先天性代谢性肝病 461

第五节 小儿肝移植 461

(三)暴发性肝衰 462

(四)局限在肝脏内的恶性肿瘤 462

二、手术时机和禁忌证 462

(一)手术时机 462

(二)禁忌证 462

三、受体术前评价 463

(一)实验室检查 463

(二)影像学检查 463

(三)术前处理 463

(一)供肝减体技术 464

四、手术方式 464

(二)减体积肝移植技术 465

五、移植效果 465

第六节 辅助性肝移植 466

一、辅助性肝移植的适应证 466

二、技术要求 466

三、手术方法 466

四、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467

第七节 肝移植术的麻醉与术中管理 467

二、麻醉前准备 468

三、麻醉方法 468

一、麻醉前病人的评估 468

四、肝移植术中麻醉管理与处理 469

五、术后呼吸支持与镇痛 471

第八节 肝移植的术后处理 471

一、一般常规处理 471

(一)肝移植病人术后ICU的基本管理要求 471

(二)术后监测 472

(三)血流动力学的维持及一般常规用药 473

(五)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维持辅助呼吸 474

(四)液体疗法 474

(六)肾脏的保护 475

(七)出血与渗血 475

(八)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476

(九)移植肝无活力的判断与处理 476

(十)神经系统的相关问题 477

(四)环孢素A 478

(五)OKT3 478

(一)硫唑嘌呤 478

(三)抗淋巴细胞抗体 478

(二)皮质类固醇 478

二、免疫抑制治疗 478

(六)FK506 479

(七)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 479

(一)腹腔内出血 480

一、术后出血 480

(八)排斥反应的治疗 480

第九节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480

(九)长期维持治疗 480

(二)消化道出血 481

二、血管并发症 481

(一)肝动脉 481

(二)门静脉 481

(三)肝静脉 482

三、胆道并发症 482

(一)胆瘘 482

(二)胆道狭窄 482

(三)胆泥形成 482

(四)胆道感染 482

(三)慢性排斥反应 483

(二)急性排斥反应 483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 483

四、排斥反应 483

五、感染 484

(一)细菌感染 484

(二)真菌感染 484

(三)病毒感染 484

六、肾功能衰竭 484

七、肿瘤 485

(一)原发肿瘤复发 485

(二)新生肿瘤 485

第十节 移植肝早期功能的影响因素 485

一、供体肝原有的疾病 485

二、手术操作的失误 486

三、缺血性损伤 487

(三)修饰性与非修饰性细胞移植 489

一、肝脏恶性肿瘤 490

第十一节 原发疾病与肝移植病人的预后 490

二、肝良性疾病 491

(二)既往多次手术 491

(一)慢性乙型病毒携带者 491

三、肝移植术后生活质量 492

(三)年龄 492

(五)酒精性肝硬化 492

(四)门静脉血栓形成 492

(一)历史 493

第十二节 肝移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493

三、异种移植的前景 493

二、经济因素 493

一、器官的来源 493

(二)供体选择 494

(三)超急性排斥反应 494

(四)超急性排斥反应的机制 494

(五)超急性排斥的治疗 495

(六)异种肝移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496

(七)异种肝移植研究展望 497

第十五章 肺移植 498

第一节 肺移植的历史和现状 498

一、肺移植的发展史 498

二、肺移植的现状 499

第二节 受体的选择和治疗 500

一、肺移植的手术适应证 500

二、受体的选择标准 502

三、肺移植的手术禁忌证 503

四、受体的术前检查 503

(一)实验室检查 504

(二)肺脏检查 504

(三)心脏检查 504

(四)相关检查 504

五、等待供体期间的康复治疗 504

第三节 供体的选择和处理 504

一、供体的选择标准 505

二、供肺的切取 506

三、供肺的保存 508

一、单肺移植 510

第四节 肺移植的种类和技术 510

(一)整块双肺移植 513

二、双肺移植 513

(二)双侧单肺移植 514

三、心肺联合移植 517

第五节 肺移植术后处理 517

一、术后早期的处理 517

(一)通气的处理 517

(二)血液动力学的管理 518

(三)肾功能及液体平衡 519

(四)抗凝剂的应用 519

(五)感染的预防 519

二、出监护室后的处理 519

一、肺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 520

第六节 肺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与排斥反应的诊断和处理 520

二、排斥反应的监测和诊断 521

三、肺急性排斥反应的处理 522

第七节 肺移植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522

一、术后早期并发症 523

(一)术后出血 523

(二)移植肺功能不全 523

(三)支气管吻合口并发症 523

(四)心脏并发症 523

(五)腹部并发症 523

(一)细菌感染 524

(二)病毒感染 524

(三)真菌及其它感染 524

二、术后感染并发症 524

(七)神经系统并发症 524

(六)血液系统并发症 524

(八)肾功能衰竭 524

一、肺移植的效果 525

三、术后晚期并发症 525

第八节 肺移植的效果及前景 525

二、肺移植的前景 526

第十六章 心脏移植 528

第一节 心脏移植简史 528

一、实验研究阶段 528

二、早期人类心移植 529

三、缓慢发展阶段 529

四、心脏移植发展阶段 530

五、我国心脏移植概况 530

第二节 心脏移植受体选择 531

二、心脏移植禁忌证 531

一、心脏移植的适应证 531

(一)活动性感染 532

(二)恶性肿瘤 532

(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532

(四)肺血管阻力升高 532

(五)全身组织疾病 532

(三)免疫学检查 533

(四)血清病毒学检查 533

(二)咽部、痰、尿和便细菌、病毒和霉菌培养 533

(五)动脉血气分析 533

(六)肺功能测定 533

(八)活动性胃溃疡 533

(七)依赖胰岛素性糖尿病 533

(一)血肌酐、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心肌酶 533

(六)肺梗塞 533

(十)年龄限制 533

三、受体的准备 533

(九)精神和心理状态稳定 533

(七)胃肠钡剂透视 534

(八)心导管检查、血流动力学和心血管造影及心内膜心肌活检 534

(九)心池核素扫描 534

(十)静脉肾盂排泄造影 534

四、受体的术前处理 534

(一)治疗心力衰竭 534

(二)抗心律失常 534

(三)抗凝治疗 534

(四)机械维持循环 534

(一)年龄 535

第三节 供体心脏的选择 535

一、脑死亡的标准 535

二、选择供心的标准 535

(六)心脏病的排除 536

(三)缺血时间 536

(五)淋巴细胞交叉配型 536

(四)供体血型 536

(二)供体大小 536

(七)血流动力学稳定 537

(八)传播性疾病 537

四、供心的准备和处理 537

三、供心的禁忌证 537

(一)维持呼吸功能 538

(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538

(三)激素治疗 538

(四)抗生素应用 538

第四节 心脏移植手术方法 538

(六)异种心脏移植 539

(五)婴儿和儿童心脏移植 539

(一)原位心脏移植 539

(二)异位心脏移植 539

(四)再次心脏移植 539

(三)心肺联合移植(心肺移植) 539

一、心脏移植手术分类 539

(一)供心的切取和保护 540

二、原位心脏移植 540

(二)受体心脏切除 542

(三)供心植入 543

三、异位心脏移植(并列心脏移植) 546

四、心肺联合移植(心肺移植) 547

(一)供体的选择和处理 547

(二)受体的选择和术前处理 548

(三)心肺移植手术方法 549

第五节 术后处理 555

一、移植心脏的简单病理生理 555

(七)抗生素治疗 556

(六)心肌活检 556

(三)术后免疫抑制治疗 556

(二)术中免疫抑制治疗 556

(一)术前免疫抑制治疗 556

三、免疫抑制疗法 556

(五)每周环孢素药物浓度 556

(四)免疫学和细菌学检查 556

(三)术后心电图检查 556

(二)术后胸部拍片 556

(一)隔离护理 556

二、术后的一般护理 556

四、排异反应的防治 557

(一)排异反应发生机制 557

(二)排异反应的病理改变 557

(三)排异反应的分类 558

(四)排异反应的诊断方法 558

(一)术后出血 559

(二)低心排出量 559

一、术后早期并发症 559

第六节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559

(五)排异反应的治疗 559

(三)心律失常 560

(四)感染的防治 560

(一)移植物动脉硬化 561

(二)高血压 561

(三)淋巴细胞瘤 561

(四)其他并发症 561

第七节 心脏移植效果 561

二、晚期并发症 561

第八节 存在问题和前景 562

(一)抗感染免疫功能 563

(二)抗肿瘤免疫功能 563

一、脾功能近代外科新概念 563

第一节 同种脾移植概况 563

第十七章 脾移植 563

二、脾移植的意义 564

(一)移植生物学的研究 564

(二)通过脾脏移植可以研究脾脏对机体造血系统的影响 564

(三)为某些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564

三、脾移植的历史及现状 564

(三)产生抗血友病球蛋白(AHG) 564

第二节 同种吻合血管脾移植 566

一、手术适应证 566

(一)先天性血友病甲 566

(二)晚期肝癌 566

(三)免疫球蛋白缺陷性疾病 566

(二)晚期肝癌 567

(一)血友病甲 567

(六)多器官联合移植 567

(七)其它 567

二、术前准备 567

(五)Gaucher病 567

(四)其它晚期原发性和转移性癌肿 567

(一)尸体供脾 568

(二)亲属活体供脾 568

三、供脾的切取 568

四、移植手术 569

(一)移植部位 569

(二)血循重建方式 569

(三)手术步骤 569

五、术后处理 569

(一)肝癌脾移植术后处理 569

(二)抗肿瘤 570

(一)重症血友病甲 570

一、脾细胞移植的适应证 570

第三节 同种脾细胞移植 570

(三)脾移植并发症防治 570

(二)血友病甲脾移植术后处理 570

(三)血友病乙 571

(四)其它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571

(五)诱导免疫耐受 571

二、脾细胞悬液的制备 571

(一)供脾的来源 571

(二)脾细胞悬液制备过程 571

(三)脾细胞计数及活力测定 571

第四节 同种脾组织薄片大网膜内移植 572

(三)移植数量、次数 572

四、脾细胞移植后处理 572

(二)移植途径 572

(一)移植前准备 572

三、脾细胞悬液移植步骤 572

(四)脾细胞的保存 572

第十八章 胰腺移植 574

第一节 胰腺移植发展概况 574

第二节 胰腺移植指征 575

一、供者的选择 578

第三节 胰腺移植供者选择及供胰切取 578

二、供胰的切取 579

(一)移植胰的应用解剖 579

(二)脑死亡供者胰腺的切取 580

(三)心跳停止供者胰腺的切取 580

一、受者的选择 581

第四节 胰腺移植受者手术 581

(五)胰腺的保存 581

(四)活亲属节段供胰的切取 581

二、受者手术 582

(一)移植胰血管重建 582

(二)胰外分泌(胰管)的处理方法 583

第五节 胰腺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 586

一、胰肾的排斥反应 586

二、胰腺排斥反应的诊断 587

三、胰腺排斥反应的预防及治疗 589

第六节 胰腺移植受者糖尿病复发 589

第七节 胰腺移植手术并发症 590

一、移植胰胰腺炎 590

二、胰外分泌液渗出 591

三、吻合口漏 592

四、移植胰血管栓塞 592

六、其他术后并发症 593

第八节 胰腺移植的疗效 593

五、术后出血 593

第一节 肾上腺移植实验研究 596

一、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 596

第十九章 肾上腺移植 596

第二节 肾上腺移植的临床应用及现状 597

三、关于肾被膜下移植床的问题 597

二、检测移植物排斥反应指标的评价 597

(二)年龄 598

四、受体的术前准备 598

(三)患者健康状况 598

第三节 受体的选择和治疗 598

(一)发病种类 598

二、肾上腺移植的禁忌证 598

一、肾上腺移植的手术适应证 598

三、受体的选择标准 598

第四节 肾上腺移植的手术方法 599

一、成人肾上腺移植术 599

二、死胎尸体肾上腺移植术 600

三、同种异体肾上腺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 600

一、术后早期处理 601

(一)关于ACTH的应用 601

(二)免疫抑制药物与一般药物的应用 601

二、术后随访和处理 601

(一)一般情况观察 601

(二)实验室检查及排斥反应的处理 601

第六节 肾上腺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 601

一、常规免疫抑制剂与一般药物的应用 601

第五节 肾上腺移植术后处理 601

二、环孢霉素A的应用 602

一、肾上腺移植的效果 602

二、肾上腺移植的前景 602

第七节 肾上腺移植的效果和前景 602

第二十章 甲状旁腺移植 604

第一节 同种异体甲状旁腺移植术 604

一、适应证 604

(一)医源性PTG功能低下症 604

(二)特发性PTG功能低下症 604

(三)Di George综合征 604

(二)缺钙束臂试验(Trosseau征) 605

五、供体问题 605

四、实验室检查 605

(一)缺钙弹指试验(Chvostek征) 605

(一)低血钙症状 605

二、诊断 605

(二)其他症状 605

三、体征 605

(一)供体 606

六、带血管PTG移植的移植方法 606

(二)移植部位 607

(三)手术操作步骤 607

第二节 异体甲状旁腺小薄片移植 609

一、临床研究 609

二、实验研究 609

(一)PTG的保存 609

(二)对移植物预处理 610

第三节 环孢霉素的应用方法 612

二、经冷冻保存后的PTG薄片移植法 613

一、新鲜PTG薄片移植法 613

第四节 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术 613

第五节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614

第二十一章 小肠移植 616

第一节 小肠移植的历史 616

第二节 小肠移植的动物实验 617

一、动物实验模型的分类 617

(一)依供体与受体的遗传关系分类 617

(二)依移植肠管的长度分类 618

(三)依移植肠在受体的位置分类 618

(四)依合并移植脏器分类 619

二、实验动物的种类及操作技术 619

(一)大鼠小肠移植的操作技术 619

(二)大动物小肠移植的操作技术 620

三、动物小肠移植的保存 622

(三)缺血-再灌注损伤 622

(二)供肠活力监测 622

(一)供肠保存方法 622

五、动物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监测 623

(一)病理组织学检查 623

四、动物小肠移植静脉回流、淋巴管和神经再生 623

(二)淋巴管再通 623

(一)静脉回流方式 623

(三)神经再生 623

(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624

(二)细胞学检查 624

(四)吸收试验 624

(五)肠壁通透性检查 625

(六)肠管血供监测 625

(七)肠壁电生理学检查 625

(八)外周血酶学检查 625

(九)外周血免疫学检查 625

(十)分子生物学的检查 625

(二)降低供肠抗原性 626

(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626

六、实验动物的免疫抑制疗法 626

(三)诱导免疫耐受 627

七、移植后小肠的生理机能 628

(一)血供 628

(二)免疫机能 628

(三)神经内分泌功能 628

(四)蠕动功能 628

(五)消化吸收功能 629

第三节 小肠移植的免疫学 629

一、小肠移植的免疫学特点 629

(一)淋巴细胞的双向转移 629

(四)小肠移植后体液免疫反应的损伤作用 630

(二)组织相容性抗原与小肠移植的关系 630

(三)小肠移植后细胞免疫反应的损伤作用 630

二、小肠移植后排斥反应的组织学表现与病理分期 631

(二)组织病理学的分期 631

(一)排斥反应的组织学表现 631

三、GVHD的表现与分期 631

四、肝对小肠免疫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632

五、小肠移植和肝小肠移植中的细胞嵌合现象及其意义 633

第四节 小肠移植的临床应用 633

一、概述 634

(一)小肠移植适应证 634

(二)TPN与小肠移植 634

(三)小肠移植的类型与辅加肝移植的问题 635

二、人小肠移植术 636

(一)小肠移植术前供体的准备 636

(二)供体手术术前供体的准备 638

(四)受体手术 640

(三)小肠移植物的保存 640

三、小肠移植的术后管理 644

(一)术后免疫抑制处理 644

(二)术后营养管理 645

(三)术后感染的预防 646

四、小肠移植术后免疫排斥的临床监测 646

(一)内窥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646

(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647

(三)吸收功能试验 647

五、术后免疫的反应和免疫抑制性并发症及其处理 648

(一)排斥反应 648

(二)GVHD 649

(三)术后免疫抑制性并发症 650

第二十二章 睾丸移植 653

二、手术指征 653